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简易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977发布日期:2019-06-05 22:5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车用简易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在运输工具装货平台上的车用简易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物流运输业务日益增长,在运输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笨重、体积大、贵重或容易损伤的物品,如袋装水泥、模具等,在具备装卸条件的场所,可以利用吊车、叉车等装卸机械来完成装卸作业,但在场地受限或缺乏装卸机械的情况下,由于现有货车自身大都没有配备装卸工具,上述货物的装卸就必须靠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装卸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货物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便利的车用简易装卸装置。

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车用简易装卸装置,包括底座和装卸支架,所述底座和所述装卸支架均呈长方形,所述装卸支架的两侧杆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杆上,所述底座两侧杆的一端均铰接有液压缸的缸体,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头部铰接安装在所述装卸支架的两侧杆上,所述装卸支架的顶杆上安装有卷筒、上滑轮和钢丝绳支架,所述卷筒上卷绕有钢丝绳,并由电机或者液压泵带动旋转,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后固定在所述钢丝绳支架上,所述下滑轮设于所述上滑轮和所述钢丝绳支架之间的钢丝绳上,所述下滑轮的下滑轮支架底面安装有吊钩。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的两侧杆上均安装有前限位支架和后限位支架,所述前限位支架和所述后限位支架分别位于所述装卸支架与所述底座的铰接点两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卸支架的顶杆上安装有滑轮吊钩支架,所述滑轮吊钩支架上制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有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滑轮支架,所述上滑轮安装在所述上滑轮支架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卸支架的顶杆上安装有液压绞车安装板,所述液压绞车安装板上固定有两块侧板,所述卷筒安装在所述两块侧板之间,所述液压泵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卸支架的两侧杆下端均设有转动轴,所述底座的两侧杆上均固定有转动支撑板,所述转动支撑板上制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装卸支架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撑板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之间、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装卸支架之间均采用如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的铰接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所述下滑轮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两侧杆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灵活,不但适用于货车,也适用于船舶等其他运输工具,大大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范围广,更具实用性,保障了装卸作业中人员及货物的安全,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装卸支架顶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车用简易装卸装置,包括装卸支架2和安装在车厢底部的底座3,所述底座3和所述装卸支架2均呈长方形,所述装卸支架2的两侧杆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3的两侧杆上,所述底座3两侧杆的一端均铰接有液压缸6的缸体,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杆头部铰接安装在所述装卸支架2的两侧杆上,当所述液压缸6启动时,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杆慢慢顶出并带动所述装卸支架2摆动。所述装卸支架2的顶杆21上安装有卷筒12、上滑轮10和钢丝绳支架7,所述卷筒12上卷绕有钢丝绳9,并由电机或者液压泵8带动旋转,所述钢丝绳9的一端穿过所述上滑轮10和下滑轮11后固定在所述钢丝绳支架7上。所述下滑轮11设于所述上滑轮10和所述钢丝绳支架7之间的钢丝绳9部位,所述下滑轮11的下滑轮支架16底面安装有吊钩17,所述吊钩17用于钩住货物上的捆扎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3的两侧杆上均安装有前限位支架5和后限位支架4,所述前限位支架5和所述后限位支架4分别位于所述装卸支架2与所述底座3的铰接点两侧。所述前限位支架5与所述后限位支架4对所述装卸支架2的摆动起到了限位作用,并且保证了装卸支架2在液压缸6出现故障失控时而不会砸到车体和人。当所述装卸支架2停止工作时,所述装卸支架2可以靠在所述前限位支架5上,使得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增长液压缸6的使用寿命,而且能防止装卸支架2与驾驶室顶部发生碰撞。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装卸支架2的顶杆21上安装有滑轮吊钩支架14,所述滑轮吊钩支架14上制有轴孔,所述轴孔中设有滑轮轴15,所述滑轮轴15上固定安装有上滑轮支架13,所述上滑轮10安装在所述上滑轮支架13上。所述滑轮轴15使得无论装卸支架2摆动到哪个角度,都保证串连着所述下滑轮11的那部分钢丝绳9可以竖直向下,垂直于装货平台,防止钢丝绳9与上滑轮支架13之间过度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装卸支架2的顶杆21上安装有液压绞车安装板22,所述液压绞车安装板22上固定有两块弧形的侧板20,所述卷筒12安装在所述两侧板20之间,所述液压泵8安装在其中一块侧板20上,并穿过所述侧板20与所述卷筒12相连,所述液压泵8运行时带动所述卷筒12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装卸支架2的两侧杆下端均设有转动轴18,所述底座3的两侧杆上均固定有呈U型的转动支撑板19,所述转动支撑板19上制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18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装卸支架2安装在所述转动支撑板19上,所述底座3与所述液压缸6的缸体之间、所述液压缸6的活塞杆与所述装卸支架2之间均采用所述转动轴18与所述转动支撑板19之间的铰接结构。所述转动轴18与所述转动支撑板19配合的铰接结构既能满足相对转动,又十分牢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滑轮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下滑轮11的设置满足了大部分货物的装卸要求,并且两个下滑轮11在钢丝绳上可以自由调节位置。当装卸如图1所示的水泥包时,两个下滑轮11下部的吊钩17分别钩住吊装袋两侧的吊环或捆扎绳,接着启动液压泵8,使得卷筒12带动着钢丝绳9做逆时针旋转,钢丝绳9不断上升卷绕在卷筒12上,并且钢丝绳9通过上滑轮10与下滑轮11慢慢将水泥包向上拉,在此过程中两个下滑轮11由于重力的作用越靠越近,以此增加吊装袋对水泥包的束缚力,防止中途水泥包从吊装袋中掉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3还包括横杆1,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的两侧杆固定。所述横杆1增加了所述底座3的支撑力,使底座3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准备装货时,遥控启动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慢慢顶出并带动装卸支架2向后限位支架4方向摆动,直到下滑轮11正对着需要运输的货物。此时液压缸6停止动作,液压泵8开始运行,使得卷筒12带动着钢丝绳9做顺时针旋转,钢丝绳9不断下降并通过上滑轮10带动着下滑轮11慢慢下降,直到下降到适合装货的高度,液压泵8停止运动。人工将下滑轮11下部的吊钩17钩住货物上的吊环或者捆扎绳,再次启动液压泵8,使得卷筒12带动着钢丝绳9做逆时针旋转,钢丝绳9不断上升卷绕在卷筒12上,并且钢丝绳9通过上滑轮10与下滑轮11慢慢将吊钩17钩住的货物向上拉。拉到一定位置后,液压泵8停止运动并启动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慢慢回缩并带动着装卸支架2往前限位支架5方向摆动,直到货物移动到了合适卸货的位置。然后关闭液压缸6并启动液压泵8,使得钢丝绳9不断下降并通过上滑轮10与下滑轮11带动着货物慢慢下降,直到货物稳当地放在了装货平台上,关闭液压缸6,人工将吊钩17从货物上卸下,至此完成一次装卸货周期。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