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373发布日期:2019-04-05 21:0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配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拖车市场的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



背景技术:

常规的压配式轮胎的轮辋,其通常包括轮辋体、锁圈、座圈、挡圈几个部分构成,且仅有一端配置锁圈、座圈。挡圈,首先,其需要配置的零件多,再者,因其一端配置锁圈、座圈、挡圈的结构,导致其拆卸不够方便,此外,挡圈与轮胎唇边无配合,导致挡圈在变形后易飞出伤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配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锁圈、挡圈各有两个,且省掉了传统的座圈,更易拆卸与安装;第三外端表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使得延伸部形成一可与轮胎唇边始终保持紧配的斜角,确保挡圈不至于因变形后飞出伤人,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配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包括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轴向两端设置对称的轮辋体组件,轮辋体组件由轮辋体、锁圈、挡圈构成;

轮辋体,包括周向延伸的外侧表面,外侧表面包括第一外侧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外侧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外侧表面、第三外侧表面、第四外侧表面、第五外侧表面,第三外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径向内侧,第二外侧表面为第一外侧表面和第三外侧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第四外侧表面为第三外侧表面和第五外侧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第二外侧表面、第三外侧表面、第四外侧表面形成位于轮辋体上的凹槽;

锁圈,包括周向延伸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包括第一内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内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第二内表面、第三内表面,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外表面、第三外表面,第二内表面、第三内表面、第三外表面连接形成突出于第一内表面所在平面的凸起部,凸起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第一外表面为弧面,第二外表面为向轴向内侧斜向下倾斜的斜面,其中,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表面接触配合,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侧表面接触配合,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第三外侧表面间隔配合,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四外侧表面之间间隔配合;

挡圈,包括周向延伸的内端表面、外端表面,轴向内端表面包括第一内端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内端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内端表面、第三内端表面,第二内端表面为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配合的斜面,第二内端表面与第三内端表面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四外侧表面之间的间隔上方,外端表面包括第一外端表面以及在所述第一外端表面轴向内侧的第二外端表面、第三外端表面,第一外端表面为圆心位于第一外端表面轴向外侧的弧面,第二外端表面为圆心位于第二外端表面轴向内侧的弧面,第三外端表面为向轴向内侧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第三内端表面、第三外端表面连接形成沿轴向方向向轴承内侧延伸的延伸部。

锁圈的重心位于所述凹槽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锁圈、挡圈各有两个,且省掉了传统的座圈,更易拆卸与安装;第三外端表面与水平面具有夹角,使得延伸部形成一可与轮胎唇边始终保持紧配的斜角,确保挡圈不至于因变形后飞出伤人,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辋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挡圈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配合压配式轮胎的轮辋,包括轮辋本体1,所述轮辋本体轴向两端设置对称的轮辋体组件,轮辋体组件由轮辋体2、锁圈3、挡圈4构成。

锁圈卡接轮辋体,轮辋体,锁圈的内侧设置有被锁圈限位的挡圈。

轮辋体,包括周向延伸的外侧表面,外侧表面包括第一外侧表面21以及在所述第一外侧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外侧表面22、第三外侧表面23、第四外侧表面24、第五外侧表面25,第三外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外侧表面径向内侧,第二外侧表面为第一外侧表面和第三外侧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第四外侧表面为第三外侧表面和第五外侧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第二外侧表面、第三外侧表面、第四外侧表面形成位于轮辋体上的凹槽。

锁圈3,包括周向延伸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内表面包括第一内表面31以及在所述第一内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第二内表面32、第三内表面33,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3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外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外表面35、第三外表面36,第二内表面、第三内表面、第三外表面连接形成突出于第一内表面所在平面的凸起部,凸起部卡设在所述凹槽内,第一外表面为弧面,第二外表面为向轴向内侧斜向下倾斜的斜面,其中,第一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表面接触配合,第二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外侧表面接触配合,第三内表面与所述第三外侧表面间隔配合,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四外侧表面之间间隔配合。

挡圈4,包括周向延伸的内端表面、外端表面,内端表面包括第一内端表面41以及在所述第一内端表面轴向内侧依次设置的第二内端表面42、第三内端表面43,第二内端表面为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配合的斜面,第二内端表面与第三内端表面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四外侧表面之间的间隔上方,外端表面包括第一外端表面44以及在所述第一外端表面轴向内侧的第二外端表面45、第三外端表面46,第一外端表面为圆心位于第一外端表面轴向外侧的弧面,第二外端表面为圆心位于第二外端表面轴向内侧的弧面,第三外端表面为向轴向内侧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第三内端表面、第三外端表面连接形成沿轴向方向向轴承内侧延伸的延伸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圈、挡圈各有两个,且省掉了传统的座圈,更易拆卸与安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三外端表面与水平面呈15度夹角,使得延伸部成为一可与轮胎唇边始终保持紧配的斜角47,延伸部的最大厚度不超过5mm,确保挡圈不至于因变形后飞出伤人,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锁圈的重心位于所述凹槽正上方,提高轮胎装配后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