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566发布日期:2019-11-27 17:19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例如汽车的后控制臂,两端通过球铰或者衬套,与副车架和轮毂相连,从而将车轮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在为副车架和轮毂安装后控制臂时,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需要不同长度的后控制臂以匹配需求;即使对于同一型号汽车,在装配时也有需要微调后控制臂长度以弥补误差的需求。

公开日为2008年4月23日,公告号为cn10116480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悬架和转向机构的接合和应力传递元件,包括: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杆状中间部分;位于第一末端的第一末端部分,以致于中间部分和第一末端部分形成一体的接合,此元件由轻质材料构成以提供机械强度。第一末端部分形成连接装置的套管的预成型件,构造所述预成型件,以便通过在所述预成型件上进行成型操作来限定套管的确定形状。为一体成型,或由多段杆体焊接成形,长度不可调节,在装配时很不方便。为适应对于长度调整的需求,需要一种可以方便地调节长度的汽车后控制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后控制臂在装配时不方便进行长度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其可以在装配时方便地进行长度调节,从而使得后控制臂的装配更为高效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组件,所述下连杆组件包括下连杆和固设在下连杆尾部用来与轮毂相连的套管;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间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上锁定螺母和下锁定螺母,所述上连杆头部设有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叉,所述上连杆尾部与所述上锁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杆头部与所述下锁定螺母螺纹连接。

现有技术的汽车后控制臂,往往采用一体成型或多段焊接成型,不方便调节长度。本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带动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母头尾的、旋向相反的上下锁定螺母同向转动,从而使与上下锁定螺母螺纹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时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达到调节后控制臂整体长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侧壁上设有3个助力孔,所述3个助力孔周向均布在所述调节螺母侧面。在某些操作空间较为狭小,或者旋转所述调节螺母较为费力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调整后控制臂的长度,可以在所述的调节螺母侧壁上开设孔。当需要调节后控制臂长度时,可以将刚性的杆件插入孔中以增大力臂从而省力,也使得用户操作起来更舒适,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所述孔的数量为3个,这样用户在使用刚性杆使调节螺母转过一定角度之后,可以拔出所述的刚性杆并插入下一个孔中,继续调节后控制臂至所需要长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为了便于用户旋转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周向截面可以为正六边形,这样可以使用适配的扳手直接卡在调节螺母侧壁外表面,增大力臂省力调节,并且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

优选的,所述下连杆头部端面设有第一凸台,所述上连杆尾部端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设有贴靠在一起配合的定位侧壁。汽车的后控制臂的上连杆头部设有安装叉,下连杆尾部设有套管,所述安装叉和所述套管之间一般有固定的相对角度的要求。当上连杆尾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母的上锁紧螺母上,下连杆头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母的下锁紧螺母上时,所述安装叉和所述套管相对角度难以保证。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相互贴靠在一起配合的定位侧壁,可以约束上下连杆的相对角度,使得上下连杆相对角度固定,从而保证了上连杆头部的安装叉和下连杆尾部的套管间的相对角度。具体装配时,调节螺母的上下锁定螺母最初段无螺纹,将上下连杆的分别插入上下锁定螺母中,至上下连杆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相互贴靠的配合面贴靠在一起,再转动调节螺母,使上下连杆同时收回或伸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周向截面为半圆形。在装配时,第一半圆形凸台的平面与第二半圆形凸台的平面相互对齐,互相约束,使两个半圆形凸台不能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了上下连杆的相对角度。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所述下连杆连接过渡处外表面沿所述下连杆圆周方向均布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下连杆轴向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加强筋有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下连杆外表面和所述套管外表面。所述的后控制臂的下连杆组件的下连杆和套管为一体锻造成型。根据零件工作状态下受力形式的分析,在制动工况下,杆件靠近套管端会产生较大弯曲,在下连杆与套管之间位置为薄弱结构,因制动产生的变形往往无法充分传递,从而产生应力集中,易发生开裂。将套管与连杆一体锻造成型,提高了杆件与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制动工况下,应力得以很好的传递和分散,提高连接处疲劳寿命,避免开裂风险。为了提供更好的强度,所述套管与所述下连杆连接处外表面圆周均布加强筋。当后控制臂受到制动力的影响而产生弯曲时,所述的加强筋提高套管与下连杆连接处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加强筋的第三边与所述下连杆轴线间的夹角为10度到30度。。所述第三边与下连杆轴线间的夹角过小,会使得整个加强筋强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起到提高套管与下连杆连接处强度的作用;若所述的夹角过大,又容易造成干涉或浪费成本等问题。夹角范围可选择为10度到30度,优选的为20度。

