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线束的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4965发布日期:2020-02-07 23:3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线束的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兴起的时代,不管是作为主机厂还是电池厂,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的核心部件,在动力电池内部每个零部件都起着不同的作用,电池包的续航和成本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未普及的原因和电池续航和成本有着很大的关系,整车的续航和动力电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内部线束布置方案复杂,凌乱,占用电池包内部极大的空间,导致电池包布置空间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电动汽车电池内部线束排布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线束的排布结构,总线束一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每个模块单元,所述总线束包括主线束和从线束,所述主线束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接口,并延伸经过每个模块单元,所述从线束的数量与模块单元数量相同,所述从线束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模块单元,另一端连接主线束。

每条所述从线束长度相同。

所述从线束的长度均为150mm。

所述主线束一端分为四股线束,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的四个接口,所述四股线束分别在70mm、90mm、130mm和180mm处汇集成一股主线束。

所述模块单元设有七个,其中六个模块单元两两一组位于主线束的两侧,所述主线束设有四个分流节点,两两一组的模块单元分别通过从线束连接同一个分流节点,剩余一个模块单元连接剩余的分流节点。

连接所述剩余一个模块单元的分流节点引出线束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电池水流系统的冷却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布置的线束方式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布置简答、方便,每个模组的线束具有等同的长度,使得使用的线束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线束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线束的排布结构如图1所示,总线束一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每个模块单元,其中将总线束包括主线束和从线束,主线束一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接口,其主线束的本体固定在车身上,并且延伸至每个模块单元,从线束的数量与模块单元数量相同,从线束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模块单元,另一端连接主线束,从线束连接模块单元的单体电芯、高压继电器、绝缘模块、电流传感器、高压预充电阻、高压预充继电器等器件。主线束和从线束的具体线路连接关系,根据车辆设计可以进行自定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先杂乱的线束改为主线束和从线束结构,不仅节约了线束所占用的空间,也使得线束连接更加方便简洁,降低因为失误连错线路的可能。

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接口设有四个,四个接口分别是a、b、c、d,主线束一端分为四股线束,分别连接电池管理的四个接口,四股线束分别在70mm、90mm、130mm和180mm处汇集成一股主线束,每条从线束长度相同,例如从线束的长度均为150mm。从线束到每个模块单元的距离都是相同的150mm,简化结构,容易制作,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不仅能降低制作带来的偏差,从而降低成本,同时便于操作。

为了减少主线束上的分流节点,模块单元设有七个,其中六个模块单元两两一组位于主线束的两侧,主线束设有四个分流节点,两两一组的模块单元分别通过从线束连接同一个分流节点,剩余一个模块单元连接剩余的分流节点。连接所述剩余一个模块单元的分流节点引出线束连接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电池水流系统的冷却水管内。线束布置上增加冷却水温的采集,可以随时监控冷却系统的效果,从而可以实时监控,这些采集信息是通过线束到控制系统,从空采集到这些数据发给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主控实时发送到整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