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门与防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849发布日期:2019-11-05 22:0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背门与防夹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背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门与防夹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障碍物(如手指)误入到车门边缘时,通常会在背门上安装防夹机构。传统的防夹机构一般根据电阻大小变化值发出防夹信号,停止背门关闭动作,从而达到防夹效果。然而,传统的背门上的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存在间隙,存在以下3点缺陷:1.背门外观不良,整体性差;2.手指容易误入该间隙中,导致手指被夹伤;3.雨水、灰尘、昆虫等容易通过间隙进入,损坏背门驱动机构等电器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门与防夹机构,它能够有效提高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手指误入后风窗与后侧窗的间隙中,同时有效保护背门驱动机构等电器零件。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夹机构,包括:防夹结构,所述防夹结构包括固定件与装设在所述固定件上的防夹本体,所述固定件用于装设在背门上;与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装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用于与后风窗抵触,所述第二密封面用于与后侧窗抵触。

上述防夹机构,将防夹本体通过固定件装设在背门上,如此,通过该防夹本体,有效避免障碍物误入到车边缘而导致被夹伤。同时,由于防夹机构还包括弹性密封件,且弹性密封件的第一密封面与后风窗抵触,第二密封面与后侧窗抵触,使得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封堵,从而有效避免手指误入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间隙中而被夹伤,有利于提高了背门开合的安全性。此外,通过该弹性密封件,提高了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背门的整体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入所述背门的翻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用于与所述翻边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条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卡条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一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另一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夹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件、电阻控制组件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均用于装设在所述背门上,所述电阻控制组件用于与控制防夹逻辑模块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控制组件包括导电橡胶、电阻及分别与所述电阻两端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所述导电橡胶包覆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分别用于与所述控制防夹逻辑模块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部用于卡接在所述背门上;所述第二安装件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安装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部用于卡接在所述背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骨架与包覆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绝缘件,所述支撑骨架用于装设在所述背门上。

一种背门,包括翻边、后风窗及以上所述的防夹机构,所述固定件装设在所述翻边上,所述第一密封面与后风窗抵触,所述第二密封面用于与后侧窗抵触。

上述的背门,采用以上的防夹机构,使得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间隙被填补,有效避免手指误入该间隙中而被夹伤。同时,通过以上的防夹机构,提高了后风窗与后侧窗之间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背门结构的整体性。此外,将背门防夹机构设置在翻边上,使得防夹本体靠近车门边缘设置,从而使得防夹本体更容易被触发,有利于提高背门的防夹效果。最后,该防夹机构填补了间隙,避免异物进入车内,保护了背门驱动机构等电器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防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阻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阻控制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后侧窗与背门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防夹机构,110、防夹结构,111、固定件,1111、卡槽,1112、卡条,1113、防滑部,112、防夹本体,1121、第一安装件,1122、电阻控制组件,11221、第一导电件,11222、第二导电件,11223、导电橡胶,11224、绝缘橡胶层,1123、第二安装件,1124、线插头,1125、第一卡扣,1126、第二卡扣,120、弹性密封件,121、第一密封面,122、第二密封面,200、背门,210、翻边,220、后风窗,300、后侧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4,一种防夹机构100,包括:防夹结构110与弹性密封件120。防夹结构110包括固定件111与装设在固定件111上的防夹本体112。固定件111用于装设在背门200上。弹性密封件120装设在固定件111上,弹性密封件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密封面121与第二密封面122。第一密封面121用于与后风窗220抵触,第二密封面122用于与后侧窗300抵触。

