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及使用该面料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892发布日期:2019-06-11 23: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及使用该面料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多是纹理清晰但是倚靠起来舒适感并不强,其次,在人们抚摸其中的面料的时候,面料手感差。且因为面料上的穿孔多且大,因此容易轧到异物,而扎刺人们的身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的倚靠舒适感差,并且在人们抚摸面料的时候手感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包括:多列平行纱线组,每列平行纱线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列纱线体和设置于所述两列纱线体之间的粗纱单元,每列纱线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单元纱线,所述单元纱线包括封闭纬纱和多个同心设置的形状呈菱形的复合纱线,所述封闭纬纱按照一下一上的次序循环穿设所述复合纱线,所述复合纱线具有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对角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对角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纱线由第一竹纤维和第一碳纤维捻合而成,所述封闭纬纱由金属纤维和第三碳纤维捻合而成。

作为优选,每列平行纱线组的表面设有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包括基布层和由聚四氟乙烯膜制成的涂膜层,所述涂膜层位于所述基布层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对角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对角线的长度之比为2:1。

作为优选,在所述粗纱单元的内腔中具有多个菱形的粗纱体,多个粗纱体按其体积大小,由小到大层层包覆,最终组成一形状呈菱形的粗纱单元,所述粗纱体由第二竹纤维和第二碳纤维捻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能够用于座椅、门板和车顶内饰等车用内饰件,其通过复合纱线的菱形形状,以搭配其竖直的第一对角线以及水平的第二对角线,从而增强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的抚摸手感,其次,第一对角线长于第二对角线,造成菱形形状的拉直,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抚摸手感;同时缩小了菱形的内腔间隙,通过封闭纬纱的设置,将其间隙进一步地缩小,避免异物的扎入,面料整体,手感细腻且柔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表面具有多个长条形气腔;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具有夹紧侧部,在所述夹紧侧部内设有填充海绵,在所述夹紧侧部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气嘴口,每个长条形气腔通过一条通气道连通一个气嘴口;所述座椅本体的表面覆盖有如上所述的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粗纱单元处固定有缓解球头。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头枕的插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侧部上具有多个按摩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通过气嘴口通入气体至长条形气腔中,使长条形气腔膨胀,起到按摩的效果,而夹紧侧部,能够起到良好的夹紧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粗纱单元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球头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球头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纱线体1;粗纱单元2,第二竹纤维21,第二碳纤维22;单元纱线3,封闭纬纱31;复合纱线32,第一竹纤维321,第一碳纤维322;第一对角线33,第二对角线34;防水层4,基布层41,涂膜层42;长条形气腔5,夹紧侧部6,气嘴口7,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8,插接口9,按摩凸起10,缓解球头 11,通气道1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粗纱单元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纱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8,包括:多列平行纱线组,每列平行纱线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列纱线体1和设置于相邻两列纱线体1之间的粗纱单元2;每列纱线体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单元纱线3,所述单元纱线3包括封闭纬纱 31和多个同心设置的形状呈菱形的复合纱线32,所述封闭纬纱31按照一下一上的次序循环穿设所述复合纱线32,所述复合纱线32具有第一对角线33和第二对角线34,所述第一对角线33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对角线34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对角线3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对角线34的长度。

此种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8,通过复合纱线32的菱形形状,以搭配其竖直的第一对角线33以及水平的第二对角线34,从而增强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的抚摸手感,其次,第一对角线33长于第二对角线34,造成菱形形状的拉直,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抚摸手感;同时缩小了菱形的内腔间隙,通过封闭纬纱31的设置,将其间隙进一步地缩小,避免异物的扎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纱线32由第一竹纤维321和第一碳纤维322捻合而成,所述封闭纬纱31由金属纤维和第三碳纤维捻合而成。因为第一竹纤维321 和第二碳纤维22的强度较高,而将其捻合一体,加强了复合纱线32的强度,此处第一竹纤维321和第一碳纤维322之间的捻合形式为S捻。因为金属纤维和第三碳纤维的强度也比较高,并且需要起到联接整体单元纱线3的效果,也即,封闭纬纱31的本身强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体复合纱线32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每列平行纱线组的表面设有防水层4。防水层4的设置,避免水在被泼至其表面的时候而使水被封闭纱线以及平行纱线组吸收,而损坏金属纱线,而导致封闭纬纱31的连接作用被削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4包括基布层41和由聚四氟乙烯膜制成的涂膜层42,所述涂膜层42位于所述基布层41的下方。整体的基布层41是附着在平行纱线组的表面上的,而涂膜层42则是位于置于外表面,用来隔绝水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角线33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对角线34的长度之比为2:1。第一对角线33和第二对角线34之间的比值设置为2:1,实现了狭长菱形状的单元纱线3和粗纱单元2,并且,单元纱线3和粗纱单元2呈菱形状,个体的稳定性也能够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将其比值2:1,在保证狭长的效果下,增强其个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粗纱单元2的内腔中具有多个菱形的粗纱体,多个粗纱体按其体积大小,由小到大层层包覆,最终组成一形状呈菱形的粗纱单元2,所述粗纱体由第二竹纤维21和第二碳纤维22捻合而成。因为第二竹纤维21和第二碳纤维22的强度较高,并且将其捻合一体,且捻合形式为Z捻,进一步加强其整体的强度。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球头11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缓解球头11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如图5~7所示,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表面具有多个长条形气腔5;所述座椅本体的两侧具有夹紧侧部6,在所述夹紧侧部6内设有填充海绵,在所述夹紧侧部6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气嘴口7,每个长条形气腔5通过一条通气道12连通一个气嘴口7;所述座椅本体的表面覆盖有如上所说的手感细腻的车用内饰经编面料8。

人们可以通过向气嘴口7吹气,使长条形气腔5撑满气体而膨胀起来,然后在人们的背部倚靠在长条形气腔5上时,可以起到良好的按摩效果,而当无需按摩的时候,可以通过气嘴口7实现放气。而两侧的夹紧侧部6能够夹紧人们的肩部起到挺肩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粗纱单元2处固定有缓解球头11。缓解球头11 可以通过胶水粘接,也可以通过回形针卡箍等这类的形式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头枕的插接口9。头枕上具有与之匹配的插接柱,插接柱插接在插接口9中,实现固定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侧部上具有多个按摩凸起10。按摩凸起10的设置,在起到夹紧的同时,可以按摩人们的肩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