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159发布日期:2019-07-19 22:1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仪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仪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要求不断提高,而作为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直接观察到的仪表则对其要求更高;仪表要求指示灯亮度清晰可见,以方便驾驶员看清楚车辆故障报警及相关车辆行驶信息;在按钮、发光广告牌以及发光指示牌等领域均应用有背光照明系统,传统的背光照明系统中电路板(PCB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灯光通过导光通道的光路以直照的方式为表牌指示灯提供背光;复杂一点的导光通道结构光线会经过多次反射后为表牌指示灯提供背光;为达到指示均匀且高亮度的效果,一般采用增加LED的数量或者使用大功率高亮度的LED;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增多LED则结构需做相应的避让使得结构设计更为复杂,而且会占用更多的PCB板资源,加布线的难度;增大LED功率会增加发热量,给背光设备质量带来隐患;上述两种方案均会增加仪表用电量,浪费能源,存在的问题:当背光设备中背光通道结构复杂,LED灯光不能直照时,背光设备指示灯亮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仪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包括:第一电路板、光源、导光通道和背光板;光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方且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背光板设置在光源的斜上方,导光通道设置在光源和背光板之间;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进光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的进光口上可以通过使用抬高体将光源朝向导光通道的进光口抬高,实现了将光源产生的光线同时经过直射和多次反射为背光板提供背光,还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的进光口的侧壁上,经过旋转光源实现直射的方式将背光板照亮;通过将光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方,实现了将光源发光位置的抬高,从而使原来经过多次反射的光源的灯光能够通过直射加反射的方式照射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照射到背光板上的背光的亮度;解决了背光设备为了提高亮度增设多个光源的复杂性,减少了因为提高背光设备亮度增加光源的功率产生的多余的能源消耗,减少了光源产生的高温对背光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害,保证了背光设备的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电量消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光源的灯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背光设备上背光板的背光亮度;在仪表使用领域方便驾驶员清楚的观察仪表的指示,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导光通道的中部形成有使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直射到背光板上的直射区域,导光通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使光源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背光板上的光反射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导光通道的内部设置为包括直射区域,实现了将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的对背光板的照射,通过设置至少一组光反射结构,实现了将另一部分未能直射的光通过反射照射在背光板上,实现了另一部分光源通过反射实现对背光板的背光供应,通过上述两种通道的设置,实现了将光源发出的光同时进过直射或反射,以便提高背光板上固定的显示标志的亮度。

进一步,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第二电路板;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在第二电路板上,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电路板,提高了发光二极管损坏时候的维修更换的便捷度,减少了整体更换第一电路板产生的较高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因发光二极管的长时间发光产生热量对第一电路板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高温损伤,同时优化了仪表指示灯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抬高体;抬高体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路板,抬高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电路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抬高体上,减少了安装发光二极管对第一电路板的空间占用,同时,降低了维修更换的难度,通过设置抬高体,通过抬高发光二极管的方式,改变了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方式,将原来的发光二极管的直射或者多次反射的产生背光方式变换为将直射和多次发射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背光的亮度,便于驾驶员看清仪表,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了能源消耗。

进一步,抬高体为排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排针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连接在一起,既能稳定的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提供电源供应,取材简单快捷,便于安装更换,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光线反射面正光反射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实现了光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之间的不断反射,最终照射到背光板上。

进一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和背光板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与背光板可拆卸连接,增强了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连接强度,减少了因车辆行驶振动产生的背光亮度的变化,提高了亮度的稳定性,同时合理利用了仪表指示灯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的边缘靠近导光通道进光口处;发光二极管设置在第一反射面或第二反射面的边缘。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发光二极管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靠近导光通道的进光口处,减少了加工成本,优化了导光通道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倾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的正上方,第一反射面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第二反射面上,第二反射面将经由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反射至背光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倾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的正上方,既能实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由导光通道直射到背光板上为其提供背光,还实现了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背光板上和直射光共同为背光板提供背光,显著增强了背光效果。