上述防夹机构100,将防夹本体112通过固定件111装设在背门200上,如此,通过该防夹本体112,有效避免障碍物误入到车边缘而导致被夹。同时,由于防夹机构100还包括弹性密封件120,且弹性密封件120的第一密封面121与后风窗220抵触,第二密封面122与后侧窗300抵触,使得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封堵,从而有效避免手指误入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的间隙中而被夹伤,有利于提高了背门200开合的安全性。此外,通过该弹性密封件120,提高了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背门200的整体效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密封件120在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能够弹性弯曲,因此,在转动背门200时,弹性密封件120能够时刻保证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为密封状态,如此,极大提高了背门200整体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固定件111上设有卡槽1111。如此,通过卡槽1111,使得固定件111装设在背门200上更加方便。由于卡槽1111用于卡入背门200的翻边210上,因此,使得防夹本体112靠近车门边缘设置,从而使得防夹本体112更容易被触发,有利于提高背门200的防夹效果。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卡槽1111的一侧壁上设有卡条1112。卡条1112用于与翻边210抵触。如此,通过卡条1112,使得固定件111稳定安装在翻边21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卡条1112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卡条1112间隔设置在卡槽1111的一侧壁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以上的卡条1112分别用于抵触在翻边210上,使得固定件111与翻边210连接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固定件111在翻边210上的安装稳定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卡条1112为两个,两个卡条1112间隔设置在卡槽1111的侧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卡槽1111的另一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部1113。通过防滑部1113,增加固定件111在翻边210上的摩擦力,避免固定件111从翻边210上滑脱下来,如此,有利于使得防夹机构100更加稳定安装在背门20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防滑部1113为三个,三个防滑部1113间隔设置在卡槽1111的侧壁上。其中,防滑部1113可为凹槽结构或者凸起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防夹本体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件1121、电阻控制组件1122及第二安装件1123。第一安装件1121与第二安装件1123均用于装设在背门200上。电阻控制组件1122用于与控制防夹逻辑模块电性连接。由此可知,通过第一安装件1121与第二安装件1123,使得电阻控制组件1122稳定安装在背门200上,有利于电阻控制组件1122稳定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电阻控制组件1122包括导电橡胶11223、电阻(未示出)及分别与电阻(未示出)两端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导电橡胶11223包覆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分别用于与控制防夹逻辑模块电性连接。由此可知,当防夹机构100未遇到障碍物时,第一导电件11221、第二导电件11222及电阻(未示出)形成串联电阻,此时,控制防夹逻辑模块检测到该串联电阻;当防夹机构100遇到障碍物时,导电橡胶11223则受压通电,使得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互相电性连通形成电路回路,从而使得第一导电件11221、第二导电件11222及电阻(未示出)形成并联电阻,此时,控制防夹逻辑模块检测到该并联电阻。由于并联电阻值小于串联电阻值,因此,控制防夹逻辑模块根据检测到的电阻值的变化发出防夹信号,控制背门200开合动作,从而达到防夹目的。其中,导电橡胶11223为将玻璃镀银、铝镀银、银等导电颗粒均匀分布在硅橡胶中,通过压力使导电颗粒接触,达到良好的导电性能。具体本实施例中,电阻(未示出)装设在第一安装件1121上。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通过导线连接在电线插头1124上,以便第一导电件11221与第二导电件11222通过电线插头1124分别与控制防夹逻辑模块电性连接。此外,导电橡胶11223外套有绝缘橡胶层11224。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121设有第一卡扣部1125。第一安装件1121通过第一卡扣部1125用于卡接在背门200上。第二安装件1123设有第二卡扣部1126。第二安装件1123通过第二卡扣部1126用于卡接在背门200上。如此,通过第一卡扣部1125与第二卡扣部1126,使得防夹本体112稳定安装在背门2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111包括支撑骨架与包覆在支撑骨架上的绝缘件。支撑骨架用于装设在背门200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骨架为金属骨架,绝缘件为绝缘橡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4,一种背门200,包括翻边210、后风窗220及以上任意实施例中的防夹机构100。固定件111装设在翻边210上。第一密封面121与后风窗220抵触。第二密封面122用于与后侧窗300抵触。

上述的背门200,采用以上的防夹机构100,使得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的间隙被填补,有效避免手指误入该间隙中而被夹伤。同时,通过以上的防夹机构100,提高了后风窗220与后侧窗300之间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背门200结构的整体性。此外,将防夹机构100设置在翻边210上,使得防夹本体112靠近车门边缘设置,从而使得防夹本体112更容易被触发,有利于提高背门200的防夹效果。最后,该防夹机构100填补了间隙,避免异物进入车内,保护了背门驱动机构等电器元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