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及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624发布日期:2019-06-11 23:1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及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车空气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及牵引车。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牵引车领域,带有气囊的空气悬架能够很好的降低地面的冲击,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并且匹配此空气悬架的牵引车,可以通过调整底盘的离地高度,方便实现加挂及甩挂,目前匹配空气悬架的牵引车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且逐渐代替板簧悬架式牵引车。

目前对于带有气囊的空气悬架系统,调整底盘离地高度的形式主要为电子式控制系统 (ECAS)调节。ECAS需要通过处理器、电磁阀、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线束、空气管路进行调整,虽然能很精确的调整底盘高度,但是其成本较高,零部件较多,装配困难,对整车电气系统匹配要求较高,而且后期损坏时,不易进行故障分辨,进而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低成本、结构简单的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及牵引车,本实用新型为机械控制,通过气路而无需电子元件,在调节范围内可调整底盘为任意高度位置,满足用户的甩挂及加挂需求。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由储气筒1、中桥右气囊2、高度阀3、后桥右气囊4、限位高度阀5、举升阀6、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组成;

所述高度阀3为三位三通阀,设有一个A3口为进气口,一个C3口为出气口和一个B3 口为排气口;所述限位高度阀5由集成高度阀501和集成限位阀502组成,集成高度阀501 与高度阀3结构相同,设有一个A5口为进气口,一个C5口为出气口和一个B5口为排气口,集成限位阀502为二位二通阀设有一个D5口为进气口,一个E5口为出气口;所述举升阀6 为五位六通阀,设有一个A6口为进气口,一个B6口为排气口,并设有C6口、D6口、E6 口和F6口为四个出气口;

所述储气筒1的一个出气口与高度阀3的A3口气路连接,储气筒1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限位高度阀5的A5口和D5口气路连接;所述高度阀3的C3口与举升阀 6的D6口气路连接;所述限位高度阀5的C5口与举升阀6的F6口气路连接,限位高度阀 5的E5口与举升阀6的A6口气路连接;所述举升阀的C6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中桥右气囊2和后桥右气囊4气路连接,举升阀6的E6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气路连接;

所述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通过摆杆10与车辆的桥壳9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阀6的A6口为带有单向阀的进气口;

所述举升阀6共有五个工作档位,其中:

当举升阀6处于第一个工作档位,举升阀的A6口打开并单向进气,举升阀的D6口和 F6口均闭合断气,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打开并与举升阀的A6口联通输气;

当举升阀6处于第二或第四个工作档位,举升阀的A6口、B6、C6口、D6口、E6口和 F6口均闭合断气;

当举升阀6处于第三个工作档位,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气,举升阀的C6口与D6口联通输气,举升阀的E6口与F6口联通输气,举升阀的B6口闭合断气;

当举升阀6处于第五个工作档位,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气,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均闭合断气,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均与举升阀的B6口联通输气。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阀3的A3口为带有复位弹簧单向阀的进气口;

所述高度阀3通过摆杆10带动能实现三个工作档位,其中:

当摆杆10向上摆动时,为了使摆杆10回到平衡位置,高度阀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高度阀的B3口闭合断气,高度阀的A3口和高度阀的C3口联通输气;

当摆杆10处于平衡位置时,高度阀3处于第二个工作位置,高度阀的A3口、B3口和 C3口均闭合断气;

当摆杆10向下摆动时,为了使摆杆10回到平衡位置,高度阀3处于第三工作位置,高度阀的A3口闭合断气,高度阀的B3口和高度阀的C3口联通输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高度阀5中,集成限位阀502的腔体与集成高度阀501的腔体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所述集成限位阀502有两个工作档位,其中:

当集成限位阀502处于第一工作档位,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联通输气;

当集成限位阀502处于第二工作档位,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均闭合断气。

一种牵引车,所述牵引车上安装有如前所述的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相对于电控系统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底盘所需任意高度,无电气元件,便于后期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中,举升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中,高度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中,限位高度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处于平衡档位时的气路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由平衡位置档位到上升档位时的气路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在到达高限位位置前,由上升档位调至上升STOP 档位时的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由上升档位或上升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时的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由平衡位置档位到下降档位时的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由下降档位或下降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时的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在车辆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悬架系统中,限位高度阀在车辆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储气筒, 2-中桥右气囊, 3-高度阀, 4-后桥右气囊,

