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3871发布日期:2019-06-26 00:3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专用车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集成式电力控制单元结构(powercontrolunit以下简称“pcu”)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但是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且其电池包的结构尺寸也比较大、同时高低压线束繁琐,致使整车布置的空间不足,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行驶的可靠性。因此如何解决整车布置的空间问题已经成为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的集成式电力控制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装配更加简单的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以达到降低总布置难度、减少整车线束长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的可靠性、优化电动汽车内部控制系统、扩大整车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pcu,其特征在于:包括pcu壳体、液冷板(liquidcoolingplate,简称lcp)、电力配置单元(powerdistributeunit,简称pdu)、直流变换单元(简称dc/dc)、车载充电机(on-boardcharger,简称obc)、驱动电机控制器(motorcontrolunit,简称mcu)、转向电机控制器(steeringmotorcontrolunit,简称smcu)、制动电机控制器(brakingmotorcontrolunit,简称bmcu)、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controlunit,简称bcu)。所述pcu壳体由顶盖、底盖、盖中盖、箱体构成,箱体固定接插件的孔可以开成单电机控制器、也可以开成双电机控制器,可以实现pcu扩展为集成双驱动电机控制器。其中底盖焊接有支架与“l”形加强筋。所述液冷板为铝合金材料或者轻质合金等具有高的导热率的材料,由上腔体和下腔体构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均加工有散热筋可以提高液冷板的散热能力。所述电力配置单元由高压接触器、预充电阻、低压继电器、高压保险构成。其可以集成在pcu的底盖中也可以集成到pcu的顶盖中。其原理是将直流变换单元、车载充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附件电机控制器(可能包括转向电机控制器、制动电机控制器)、igbt、叠层母排等部件集成。以液冷板为界分为两层。上层有驱动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下层集成有直流变换单元、附件电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单元、电力配置单元、熔断器与低压继电器集成板。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电力配置单元集成到箱盖中极大的减小了pcu的尺寸空间,且更加易于维护。液冷板的上下腔体均加工有散热筋,使pcu的散热性能更强,可以满足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需求。本发明可以布置成单驱动电机控制器,也可以布置成双驱动电机控制器。适用范围广,成本易于控制。本发明相对于其他集成式电力控制单元,结构尺寸小、集成度更高、装配更加方便、更易于量产化。附图说明图1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pcu整体图。图2pcu上层结构图。图3pcu下层结构图。图4pcu底盖布置图。图5液冷板图。附图标记。1密封压条8bsmcu2顶盖9dc/dc3密封垫10bcu4箱体11pdu5下盖12熔断器与低压继电器集成板6obc13液冷板下腔体7mcu14液冷板上腔体8abmcu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图1是箱盖内置配电模块多层式电力控制单元pcu整体图。pcu由密封压条(1)、顶盖(2)、密封垫(3)、箱体(4)、下盖(5)、液冷板(13-14)等组成其机械结构。由obc(6)、mcu(7)、bmcu(8a)、smcu(8b)、dc/dc(9)、bcu(10)、pdu(11)、熔断器与低压继电器集成板(12)构成其控制系统。案例一:具体参看图2、图3、图4、图5。图2是pcu上层结构图。可以看出上层集成有obc(6)、mcu(7),由于mcu(7)工作时会产生交变的三相电流会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扰且obc(6)工作时mcu(7)不会工作,这样可以将干扰降到最低。同时在采用双电机系统的电动车的电量较大,一般不会集成obc(6),此时就可以将pcu扩展为集成双mcu(7)。这种布置方式灵活程度高。图3是pcu下层结构图。可以看出下层集成有bmcu(8a)、smcu(8b)、dc/dc(9)、bcu(10)。由于不同电池厂家采用的bcu(10)均不相同,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兼容多种型号的bcu(10),dcdc(9)也可以兼容多种型号。可以满足各个整车厂的不同需求。图4是pcu底盖布置图。可以看出底盖上集成有pdu(11)、熔断器与低压继电器集成板(12)。将pdu(11)放到底盖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pcu内部的空间,采用交错布置的方式保证pcu的结构尺寸最小化。图5是pcu液冷板。可以看出液冷板的上下腔体均有散热筋,可以提高液冷板的散热效果满足双驱动电机的集成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