进一步,第一反射面的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反射面上均涂覆有反光镀膜。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反射面的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反射面上均涂覆有反光镀膜,增强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效率,实现了多次反射后对背光板起到良好的背光作用,减少了光的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汽车仪表具有壳体,光源设置在壳体内壁靠近导光通道进光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合理的利用了壳体内部的空间,简化了安装难度。

进一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为平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设置为平面,提高了光反射的均匀度,照射在背光板上的光线更加均匀一致。

进一步,第二反射面和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反射面和第一电路板可拆卸连接,提高了第二反射面的连接强度,减少了因晃动产生的第二反射面的震动损坏,减少了光线经由第二反射面反射的稳定性,提高了背光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汽车仪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汽车仪表,因此,具备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除此之外,还显著的提高了各个背光设备的显示亮度,为用户起到了更好的指示、宣传和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电路板,2、抬高体,3、第二电路板,4、发光二极管,5、导光通道,6、背光板,7、第一反射面,8、第二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包括:第一电路板1、光源、导光通道5和背光板6;光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的上方且与第一电路板1电连接,背光板6设置在光源的斜上方,导光通道5设置在光源和背光板6之间。

优选的,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5进光口处,导光通道5的出光口设置有背光板6,在上述实施例中光源通过电线、排针或者电路板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上,光源和电线、排针或者电路板之间通过锡焊连接,光源距离第一电路板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背光板6上带有刻度或者需要显示的指示图案,功能显示部分为透明材质制成,非功能显示部分采用非透明材质制成,背光板6通过螺栓连接或者是铆接在仪表指示灯的壳体上,也可与仪表指示灯采取一体成型的结构制成,背光板6和光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导光通道5 的一端和背光板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制成,导光通道5 的延伸方向和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平行,且导光通道5的内部具有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镜面涂层,能将光源发出的另一部分光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背光板6上形成仪表指示灯背光;其中,光源的发光方向靠近导光通道5的进光口设置,二者时间间隙较小。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5的进光口上可以通过使用抬高体将光源朝向导光通道5的进光口抬高,实现了将光源产生的光线同时经过直射和多次反射为背光板6提供背光,还可将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 5的进光口的侧壁上,经过旋转光源实现直射的方式将背光板6照亮;通过将光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的上方,实现了将光源发光位置的抬高,从而使原来经过多次反射的光源的灯光能够通过直射加反射的方式照射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照射到背光板6上的背光的亮度;解决了背光设备为了提高亮度增设多个光源的复杂性,减少了因为提高背光设备亮度增加光源的功率产生的多余的能源消耗,减少了光源产生的高温对背光设备内部电子元器件的损害,保证了背光设备的质量,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电量消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光源的灯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背光设备上背光板 6的背光亮度;在仪表使用领域方便驾驶员清楚的观察仪表的指示,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背光板6设置在光源的斜上方,光源设置在导光通道5的进光口的上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后正对背光板6设置,将光源发出的所有的光通过直射照射在背光板6上,从而实现在背光板6上的亮度的提高;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通过直射方式照射到背光板6上,另一部分在导光通道5中经过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背光板6上,从而实现了直射加多次反射共同的照射方式,从而实现对背光板6的亮度的提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经过多次反射照亮背光板6的技术方案而言,通过将光源的位置向上提升将光的照射由多次反射变换为直射或者是直射和多次反射结合的方式,同时减小光源和背光板6的距离也能有效的增强背光亮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导光通道 5的中部形成有使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直射到背光板6上的直射区域,导光通道5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使光源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背光板6上的光反射结构。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导光通道5的内部设置为直射通道,实现了将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的对背光板6的照射实现背光的提供,通过设置至少一组光反射结构,实现了将另一部分未能直射的光通过反射照射在背光板6上,实现了另一部分光源通过反射实现对背光板6的背光供应,通过上述两种通道的设置,实现了将光源发出的光同时进过直射或反射,以便提高背光板6上固定的显示标志的亮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4和第二电路板3;发光二极管4固定连接在第二电路板3上,第二电路板3与第一电路板1电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4和第二电路板3之间通过锡焊连接或者通过导电线连接,第二电路板3和第一电路板1之间通过导电线连接、通过排针连接或者通过金属导体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电路板3,提高了发光二极管4损坏时候的维修更换的便捷度,减少了整体更换第一电路板1产生的较高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因发光二极管4的长时间发光产生热量对第一电路板1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高温损伤,同时优化了仪表指示灯的内部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抬高体2;抬高体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路板3,抬高体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电路板1。

