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073发布日期:2020-07-14 17:0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雷达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驾驶员对细节上的驾乘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转向、变道探测、盲区探测辅助雷达便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由于辅助雷达的放置角度以及空间位置有精确的要求,辅助雷达在设计时需针对客户输入条件进行先期仿真,再进行雷达快速样件的制作。但目前辅助雷达快速样件的支架都采用固定结构,当仿真数据调整或客户的输入条件改变,需要调整辅助雷达的放置角度或空间位置时,无法而进行快速调整及验证,需重新制作相匹配的雷达支架。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辅助雷达的放置角度以及空间位置的雷达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整辅助雷达的放置角度以及空间位置的雷达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底座,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一个球形连接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形连接部形状匹配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球形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雷达支架还包括定位孔板和弹性连接件;所述定位孔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所述定位孔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球形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孔板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支架本体绕所述球形连接部中心转动,使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孔配合,所述支架本体处于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空间角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同轴设置的定位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定位柱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弹簧上,所述定位柱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孔板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也为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方,所述定位孔板安装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之间的连接腔。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镜像对称的左底座和右底座,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三容纳腔、连接腔位于所述左底座和所述右底座的连接面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板上的定位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板包括连接部和球面部,所述定位孔在所述球面部上阵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球形连接部外表面设置有镂空区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2.能够准确、快捷地调整雷达的角度及空间位置。

3.通过更换定位孔板,可以适用不同的角度需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雷达支架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雷达支架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雷达支架与雷达配合安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孔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孔板上的定位孔在x方向的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孔板上的定位孔在y方向的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孔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动一定角度后的雷达支架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

100-支架本体,110-球形连接部,111-第二容纳腔,120-承载部,200-底座,210-第一容纳腔,220-连接腔,230-第三容纳腔,240-左底座,250-右底座,300-弹性连接件,310-定位弹簧,320-定位柱,400-定位孔板,410-定位孔,411-第一定位孔,420-连接槽,430-连接部,440-球面部,500-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0和底座200。支架本体100用于承托雷达并控制雷达的探测方向,底座200固定在车体上,用作安装支架本体100的固定部件。

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承载部120和球形连接部110。所述承载部120用于承载、固定雷达500。优选地,承载部120上设置有螺丝槽,雷达500上设置有连接孔,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连接到所述螺丝槽,从而将雷达500固定连接到承载部120上,实现了雷达500与支架本体100的固定连接。所述球形连接部110设置在承载部120下方,所述支架本体100通过所述球形连接部110连接到底座200上。所述球形连接部110可以与承载部120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承载部120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底座200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形连接部110形状匹配的第一容纳腔210,所述球形连接部110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内,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对所述球形连接部110进行限位,使球形连接部110或者说使支架本体100只能绕所述球形连接部110的中心旋转。

所述雷达支架还包括定位孔板400和弹性连接件300。

所述定位孔板400与所述底座200可拆卸地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下方。优选地,定位孔板400通过螺钉连接到底座200上。所述定位孔板40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410,优选地,所述定位孔410并非穿透定位孔板400的通孔,而是设置在定位孔板400上的一个个的凹陷区域。

所述球形连接部110上设置有第二容纳腔111,所述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1内,所述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孔板400上,所述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41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弹性连接件300优选地可以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伸缩,优选地,弹性连接件300以压缩的状态处于球形连接部110和定位孔板400之间。球形连接部110上的第二容纳腔111对弹性连接件300进行限位,使弹性连接件300随着球形连接部110绕其中心的转动而改变其第二端在定位孔板400上的位置。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孔410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当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移动到定位孔410时,弹性连接件300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弹,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与定位孔410配合,定位孔410对弹性连接件300进行限位,使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暂时固定在定位孔410内,从而使支架本体100处于定位孔410对应的空间位置和角度。从而,通过在定位孔板400的特定位置设置定位孔410,就可以使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处于该定位孔410时,支架本体100处于与之对应的特定的空间角度。

