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886发布日期:2019-06-05 22:5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塑料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车零配件领域,汽车座椅的结构多为复合型结构,由骨架、填充层和表皮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骨架的主体是金属焊接结构,起到座椅的定型和支承人体的作用。靠背和坐垫处一般是用薄钢板冲压而成,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以乘客乘坐时可以获得最舒适的形体要求为准则。

填充层为了增加人们乘坐时的舒适感,在座椅的骨架上增加填充物。主要使用聚酯发泡塑料(海绵)制作定型的填充物,具有柔韧性、柔软舒适、不易变形、造型美观、弹性良好等优点。

表皮层是座椅质量和装饰的亮点所在,特别是轿车的座椅,是设计师们考虑的重点部位。表皮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纺织布料、人造皮革材料和优质的真皮材料等。在制作工艺上很讲究,要求剪裁精确,缝制精细,配合平整合体,以显示座椅的精美外形。

目前,汽车座椅采用的一体式头枕,其侧面大多没有开口造型,且肩部均由发泡直接支撑。因此,现有的一体式头枕侧面一般造型简单,且肩部支撑不足,舒适度较差。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于改进汽车座椅的头枕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头枕造型简单,舒适度差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座椅,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头枕前支撑板、座椅骨架、头枕后支撑板和头枕中间压盖,所述头枕前支撑板与所述座椅骨架的正面连接,且所述头枕前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头枕前发泡;

所述头枕后支撑板与所述座椅骨架的背面连接,且所述头枕后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头枕后发泡;

所述头枕中间压盖与所述座椅骨架的侧面连接,并将所述头枕前发泡上的面套和所述头枕后发泡上的面套压紧,形成开口造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前支撑板的背面和所述头枕后支撑板的前面通过第一卡子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所述头枕前支撑板和所述头枕后支撑板通过挂钩结构与所述面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子为塑料卡子,且所述塑料卡子呈W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前支撑板的两侧边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头枕前发泡表面包覆有面套,所述面套内设置有挂钩,通过所述挂钩与所述卡扣扣合,使得所述面套与所述头枕前支撑板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卡扣之间的间隔为10-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中间压盖通过第二卡子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卡子为金属卡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前支撑板的材料采用PP+GF20制成,所述头枕前支撑板的厚度为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中间压盖的材料采用PC+ABS制成,所述头枕中间压盖的厚度为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后支撑板的材料采用PP+GF20制成,所述头枕后支撑板的厚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设置了支撑汽车一体式头枕侧面的开口造型,并且增强了座椅靠背对乘客的肩部支撑,实现了座椅头枕区域侧面V字开口的造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靠背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头枕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中间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头枕前支撑板 10

座椅骨架 20

头枕后支撑板 30

头枕中间压盖 40

头枕前发泡 11

前面套 111

头枕后发泡 31

后面套 311

第一卡子 50

卡扣 12

挂钩 13

第二卡子 41

螺钉 51

下端挂钩 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靠背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头枕示意图。图7为图6中沿C-C线剖开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中间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头枕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头枕前支撑板10、座椅骨架20、头枕后支撑板30和头枕中间压盖40,将头枕前支撑板10与座椅骨架20的正面连接,且头枕前支撑板10的正面设置有头枕前发泡11,头枕后支撑板30与座椅骨架20的背面连接,且头枕后支撑板30的背面设置有头枕后发泡31。头枕中间压盖40与座椅骨架20的侧面连接,并将头枕前发泡11上的前面套111和头枕后发泡31上的后面套311压紧,形成开口造型。

优选地,头枕前支撑板10的背面和头枕后支撑板30的前面通过第一卡子50与座椅骨架20连接,头枕前支撑板10和头枕后支撑板30通过挂钩结构与对应的面套连接。此处的第一卡子50优选为塑料卡子,且所述塑料卡子呈W型。例如,头枕前支撑板10的背面上端采用四个第一卡子50与座椅骨架20连接,下端采用四个螺钉51连接。头枕后支撑板30的前面上端通过两个第一卡子50与骨架连接,将下端挂钩52挂到金属骨架上。此处第一卡子50的螺钉51的数量并不局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另外,头枕前支撑板10的两侧边设置有多个卡扣12,将头枕前发泡11表面包覆有面套111,将面套111内设置有挂钩13,头枕前支撑板10的侧面的面套卡入面套的挂钩13中,通过挂钩13与卡扣12扣合,使得面套111与头枕前支撑板10连接为一体。优选地,相邻两个卡扣12之间的间隔为10-15mm。

进一步地,头枕中间压盖40通过第二卡子41与座椅骨架20连接。第二卡子41优选为金属卡子,例如设置上下两个金属卡子与骨架连接。

更进一步地,头枕前支撑板10的材料优选地采用PP+GF20(聚丙烯+20%玻璃纤维)制成,头枕前支撑板10的厚度优选为3mm。头枕中间压盖40的材料优选地采用PC+ABS(聚碳酸酯+聚丙烯腈)制成,头枕中间压盖40的厚度优选为2.5mm。头枕后支撑板30的材料优选地采用PP+GF20(聚丙烯+20%玻璃纤维)制成,头枕后支撑板30的厚度优选为2.5mm。

根据上述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头枕前后发泡直接发在塑料支撑板正面上,然后头枕前支撑板10通过背面的第一卡子(塑料W形Clip)与座椅骨架20进行连接,头枕后支撑板30通过下端挂钩结构以及上端(塑料W形Clip)与座椅骨架20进行连接,头枕中间压盖40通过上下金属卡扣(Clip)与座椅骨架20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头枕前支撑板10可以起到支撑乘客肩部区域的作用,固定侧面开口处面套的挂钩,以及支撑侧面开口处面套的形状。头枕中间压盖40可以用于压紧面套,形成头枕侧面的开口造型。头枕后支撑板30可以起到支撑头枕后部形状的作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