5-限位高度阀, 6-举升阀, 7-中桥左气囊, 8-后桥左气囊,

9-桥壳, 10-摆杆。

501-集成高度阀, 502-集成限位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由储气筒1、中桥右气囊2、高度阀3、后桥右气囊4、限位高度阀5、举升阀6、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组成。其中,所述储气筒1为单一储气筒或由多个储气筒串联组成,所述储气筒1为整个空气悬架系统提供气源,储气筒1安装在车辆的车架上,储气筒1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储气筒1的一个出气口与高度阀3的A3口气路连接,储气筒1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限位高度阀5的A5口和D5口气路连接;所述高度阀3的C3口与举升阀 6的D6口气路连接;所述限位高度阀5的C5口与举升阀6的F6口气路连接,限位高度阀 5的E5口与举升阀6的A6口气路连接;所述举升阀的C6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中桥右气囊2和后桥右气囊4气路连接,举升阀6的E6口通过一个三通分别与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气路连接。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通过摆杆10与车辆的桥壳9相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举升阀为五位六通阀,共有六个气口,其中,举升阀的A6口为带有单向阀的进气口,举升阀的B6口为排气口,举升阀的C6口、D6口、E6口和F6口均为出气口。所述举升阀6共有五个工作档位,分别为:平衡档位、上升挡位、上升STOP档位、下降档位和下降STOP档位。如图2所示,所述举升阀6从左至右的五个工作档位对应举升阀6的五个工作位置,其中:

举升阀6的第一个工作位置为上升档位工作位置,此时,举升阀的A6口打开并单向进气,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均闭合断开,举升阀的C6口和F6口打开联通并出气,分别向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输气,此时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充气举升,与此同时,举升阀的B6口关闭断开,即不排气;

举升阀6的第二个工作位置为上升过程中暂停在某一高度位置时,即上升STOP档位,此时,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开不进气,举升阀的C6口、D6口、E6口和F6口均闭合断开不出气,举升阀的B6口关闭断开不排气;

举升阀6的第三个工作位置为平衡位置,此时,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开不进气,举升阀的C6口与D6口联通输气,举升阀的E6口与F6口联通输气,举升阀的B6口关闭断开不排气;

举升阀6的第四个工作位置为在下降过程中暂停在某一高度位置时,即下降STOP档位,此时,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开不进气,举升阀的C6口、D6口、E6口和F6口均闭合断开不出气,举升阀的B6口关闭断开不排气;

举升阀6的第五个工作位置为下降档位工作位置,此时,举升阀的A6口闭合断开不进气,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均闭合断开不输气,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均与举升阀的B6 口相联通,此时,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内的高压气体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输出,并经举升阀的B6口排气,使得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排气下降。

如图3所示,所述高度阀3为三位三通阀,共有三个气口,其中高度阀的A3口为带有复位弹簧单向阀的进气口,当高度阀的A3口处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复位弹簧单向阀打开,高度阀的A3口可以充气;高度阀的B3口为排气口,高度阀的C3口为出气口。所述高度阀 3和限位高度阀5都是通过摆杆10与车辆的桥壳9相连接,如图12所示,图中为限位高度阀5通过摆杆10与车辆的桥壳9相连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高度阀3的位置处,同样是通过一个摆杆10与车辆的桥壳9安装连接。

所述高度阀3的动作是通过摆杆10带动实现,如图3所示,所述高度阀3从左至右共有三个工作位置,其中:

高度阀3的第一个工作位置为充气工作位置,当摆杆10向上摆动时,为了使摆杆10回到平衡位置,则此时需要充气,高度阀3则处于充气工作位置,此时,高度阀的B3口闭合断开,高度阀的A3口和高度阀的C3口均打开联通,气体经高度阀的A3口进入,经高度阀的C3口输出,流向举升阀6,通过举升阀6向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 和后桥左气囊8充气;

高度阀3的第二个工作位置为平衡工作位置,当摆杆10处于平衡位置时,高度阀3则也处于平衡工作位置,此时,高度阀的A3口、B3口和C3口均闭合断开,高度阀3无气体流过;

高度阀3的第三个工作位置为放气工作位置,当摆杆10向下摆动时,为了使摆杆10回到平衡位置,则此时需要放气,高度阀3则处于放气工作位置,此时,高度阀的A3口闭合断开,高度阀的B3口和高度阀的C3口均打开联通,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中的高压气体通过举升阀6流向高度阀3,高压气体经高度阀的C3 口输出,并经高度阀的B3口排出,实现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放气。

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高度阀5由一个集成高度阀501和一个集成限位阀502组成,其中,集成高度阀501为三位三通阀,集成高度阀501的三个气口中,集成高度阀的A5口为带有复位弹簧单向阀的进气口,集成高度阀的B5口为排气口,集成高度阀的C5口为出气口,如图12所示,所述集成高度阀501的动作也是通过摆杆10带动实现的,所述集成高度阀50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前述高度阀3完全相同,具体工作原理请参考前述。集成限位阀 502的腔体与集成高度阀501的腔体为两个相互独立未联通的腔体,所述集成限位阀502为二位二通阀,共有两个气口,集成限位阀502的D5口为进气口,集成限位阀502的E5口为出气口;如图4所示,集成限位阀502从左至右有两个工作位置,其中:

集成限位阀502的第一工作位置为举升工作位置,此时,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打开并联通,气体从集成限位阀的D5口进入,并从集成限位阀的E5口输出,即充气;

