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437发布日期:2019-05-07 21:1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



背景技术:

商用乘务车一般都具有多排座椅,为了方便上下乘客其中第二排靠近车门处的座椅位置通常可以调整,调整时按住调整按钮,先放倒椅背,再将座椅向前推动,乘客通过让出来的通道即可进入车辆靠后排的座位。

这类可调整位置的座椅,通常是将靠背可转动地安装在座框骨架上,转动连接处和滑轨上设有锁定装置,在座椅靠背上或其他位置设置解锁按钮,对于将解锁按钮设置在靠背上端的高位锁方案,靠背内置有连杆,解锁时通过高位按钮驱动连杆,连杆使解锁装置解锁,然后实现位置的调整,在此种解锁方式下,按钮的复位是依靠连杆的回弹力实现的,并且连杆的一端也是以较为简单的方式卡在按钮上,在按钮复位的过程中连杆容易从按钮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能够解决按钮在复位的过程中连杆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包括具有安装孔的按钮座,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按钮主体,所述按钮座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上扣装有具有中心孔的罩盖,按钮主体与所述中心孔间隙配合,且按钮主体的周向边缘上设有与中心孔边缘正对的第一台阶,其要点在于:所述按钮主体的下表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中部设有连接孔,安装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加强筋。

采用上述结构,在装配时,先将按钮主体套装在按钮座的安装孔内,再将罩盖扣在按钮座的第二台阶上,此时罩盖与第一台阶正对能够限制按钮主体从按钮座内脱离出来;

按钮装在椅背上后,将椅背内部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连接孔内,这样可保证在按压按钮或连杆回位的过程中,连杆不会从按钮主体上脱落,以避免汽车在颠簸或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连杆脱落,从而达到减少维修次数并节约开支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主体的周向外壁上分有导向凸条,该导向凸条沿按钮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内壁上分布有与导向凸条相适应的导向槽。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按钮主体在按钮座内滑动更加流畅。

作为优选:所述罩盖在正对第二台阶的一侧分布有与第二台阶相似应的卡扣,该卡扣从罩盖的一侧向上凸起。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将罩盖扣在第二台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台阶的一侧外沿在对应卡扣处设有倒角,卡扣的端部设有圆角。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将罩盖扣在第二台阶上。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下端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向安装孔内部延伸的弹簧安装部,弹簧安装部上设有圆孔,按钮主体上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均穿过对应的圆孔,安装柱上均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弹簧安装部和按钮主体上。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按钮主体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座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按钮座固定在椅背骨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主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槽。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操作者按压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动平稳,且能够保证在按压或连杆回位过程中连杆不会从按钮主体上脱落,以达到减少维修次数的目的,节约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杆安装在按钮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3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解锁按钮,主要包括有:具有安装孔1a的按钮座1、按钮主体2和罩盖3,按钮主体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a内,并通过罩盖3使其不能从安装孔1a内脱离。

如图1和5所示,按钮主体2的下表面上设有凸起的安装板2b,安装板2b的中部设有连接孔2c,按钮装在椅背上后,将椅背内部连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2b上的连接孔2c内,这样可保证在按压或连杆5回位过程中连杆5不会从按钮主体2上脱落,以达到减少维修次数的目的,节约开支。

如图5所示,安装板2b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加强筋2d。

如图2、3和4所示,为方便安装罩盖3,罩盖3上设有与按钮主体2间隙配合的中心孔3a,按钮主体2上设有沿其周向边缘成型的第一台阶2a,按钮座1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台阶1b,安装时将罩盖3扣装在第二台阶1b上即可,此时罩盖3的一侧与第一台阶2a正对,这样便能够防止按钮主体2从安装孔1a内脱离。

如图3和4所示,为方便将罩盖3扣在第二台阶1b上,罩盖3在正对第二台阶1b的一侧分布有与第二台阶1b相似应的卡扣3b,该卡扣3b从罩盖3的一侧向上凸起,并且第二台阶1b的一侧外沿在对应卡扣3b处设有倒角1d,卡扣3b的端部设有圆角3c,安装时将卡扣3b扣在第二台阶1b的下沿即可。

如图2和3所示,为使按钮主体2在按钮座1内滑动更加流畅,按钮主体2的周向外壁上分有导向凸条2e,该导向凸条2e沿按钮主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孔1a的周向内壁上分布有与导向凸条2e相适应的导向槽1c。

如图2、3和5所示,为使按压按钮主体2后,其能从安装孔1a内自动复位,安装孔1a下端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向安装孔1a内部延伸的弹簧安装部1e,弹簧安装部1e上设有圆孔1f,按钮主体2上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2f,所述安装柱2f的端部均穿过对应的圆孔1f,安装柱2f上均套装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弹簧安装部1e和按钮主体2上。

如图1所示,为方便将按钮座1固定在椅背骨架上,按钮座1的两侧对称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板1h,固定板1h上设有固定孔1i,该结构通过螺钉即可将按钮座1固定在椅背骨架上。

如图2所示,按钮主体2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弧形槽2h。其目的是方便操作者按压按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