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挡扶手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8901发布日期:2020-12-29 14:4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侧挡扶手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挡扶手组件、具有该侧挡扶手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侧挡扶手用于限制轮椅的任何横向移动,并允许轮椅使用者轻松抓住。相关技术中,侧挡扶手具有转动套和固定套,转动套和固定套通过凸起、凹槽实现定位。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转动套提起,但无法保证提起力,导致转动套会受到较大的摩擦力,因乘坐轮椅的乘客身体状况不一,造成向上提起轮椅区侧扶手管困难,且为保证转动套能够提起,需在转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车辆在运行时,转动套会相对于固定套上下振动,对固定套反复产生冲击力,造成固定套上的螺钉松动,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侧挡扶手组件,能够实现侧挡扶手的自动锁止和解锁,便于乘客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包括:连接扶手;侧扶手,所述侧扶手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扶手;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安装于所述侧扶手,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侧扶手与所述连接扶手沿所述侧扶手的轴向锁止;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连,且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侧扶手的轴向依次布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锁止机构动作以使所述侧扶手与所述连接扶手解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选择性地通过驱动机构控制锁止机构动作,以将侧扶手与连接扶手沿侧扶手的轴向锁止或解锁,能够在乘客需要转动侧扶手时,将侧扶手与连接扶手自动解锁,在不需要转动侧扶手时,将侧扶手与连接扶手自动锁止,乘客操作难度小,使用方便,且侧扶手的结构紧凑。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侧挡扶手组件。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侧挡扶手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不含侧扶手本体);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的仰视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固定套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的仰视图(无安装盖);

图9是图8中b-b处的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锁止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与第一固定轴的装配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第一固定轴及第一固定套的装配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一转动接头、第一固定轴及第一固定套装配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6中c-c处的截面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驱动机构与锁止机构的装配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驱动机构、锁止机构、第一转动接头、第一固定轴及第一固定套的装配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驱动机构、锁止机构、第一转动接头、第一固定轴及第一固定套装配的仰视图;

图21是图20中d-d处的截面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驱动机构、锁止机构、第一转动接头、第一固定轴及第一固定套的装配图(有安装盖);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固定套的截面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固定轴的截面图;

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转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转动接头的截面图;

图2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第二转动接头、第二固定套与第二固定轴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3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无侧扶手本体);

图3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在收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在展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1,

侧挡扶手组件1000,

连接扶手100,第一固定轴110,上第一段111,上第二段113,上第三段115,锁止槽116,周向限位槽118,第一定位凸台119,第二固定轴120,下第一段121,下第二段123,下第三段125,第二定位凸台127,连接件130,

侧扶手200,第一转动接头210,中空腔212,限位块213,限位槽217,第二转动接头220,侧扶手本体230,水平段231、竖直段232,第一段240,第二段250,

锁止机构300,锁止销310,锁止部311,橡胶垫槽312,连接部313,弹性件330,驱动机构400,电磁铁410,电线420,周向限位凸台430,

限位板510,安装盖530,周向限位凹槽531,滚珠550,滚珠槽551,环形槽560,按钮570,第一螺纹紧固件581,第二螺纹紧固件582,螺钉591,垫片595,

第一固定套600,第一定位槽610,

第二固定套700,第二定位槽710,

上扶手管1002,下扶手管10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1001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1001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1001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3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1000,能够在乘客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解锁,在不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锁止,乘客操作难度小,使用方便。

如图1-图3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1000,包括:连接扶手100、侧扶手200、锁止机构300和驱动机构400。

如图32和图33所示,连接扶手100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扶手100的上端与车辆1001的上扶手管1002相连,连接扶手100的下端与车辆1001的下扶手管1003相连,以使连接扶手100稳定地安装于车体。其中,连接扶手100为硬质材料制成,以使本身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用于向乘客提供较大的支撑力、扶持力,如连接扶手100的至少部分为金属材料制成。

侧扶手200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扶手100,如图31所示,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的侧壁相连,且侧扶手200的轴线与连接扶手100的轴线垂直,这样,在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解锁时,侧扶手200可绕连接扶手100的轴线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侧挡扶手组件1000适于应用于客车,且侧挡扶手组件1000可安装于客车的轮椅区,且在轮椅区的乘客无使用侧扶手200的需求时通常将侧扶手200从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纳位置(如图32中所示的位置),在当轮椅区内有乘客,且需要对侧扶手200进行扶握或通过侧扶手200进行安全防护时,可将侧挡扶手组件1000从收纳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如图33中所示的位置)。这样,通过将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可满足乘客对侧扶手200的使用需求,且在侧扶手200不使用时,处于收纳位置,不会过多的占用车内的乘客空间。

