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021发布日期:2019-06-11 23: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角警示牌。



背景技术:

三角警示牌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制成,三角警示牌是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时,放置在距离故障车辆后方一定距离处,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复反光性能,用以提醒后续车辆前方有故障车辆请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的重要部件,关乎到后续车辆以及后续车辆内乘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有的车辆正常行驶或停放时,一般放置在车辆后备箱盖的内侧或者后备箱里,由于传统的三角警示牌采用一体式结构,三角警示牌呈三角形,因此导致了三角警示牌的存放空间较大且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现有的三角警示牌具有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驱动臂一的一端与底座的一端相铰接,驱动臂二的一端与底座的另一端相铰接,此时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均能沿着铰接点转动,当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将驱动臂一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的另一端固连,此时驱动臂一、驱动臂二和底座三者形成三角形,虽然现有的三角警示牌很好的解决了存放不方便的问题,但是由于现有的三角警示牌需要操作者手动操作将驱动臂一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连接并定位,从而使得三角警示牌的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角警示牌,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提高三角警示牌的使用便捷性的同时减少存放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角警示牌,包括底座和驱动臂二,所述底座上铰接有驱动臂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一的一端与驱动臂二的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朝向或远离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在底座上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能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在底座上的复位装置。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只需要驱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此时驱动臂一、驱动臂二和底座形成三角形,从而使得该三角警示牌能投入使用;当不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复位装置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此时驱动臂一的另一端靠近驱动臂二的另一端,并能将三角警示牌收起,由于驱动臂一的另一端靠近驱动臂二的另一端,驱动臂一与驱动臂二之间的夹角较小,从而使得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所需要的使用空间较小,上述驱动装置和复位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的方便,只需要驱动驱动装置和复位装置就可实现三角警示牌收放,而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的铰接位置的设置,使得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在不使用状态时所需要的空间较小,因此能实现在提高了三角警示牌使用的便捷性的同时减小了存放空间。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固定板和与固定板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能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在底座上。

该结构的设置,当不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此时可通过复位弹簧积蓄的弹力,能将位于驱动臂二一端的驱动臂一复位,使得三角警示牌的收放更加的方便,提高了三角警示牌的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固定板上具有导向杆,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驱动臂一的另一端开设有可供复位弹簧一端端部嵌入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可供复位弹簧另一端嵌入的凹口。

该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复位弹簧在复位时,复位弹簧的中部从固定板和驱动臂一之间弹出,而限位孔的设置,使得弹簧的设置跟更加的稳定,凹口的设置,使得复位弹簧的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提高了三角警示牌安装的便捷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可供驱动臂二另一端滑动的滑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绕线轮,所述驱动电机能带动绕线轮转动,所述绕线轮上具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轮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连接且拉线能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

驱动电机和绕线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更简便,且仅仅是需要对驱动臂二进行驱动即可,驱动电机的控制更容易,而滑槽的设置,使得驱动臂二滑动时能沿着滑槽滑动,保证了驱动臂二滑动的更加的稳定,也进一步的减少了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的存放空间同时提高了三角警示牌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底座上固连有底臂,所述底臂、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三能叠放设置,所述底臂的一端固连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能带动绕线轮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该结构的设置,底臂能与底座一体成型,底臂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三叠放设置,使得三角警示牌在存放时所占空间更小比使用状态所占空间更小,使得驱动臂二的调节更加的稳定,而在驱动臂一的另一端和驱动臂二的另一端分离定位后,驱动臂一、驱动臂二和底臂形成三角形,从而导致底座的材料选择更加的广泛,且驱动装置的设置更加的方便。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滑槽开设在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底座在滑槽的槽壁上设有挡板,所述驱动臂二的另一端凸起形成能与挡板相抵靠的挡肩,所述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能穿过底座且挡肩沿着挡板在滑槽内左右滑动。

该结构的设置,驱动臂二在滑动时是挡肩沿着挡板滑动,使得驱动臂二的滑动更加的稳定,提高了三角警示牌收放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驱动臂一与底臂的另一端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臂一的设置更加的稳定,避免了驱动臂一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位移,提高了三角警示牌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电池和能控制电池开闭的开关。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只需要开闭开关,就能实现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提高了三角警示牌使用的便捷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供拉线贴合并滑动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导向轴的外侧壁呈弧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拉线在拉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时,能对拉线进行导向作用,而导向轴的外侧壁呈弧形,能减少导向轴与拉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高了三角警示牌收放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三角警示牌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电机和卷簧,所述控制电机能带动卷簧转动,所述卷簧的一端固定在控制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卷簧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连接且卷簧能带动驱动臂二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的另一端运动。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装置所需要的安装位置更小,且卷簧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三角警示牌的收放更加的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三角警示牌具有以下优点:

