一种车辆置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010发布日期:2019-06-14 22:1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置物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内部设有具有储物空间的储物装置,以便于使用者拿取物品,例如设置于前排座椅间的汽车扶手箱或杯托、设置于车门的储物盒或是设置于副驾驶座椅前的车辆手套箱等。现有的这些储物装置要么被设置为具有开放的容置空间,例如圆形支架式的杯托,要么采用翻盖结构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例如汽车扶手箱或汽车手套箱等。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车辆置物盒,其打开和关闭操作均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置物盒,该车辆置物盒具有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操作动作同时开启或关闭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并且在开启或关闭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时,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可以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这使得该车辆置物盒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置物盒,其包括盒体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盒盖,所述盒盖与盒体之间设有导轨,所述盒盖包括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所述第一盒盖沿着导轨在第一方向上的滑动带动所述第二盒盖沿着导轨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车辆置物盒可以为车辆扶手箱、带有杯盖的杯托、车辆手套箱或是其他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其他车辆储物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盒盖上设有把手,以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盒体内具有至少一个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盒体内具有两个容置空间,其中第一盒盖对应盖设于一个容置空间上,所述第二盒盖盖设于另一个容置空间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盒盖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盒盖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设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齿条设置有一对,该一对第一齿条分别连接于第一盒盖宽度方向上的两边;所述第二齿条设置有一对,该一对第二齿条分别连接于第二盒盖宽度方向上的两边,其中每一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齿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项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盒盖沿着滑动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盒盖沿着滑动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盒盖的第一端与第二盒盖的第二端毗邻,第一盒盖的第一端和第二盒盖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盒盖的第一端和第一盒盖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拉绳和/或第二拉绳分别绕过至少两个张紧轮以呈Z字型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上分别设有齿,其中第一盒盖的齿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同步皮带缠绕包裹在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外以实现第一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的同步转动,第二盒盖的齿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二同步皮带缠绕包裹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外以实现第二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中,所述第一盒盖的下表面和第二盒盖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所述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具有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操作动作同时开启或关闭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并且在开启或关闭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时,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可以分别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滑动,这使得所述的车辆置物盒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车辆置物盒的传动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于关闭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于开启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结构。

图6局部放大地显示了图5中A处的结构。

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然而该解释和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不当限定。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车辆置物盒1包括盒体3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盒盖,在盒盖与盒体3之间设有导轨4,其中,盒盖包括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且第一盒盖上21设有把手5,以便于使得第一盒盖21沿着导轨4滑动。

进一步参考图1可以看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盒体3内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容置空间,其中第一盒盖21对应盖设在一个容置空间上,第二盒盖22盖设于另一个容置空间上。这就使得这种车辆置物盒1可以在不同的容置空间内放置不同的物品。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盒体3内也可以设置一个容置空间或是三个或更多的容置空间,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选择。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车辆置物盒的传动结构。

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盒盖21连接有一对第一齿条61,且两根第一齿条61分别连接于第一盒盖21宽度方向上的两边。同时,第二盒盖22连接有一对第二齿条62,且两根第二齿条62分别连接于第二盒盖22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均与设于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之间的齿轮63啮合,并且每一根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之间均设有一个齿轮63。这就使得,当第一齿条61沿着第一方向发生移动时,可以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63发生转动,该齿轮63的转动又带动第二齿条6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发生移动。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于关闭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于开启工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处于关闭工位时,车辆置物盒1的第一盒盖21与第二盒盖22处于相对关闭的状态,从而在盒体3内形成了封闭的容置空间。当需要将物品放置于容置空间内或从容置空间内取用物品时,只需要通过把手5拉动第一盒盖21,此时,第一盒盖21沿着导轨4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滑动,此时对于图1和图2显示的实施方式来说,当第一盒盖21沿着导轨4在第一方向上进行滑动时,会带动第一齿条61同步移动,从而带动齿轮63转动,与此同时,第二齿条62在齿轮63的带动下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第二盒盖22沿着导轨4在第二方向上发生滑动。由此,第一盒盖21与第二盒盖22沿着导轨4分别以相反的方向发生滑动,从而彼此相对打开,使得车辆置物盒处于如图4所示的开启工位。同样,当需要关闭车辆置物盒1时,也是只需拉动把手5,就可以通过拉动第一盒盖21同步带动第二盒盖22在相反方向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的彼此相对关闭。

除了图1和图2所示的齿条齿轮传动结构,车辆置物盒1还可以通过其他传动结构实现如图3所示的关闭工位与如图4所示的开启工位之间的切换。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结构。图6局部放大地显示了图5中A处的结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辆置物盒1同样包括第一盒盖21、第二盒盖22、盒体3、导轨4以及把手5,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的。但是在该种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不同的传动结构而使得当第一盒盖21沿着导轨在第一方向上滑动时,第二盒盖22会沿着导轨4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滑动。如图5和图6所示,在另外某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结构可以包括第一拉绳71以及第二拉绳72,其中,第一拉绳71连接在第一盒盖21的P1端和第二盒盖22的P2端之间,第二拉绳72连接在第二盒盖22的P3端和第一盒盖21的P4端之间。此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对第一拉绳71和第二拉绳72进行张紧,还可以设置张紧轮73,例如使第一拉绳71和第二拉绳72分别各自绕过两个张紧轮73而呈Z字型设置。

当采用如图5和图6所示的传动机构时,若要将车辆置物盒1从开启工位切换至关闭工位,把手拉动第一盒盖21在图5的顺时针方向上移动,第一盒盖21的P4端带动第二拉绳72沿着箭头方向朝左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拉绳72拉动第二盒盖22的P3端,以使第二盒盖22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相对彼此关闭。

同样地,若要将车辆置物盒1从关闭工位切换至开启工位,把手拉动第一盒盖21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第一盒盖21的P1端带动第一拉绳71朝左同步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拉绳71朝左拉动第二盒盖22的P2端,以使第二盒盖22在顺时针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彼此相对打开。

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传动结构。

如图7所示,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结构可以包括设于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的下表面的齿81,其中第一盒盖21的齿与第一齿轮82啮合连接,第一同步皮带83缠绕包裹在第一齿轮82与第一传动齿轮84外以实现第一齿轮82和第一传动齿轮84的同步转动,第二盒盖22的齿81与第二齿轮87啮合连接,第二同步皮带86缠绕包裹在第二齿轮87与第二传动齿轮85外以实现第二齿轮87和第二传动齿轮85的同步转动,此外,第一传动齿轮84与第二传动齿轮85啮合连接。

如图7所示,当车辆置物盒1从关闭工位切换至开启工位时,第一盒盖21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其齿81带动第一齿轮82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由于第一同步皮带83的传动作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84在逆时针方向上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传动齿轮84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85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经第二同步皮带86的传动作用,第二齿轮87也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盒盖22上的齿81带动第二盒盖22在顺时针方向上移动,实现第一盒盖2与第二盒盖22的彼此相对打开。

同样地,当车辆置物盒1从开启工位切换至关闭工位时,第一盒盖21在顺时针方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其齿81带动第一齿轮82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由于第一同步皮带83的传动作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84在顺时针方向上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传动齿轮84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85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经第二同步皮带86的传动作用,第二齿轮87也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盒盖22上的齿81带动第二盒盖22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实现第一盒盖2与第二盒盖22的彼此相对关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置物盒具有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操作动作同时开启或关闭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这使得所述的车辆置物盒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