优选的,一体锻造成型的的套管与下连杆采用40cr制成。现有技术对于后控制臂使用材料一般为20钢。本技术方案对于所述套管和所述下连杆的一体成型锻件材料40cr,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因此提高了连杆部分的疲劳寿命,降低了开裂的风险。根据后控制臂的具体使用场合,其经常下制动工况下产生弯曲变形,采用屈服强度更好的40cr,可以提高整个后控制臂的使用寿命。所述上连杆头部与所述安装叉焊接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可以使用户更为方便的调节整个后控制臂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装配需求和微调后控制臂长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螺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下连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示意图。

图中:1、u型安装叉,2、上连杆,3、上锁紧螺母,4、调节螺母,5、下锁紧螺母,6、下连杆,7、套管,8、加强筋,9、调节螺母侧壁助力孔,21、第一凸台,61、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包括上连杆2和一体锻造成型下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包括下连杆6和固设在下连杆尾部用来与轮毂相连的套管7;所述上连杆2和所述下连杆组件间设有调节螺母4,所述调节螺母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上锁定螺母3和下锁定螺母5,所述上连杆头部设有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叉1,所述上连杆尾部与所述上锁定螺母3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杆组件头部与所述下锁定螺母5螺纹连接。装配时,首先将锁紧螺母3和5分别焊接至调节螺母两端,然后将上连杆2、锁紧螺母3、调节螺母4、锁紧螺母5、锻造一体成型的下连杆6和套管7装配到一起,然后定位夹紧,与安装叉1完成焊接,从而组成后控制臂总成。

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螺母4侧壁上设有侧壁助力孔9,所述侧壁助力孔数量为3个,周向均布在所述调节螺母侧面。在某些操作空间较为狭小,或者旋转所述调节螺母较为费力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调整后控制臂的长度,可以将刚性的杆件插入孔中以增大力臂从而省力,也使得用户操作起来更舒适,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孔的数量为3个,这样用户在使用刚性杆使调节螺母转过一定角度之后,可以拔出所述的刚性杆并插入下一个孔中,继续调节后控制臂至所需要长度。

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螺母4的为正六边形螺母。这样也可以使用适配的扳手直接卡在调节螺母侧壁外表面,增大力臂省力调节,并且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

如图4所示,下连杆6头部端面设有第一凸台61,上连杆2尾部端面设有第二凸台21,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均为半圆形凸台,在装配时,先将第一半圆形凸台的平面与第二半圆形凸台的平面相互对齐,插入至上下锁定螺母中,互相约束,使两个半圆形凸台不能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了上下连杆的相对角度,再旋转调节螺母,调节整体后控制臂长度至所需长度。当然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也可做成其它具有可以相互约束面的形状。

如图5所示,所述套管7与所述下连杆6连接过渡处外表面沿所述下连杆6圆周方向均布加强筋8,所述加强筋8沿所述下连杆轴向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加强筋有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下连杆外表面和所述套管外表面。所述的后控制臂的下连杆组件的下连杆和套管为一体锻造成型。根据零件工作状态下受力形式的分析,在制动工况下,杆件靠近套管端会产生较大弯曲,在下连杆与套管之间位置为薄弱结构,因制动产生的变形往往无法充分传递,从而产生应力集中,易发生开裂。将套管与连杆一体锻造成型,提高了杆件与套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制动工况下,应力得以很好的传递和分散,提高连接处疲劳寿命,避免开裂风险。为了提供更好的强度,所述套管与所述下连杆连接处外表面圆周均布加强筋。当后控制臂受到制动力的影响而产生弯曲时,所述的加强筋提高套管与下连杆连接处的强度。所述三角形加强筋的第三边与所述下连杆轴线间的夹角为20度。所述第三边与下连杆轴线间的夹角过小,会使得整个加强筋强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起到提高套管与下连杆连接处强度的作用;若所述的夹角过大,又容易造成干涉或浪费成本等问题。夹角范围可选择为10度到30度,本实施例选择为20度。

本实施例所述套管7与所述下连杆6的一体成型锻件材料采用40cr制成。现有技术对于后控制臂使用材料一般为20钢。本实施例对于所述套管和所述下连杆的一体成型锻件材料40cr,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因此提高了连杆部分的疲劳寿命,降低了开裂的风险。根据后控制臂的具体使用场合,其经常下制动工况下产生弯曲变形,采用屈服强度更好的40cr,可以提高整个后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