1、驱动装置和复位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的方便,只需要驱动驱动装置和复位装置就可实现三角警示牌收放,而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的铰接位置的设置,使得驱动臂一和驱动臂二在不使用状态时所需要的空间较小,因此能实现在提高了三角警示牌使用的便捷性的同时减小存放空间。

2、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三角警示牌的收放更加的方便,提高了三角警示牌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三角警示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三角警示牌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三角警示牌横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三角警示牌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滑槽;12、挡板;13、导向轴;2、驱动臂一;21、限位孔;3、驱动臂二;31、挡肩;4、驱动装置;41、驱动电机;42、绕线轮;43、拉线;44、主动齿轮;5、固定板;51、复位弹簧;52、导向杆;53、凹口;6、底臂;61、转动轴;62、从动齿轮;7、电池;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三角警示牌,包括底座1和驱动臂二3,底座1上铰接有驱动臂一2。

具体的说,如图1-5所示,驱动臂一2的一端与驱动臂二3的一端铰接,底座1上设有能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的驱动装置4,底座上还设有能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在底座1上的复位装置。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只需要驱动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此时驱动臂一2、驱动臂二3和底座1形成三角形,从而使得该三角警示牌能投入使用;当不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时,复位装置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此时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靠近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并能将三角警示牌收起,由于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靠近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驱动臂一2与驱动臂二3之间的夹角较小,从而使得驱动臂一2和驱动臂二3所需要的使用空间较小,使得三角警示牌的收放更加的方便,上述驱动装置4和复位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的方便,只需要驱动驱动装置4和复位装置就可实现三角警示牌收放,而驱动臂一2和驱动臂二3的铰接位置的设置,使得驱动臂一2和驱动臂二3在不使用状态时所需要的空间较小,因此能实现在提高了三角警示牌使用的便捷性的同时减少存放空间。

如图1所示,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固定板5和与固定板5连接的复位弹簧51,复位弹簧51的一端与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连接,复位弹簧5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连接,复位弹簧51能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朝向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并定位在底座1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板5上设有导向杆52,复位弹簧51套设在导向杆52上,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开设有可供复位弹簧51一端端部嵌入的限位孔21,固定板5上开设有可供复位弹簧51另一端嵌入的凹口53,导向杆52的一端穿过驱动臂一2与底臂6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上开设有可供驱动臂二3另一端滑动的滑槽11,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和绕线轮42,驱动电机41能带动绕线轮42转动,绕线轮42上具有拉线43,拉线43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轮42上,拉线43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连接且拉线43能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

如图1和图5所示,底座1上固连有底臂6,底臂6、驱动臂一2和驱动臂三3能叠放设置,底臂6的一端固连有转动轴61,转动轴61上套设有能带动绕线轮42转动的从动齿轮62,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与从动齿轮62啮合的主动齿轮44。

驱动臂一2、驱动臂二3和底臂6均贴有反光条,或者驱动臂一2、驱动臂二3和底臂6均是采用具有反光效果的塑料制成。

驱动臂一2和驱动臂二3的铰接轴能与底臂6的侧壁相抵靠,在三角警示牌未使用时,驱动臂一2、驱动臂二3和底臂6之间的设置更加的稳定。

如图2和图3所示,滑槽11开设在底座1的下表面,底座1在滑槽11的槽壁上设有挡板12,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凸起形成能与挡板12相抵靠的挡肩31,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能穿过底座1且挡肩31能沿着挡板12在滑槽11内左右滑动。

如图1所示,底座1上还设有与驱动电机41电连接的电池7和能控制电池7开闭的开关8。

如图2所示,底座1上设有可供拉线43贴合并滑动的导向轴13,导向轴13设置在滑槽11内,导向轴13的外侧壁呈弧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控制电机和卷簧,控制电机能带动卷簧转动,卷簧的一端固定在控制电机的电机轴上,卷簧的另一端与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连接且卷簧能带动驱动臂二3的另一端远离驱动臂一2的另一端运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气缸,复位气缸的活塞杆能与驱动臂一2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驱动臂一2朝向底座1运动至驱动臂一2位于底座1上,从而实现了三角警示牌的复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