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天窗的水槽滑脚。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的水槽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水槽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所示,现有的水槽10为一体式水槽,一体式水槽的尺寸较大,在水槽10的横向左右方向的尺寸为860mm左右,因此水槽10上的滑脚结构101的尺寸难以保证,容易因材质原因产生天窗起翘,容易在下落过程中产生异响、来料尺寸、外观不良等质量问题。
此外,现有的水槽10的材质为PA6-GF40,由于水槽10的材料含有40%的玻纤,含有玻纤的材料作为滑动结构时,缺乏自润滑功能,表面容易产生玻纤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及具有该水槽滑脚的天窗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所述水槽滑脚为纵截面呈倒角菱形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限位凸筋,若干所述限位凸筋均沿所述水槽滑脚的轴向设置。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所述水槽滑脚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水槽滑脚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面。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所述水槽滑脚的另一端的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两相正对的通孔,两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管状结构的内部相连通。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所述水槽滑脚采用聚甲醛材质。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包括两所述限位凸筋,两所述限位凸筋相正对。
一种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其中,包括一水槽,还包括两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所述水槽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固定部,两所述固定部分别与两所述水槽滑脚相匹配。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水槽一体式连接。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的纵截面呈倒角菱形,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水槽滑脚内。
上述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固定部上均具有若干限位槽,若干所述限位槽分别与若干所述限位凸筋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槽滑脚卡接于水槽上,能够沿导轨槽滑动和旋转,可以顺畅地带动水槽运动,同时水槽滑脚的零件较小,尺寸容易保证,降低了大件水槽零件的制造难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槽滑脚采用聚甲醛材料,此种材料具有自润滑性,不容易引起天窗起翘、下落过程中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水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水槽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0、水槽;101、滑脚结构;2、水槽滑脚;21、限位凸筋;221、平面;222、弧面;23、通孔;3、水槽;30、侧板;31、固定部;31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3书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的图3中的A-A剖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滑脚,其中,水槽滑脚2设置在导轨槽内,水槽滑脚2与导轨槽之间既具有滑动摩擦,也具有滚动摩擦。水槽滑脚2为纵截面呈倒角菱形的管状结构,倒角菱形的形状能够较好地适应滑动摩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滚动摩擦。水槽滑脚2的管状结构的内壁上形成有若干限位凸筋21,若干限位凸筋21均沿水槽滑脚2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水槽滑脚2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221,水槽滑脚2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弧面222。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水槽滑脚2的另一端的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两相正对的通孔23,两通孔23分别与水槽滑脚2的管状结构的内部相连通。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水槽滑脚2采用聚甲醛材质。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两限位凸筋21,两限位凸筋21相正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图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的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6、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汽车天窗的可翻转的水槽结构包括:一水槽3,还包括水槽滑脚2,其中,水槽3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固定部31,两固定部31分别与两水槽滑脚2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具体地,水槽3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竖直设置的侧板30,每一所述侧板31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固定部3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固定部31与侧板30一体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固定部31的纵截面呈倒角菱形,固定部31插入水槽滑脚2内,从而使水槽滑脚2能够随固定部的移动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固定部31上均具有若干限位槽311,若干限位槽311分别与若干限位凸筋21相匹配,从而使水槽滑脚2能够随固定部31的旋转而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优选的,水槽滑脚2的平面221设置在靠近侧板30的一侧,水槽滑脚2的弧面222设置在远离侧板30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