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抬高体2可以是排针,可以是硬质金属导体,还可以是将导线缠绕在非金属硬质材料上形成的用于将第二电路板3的位置抬高的部件,凡是能够实现第二电路板3和第一电路板1之间导电且能够将第二电路板3设置在距离第一电路板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位置上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发光二极管4设置在抬高体2上,减少了安装发光二极管4对第一电路板1的空间占用,同时,降低了维修更换的难度,通过设置抬高体2,通过抬高发光二极管4的方式,改变了发光二极管4的出光方式,将原来的发光二极管4的直射或者多次反射的产生背光方式变换为将直射和多次发射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发光二极管4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背光的亮度,便于驾驶员看清仪表,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了能源消耗。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抬高体2 为排针。

优选的,排针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电子元器件,排针的两个金属导电端分别插接在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3上,或者分别通过锡焊焊接在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3上。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排针将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3连接在一起,既能稳定的为发光二极管4的发光提供电源供应,取材简单快捷,便于安装更换,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光反射结构包括光线反射面正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实现了光在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之间的不断反射,最终照射到背光板6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和背光板6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通过螺钉连接、铆接、粘合剂粘接或者一体成型固定在背光板6上,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之间合围的导光通道5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部具有圆滑曲面。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与背光板6可拆卸连接,增强了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的连接强度,减少了因车辆行驶振动产生的背光亮度的变化,提高了亮度的稳定性,同时合理利用了仪表指示灯的内部空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一反射面7或第二反射面8的边缘靠近导光通道5进光口处;发光二极管4设置在第一反射面7或第二反射面8的边缘。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发光二极管4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靠近导光通道的进光口处,减少了加工成本,优化了导光通道的内部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倾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4的正上方,第一反射面7将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第二反射面8上,第二反射面8将经由第一反射面7反射的光反射至背光板6上。

优选的,第一反射面7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反射面8的倾斜程度,且第一反射面7设置在靠近仪表指示灯的外周侧的一侧,第二反射面8设置在靠近仪表指示灯轴线的一侧。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倾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4的正上方,既能实现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部分光线经由导光通道5直射到背光板6上为其提供背光,还实现了将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线进行多次反射后照射在背光板6上和直射光共同为背光板 6提供背光,显著增强了背光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一反射面7的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8的反射面上均涂覆有反光镀膜。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反光镀膜的材质可以为常用的反光镜面材质,可以选用不锈钢反光材质,也可以采用PC发光反光材质。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反射面7的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8的反射面上均涂覆有反光镀膜,增强了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光线的反射效率,实现了多次反射后对背光板6起到良好的背光作用,减少了光的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汽车仪表具有壳体,光源设置在壳体内壁靠近导光通道进光口处。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合理的利用了壳体内部的空间,简化了安装难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为平面。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反射面7和第二反射面8均设置为平面,提高了光反射的均匀度,照射在背光板6上的光线更加均匀一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仪表,第二反射面8和第一电路板1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二反射面8和第一电路板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铆接、粘合剂粘结或者一体成型中的任意一种以及能够实现二者固定的其他连接方式。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反射面8和第一电路板1可拆卸连接,提高了第二反射面8的连接强度,减少了因晃动产生的第二反射面 8的震动损坏,减少了光线经由第二反射面8反射的稳定性,提高了背光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的汽车仪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汽车仪表,因此,具备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除此之外,还显著的提高了各个背光设备的显示亮度,为用户起到了更好的指示、宣传和警示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