集成限位阀502的第二工作位置为停止工作位置,此时,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均闭合断开,集成限位阀502中无气体流过,即停止充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牵引车,所述牵引车上安装有如前所述的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式多高度调节的空气悬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平衡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平衡档位(即第三工作位置),举升阀的A6口断开,举升阀的B6口断开,举升阀的C6口和D6口联通,举升阀的E6口和 F6口联通;限位高度阀5中,集成高度阀501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集成高度阀的A5口、C5口和D5口均断开,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均断开;高度阀3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高度阀的A3口、B3口和C3口均断开;

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摆杆10的作用,当摆杆10向下摆动时,为回到平衡位置,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高度阀501和高度阀3需放气,此时集成高度阀501和高度阀3均进入第三工作位置,此时,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中的高压气体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进入举升阀6,并经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流出举升阀,然后分别经高度阀的C3口进入高度阀3,经集成高度阀的C5口进入集成高度阀501,最后分别经高度阀的B3口和集成高度阀的B5口排出,实现放气;当摆杆10向上摆动时,为回到平衡位置,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高度阀501和高度阀3需充气,此时集成高度阀501和高度阀3均进入第一工作位置,储气筒1中的高压气体分别经高度阀的A3口进入高度阀3,经集成高度阀的A5口进入集成高度阀,接着,分别经高度阀的C3口输出至举升阀的D6 口,经集成高度阀的C5口输出至举升阀的F6口,然后,气体经举升阀的C6口分别输出至中桥右气囊2和后桥右气囊4,气体经举升阀的E6口分别输出至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实现充气;上述过程中,举升阀6和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限位阀502的工作位置保持不变。

2、由平衡位置档位到上升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上升档位(即第一工作位置),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为断路,举升阀的A6口分别与C6和E6口联通;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高度阀501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高度阀的A3口、B3 口和C3口均断开,集成高度阀的A5口、B5口和C5口均断开,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限位阀502处于举升工作位置(即以第一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联通;此时,储气筒1中的高压气体经集成限位阀的D5口流入,经集成限位阀的E5口流出,接着经举升阀的A6口进入,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流出,最后分别进入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实现车辆四个气囊的充气,牵引车底盘实现举升;

在上述牵引车底盘举升过程中,当连接限位高度阀5的摆杆10摆动的水平夹角达到30°时,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限位阀502进入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集成限位阀的D5口与E5口均断开,车辆四个气囊停止充气,车辆底盘升至高限位位置。

3、在到达高限位位置前,由上升档位调至上升STOP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上升STOP档位(即第二工作位置),高度阀3和集成高度阀501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举升阀6、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的各个气口均处于断路状态。

4、由上升档位或上升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8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平衡档位(即第三工作位置),举升阀的A6口断开,举升阀的B6口断开,举升阀的C6口和D6口联通,举升阀的E6口和 F6口联通;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高度阀501和高度阀3均处于放气工作位置(即第三工作位置),集成高度阀的C5口与B5口联通,集成高度阀的A5口断开,高度阀的C3口与 B3口联通,高度阀的A3口断开;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即第二工作位置);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中的高压气体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进入举升阀6,并经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流出举升阀,然后分别经高压阀的C3口进入高压阀3,经集成高压阀的C5口进入集成高压阀501,最后分别经高压阀的B3口和集成高压阀的B5口排出,实现放气,即由上升档位或上升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

5、由平衡位置档位到下降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下降档位工作位置(即第五工作位置),举升阀的A6口、D6口和F6口均断开,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分别与B6口联通,高度阀3和集成高度阀501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的各个气口均处于断路状态;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中的高压气体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进入举升阀6,最后从举升阀的B6口排出,实现放气,即由平衡位置档位到下降档位。

6、在到达低限位位置前,由下降档位调至下降STOP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上升STOP档位(即第二工作位置),高度阀3和集成高度阀501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举升阀6、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的各个气口均处于断路状态。

7、由下降档位或下降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

如图2、图3图4和图10所示,此时,举升阀6处于上升档位工作位置(即第一工作位置),举升阀的D6口和F6口为断路,举升阀的A6口分别与C6和E6口联通;高度阀3 和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高度阀501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高度阀的A3 口、B3口和C3口均断开,集成高度阀的A5口、B5口和C5口均断开,限位高度阀5中的集成限位阀502处于举升工作位置(即以第一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的D5口和E5口联通;此时,储气筒1中的高压气体经集成限位阀的D5口流入,经集成限位阀的E5口流出,接着经举升阀的A6口进入,分别经举升阀的C6口和E6口流出,最后分别进入中桥右气囊2、后桥右气囊4、中桥左气囊7和后桥左气囊8,实现车辆四个气囊的充气,牵引车底盘实现举升,即由下降档位或下降STOP档位到平衡档位;到达平衡位置后,此时恢复到原始状态,此时,举升阀6处于平衡档位(即第三工作位置),举升阀的A6口断开,举升阀的B6口断开,举升阀的C6口和D6口联通,举升阀的E6口和F6口联通;高度阀3和集成高度阀501 均处于平衡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集成限位阀502处于停止工作位置(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举升阀6、高度阀3和限位高度阀5的各个气口均处于断路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