支架本体100绕所述球形连接部110中心转动,使所述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从一个定位孔410移动到另一个定位孔410时,弹性连接件300压缩,该过程需要克服弹性连接件300自身的弹力及摩擦力。雷达对支架本体100的作用力小于该弹力及摩擦力,从而当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与定位孔410配合时,支架本体10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与所述定位孔410对应的空间角度。仅在人为施加更大作用力的情况下,才能克服该弹力及摩擦力,使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从一个定位孔410移动到另一个定位孔410,从而使支架本体100能够处于另一个固定的与所述定位孔410对应的空间角度。参见附图2和附图8,为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与不同定位孔410配合时,雷达支架的剖面视图,可以看出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与不同定位孔410配合时,支架本体100处于不同的空间角度。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定位孔410的形状也为相匹配的半球形。这样的设置可以使两者能够更紧密地贴合,实现更好的配合效果,同时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从定位孔410离开时的阻力较小,支架本体100绕所述球形连接部110中心的转动更灵活,不容易卡死。优选地,所述定位孔板400上的定位孔410之间设置有连接槽420,连接槽420的设置也是为了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在定位孔410之间移动的阻力更小,从而使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可以更灵活地在定位孔410之间切换。

优选地,参见附图1、附图2,所述弹性连接件300为同轴设置的定位弹簧310和定位柱320,所述定位弹簧310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内,所述定位柱320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弹簧310上,所述定位柱320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定位孔板400上。所述定位弹簧310完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内,所述定位柱32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内,从而保证支架本体100绕球形连接部110中心转动时,定位弹簧310和定位柱320仅作伸缩运动。

优选地,参见附图1,所述底座200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腔230,所述第三容纳腔230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下方,所述定位孔板400安装在所述第三容纳腔230内。优选地,定位孔板400自下而上安装在第三容纳腔230内,通过螺钉、卡扣等连接方式与底座200可拆卸地连接,定位孔板400不凸出于底座200的底面。通过设置第三容纳腔230,可以将定位孔板400隐藏在底座200内部,雷达支架的整体性和外观更好,也能更方便地安装到车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00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30之间的连接腔220,所述连接腔220用于在支架本体100绕球形连接部110中心转动时,为弹性连接件300的移动提供空间。

优选地,参见附图1,所述底座200包括镜像对称的左底座240和右底座250,所述左底座240和所述右底座25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210、第三容纳腔230、连接腔220位于所述左底座240和所述右底座250的连接面上。第一容纳腔210、第三容纳腔230、连接腔220的一半在左底座240上,另一半在右底座250上。优选地,左底座240、右底座25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球形连接部110固定在第一容纳腔210内。定位孔板400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三容纳腔230中。

优选地,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4,所述定位孔板400包括连接部430和球面部440,所述定位孔410在所述球面部440上阵列排布。所述连接部430用于与底座200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430为设置有通孔的平板折边,底座200上设置有螺丝槽,螺钉穿过通孔连接到螺丝槽,从而将定位孔板400可拆卸地连接到底座200上。所述球面部440为向下凸起的球面,球面部440上朝向所述球形连接部1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孔410,定位孔410在所述球面部440上阵列排布。优选地,参见附图5、附图6,优选地,定位孔板400上设置有x/y两向的定位孔410,x向,0度/15度/-15度;y向,0度/15度/30度/-15度/-30度,组成了位置矩阵,代表围绕球形连接部110中心旋转所定位的角度。当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旋转到某一孔位时,代表支架本体100处于相应的角度。例如,当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旋转到第一定位孔411时,代表支架本体100处于x向15度,y向30度的位置;当弹性连接件300的第二端旋转到最中间定位孔410时,代表支架本体100处于x向0度,y向0度的位置。进一步地,由于定位孔板400与底座200可拆卸地连接,所以可以预备多块定位孔板400,不同的定位孔板400上的定位孔410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设置,从而通过更换定位孔板400,可以使雷达支架适应不同的角度需求。参见附图4、附图7,为定位孔410以不同的角度和数量阵列分布的两块定位孔板400的俯视图。

优选地,所述球形连接部110外表面设置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的设置一方面是因为模具件需要做等厚处理,不设置镂空区域,模具件会出现缩水等问题。另一方面,球形连接部110在底座200内转动时需要涂抹润滑脂,镂空区域用于储存润滑脂。

本申请的雷达支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使用时,通过在定位孔板上预先设置好对应特定角度的定位孔,转动支架本体,使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定位孔配合,即可使雷达支架处于特定的空间角度。当仿真数据调整或客户输入条件改变,需要调整雷达的空间角度时,只需转动支架本体,使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改变后的角度对应的定位孔配合,即可实现,而不需要重新制作雷达支架,方便快捷,节省了时间、材料和人工成本。还可通过更换定位孔板,使雷达支架适应不同的角度需求,从而使雷达支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