锁止机构300用于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即锁止机构300可将侧扶手200在收纳位置或展开位置与连接扶手100进行锁止,以使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这样,侧扶手200不会因车辆1001振动、乘客无意触碰而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稳定保持在收纳位置时侧扶手200不会干扰乘客乘车,在展开位置时能够向乘客提供可靠、有效的支撑力和扶持力,保证乘客乘车的安全性,使用方便。其中,锁止机构300可通过销、孔配合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锁止,可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沿径向锁止、也可沿轴向锁止。

如图3和图21所示,锁止机构300安装于侧扶手200,锁止机构300沿侧扶手200的轴向延伸布置,锁止机构300用于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沿侧扶手200的轴向锁止,如图3和图21所示,锁止机构300的锁止端与连接扶手100沿连接扶手100的径向正对。这样,锁止机构300的锁止端可沿侧扶手200的轴向伸出,以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沿连接扶手100的径向锁止;锁止机构300的锁止端沿侧扶手200的轴向收缩,以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解锁,由此,便于实现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的解锁或锁止。且在具体的锁止和解锁过程中,仅需驱动锁止机构300的锁止端沿连接扶手100的径向移动即可,操作过程简单,不易出现锁止失效或无法锁止的情况。

如图3和图21所示,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相连,驱动机构400的输出端可与锁止机构300直接相连,以使驱动机构400输出的驱动力可驱动锁止机构300动作,以使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解锁,如驱动机构400包括拉式电磁铁410,拉式电磁铁410的输出端可与锁止机构300的输入端直接连接,以驱动锁止机构300动作,可减少由驱动机构400到锁止机构300的动力损失,提升驱动机构400的做功效率,保证驱动机构400输出的驱动力能够有效、可靠地驱动锁止机构300动作,提升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当然,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也可通过传动机构相连,这样,驱动机构400输出的驱动力可实现不同方向的传递,由此,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的安装位置受空间限制较小,能够根据实际对空间的需求灵活设置,便于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安装与布局。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相连,且锁止机构300与驱动机构400沿侧扶手200的轴向依次布置,且驱动机构400的输出端与锁止机构300直接相连,以驱动锁止机构300沿侧扶手200的轴向动作,进而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解锁。驱动机构400、锁止机构300安装于侧扶手200内,不用占用外部安装空间,便于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整体布局,且侧扶手200内部结构布置紧凑,传动准确。

这样,在需要对侧扶手200进行转动操作时,通过驱动机构400驱动锁止机构300动作,以使侧扶手200和连接扶手100解锁,即侧扶手200可与连接扶手100相对转动,乘客可将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至收纳位置或展开位置,以满足乘客对侧扶手200的使用需求。且在侧扶手200转动到目标位置时,撤去驱动机构400的驱动时,锁止机构300不受驱动机构400控制,锁止机构300再次将侧扶手200保持在目标位置。

由此,通过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相连,能够实现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锁止和解锁,乘客操作难度低,使用方便,便于乘客将侧扶手200转动至不同位置,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1000,选择性地通过驱动机构400控制锁止机构300动作,以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沿侧扶手200的轴向锁止或解锁,能够在乘客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解锁,在不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锁止,乘客操作难度小,使用方便,且侧扶手200的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侧扶手200包括: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和侧扶手本体230。

如图8、图9、图10、图11和图27、图28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均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与侧扶手本体230相连,第二接口用于与连接扶手100相连,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三接口用于与上管扶手相连,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三接口用于与下管扶手相连。

如图3和图17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三接口朝上敞开,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二接口朝下敞开,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接口朝背离第三接口、第二接口的方向敞开;如图3和图21所示,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三接口朝下敞开,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二接口朝上敞开,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一接口朝背离其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的方向敞开。

其中,侧扶手本体230连接在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接口与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一接口之间。如图31所示,侧扶手本体230包括依次相连的三段,如图31所示,侧扶手本体230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段231和连接在两个水平段231之间的竖直段232,两个水平段23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接口与位于上方的水平段231相连,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一接口与位于下方的水平段231相连。

这样,侧扶手本体230与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通过第一接口连接为一体,以使乘客在驱动侧扶手本体230转动时,侧扶手本体230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同时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且在第一转动接头210或第二转动接头22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时,侧扶手本体23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锁止。

连接扶手10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二接口和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二接口之间,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三接口用于与上扶手管1002可转动地相连,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第三接口用于与下扶手管1003可转动地相连,这样,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均通过第二接口与连接扶手100相连,且均通过第三接口与上扶手管1002、下扶手管1003相连,由此,可实现侧扶手本体230可相对于连接扶手100、上扶手管1002和下扶手管1003转动。

其中,锁止机构300将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至少一个与连接扶手100锁止,即锁止机构300可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也可将第二转动接头22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通过侧扶手本体230连接为一体,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一个与连接扶手100锁止时,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二转动接头220和侧扶手本体230均与连接扶手100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锁止机构300的锁止对象。如图3所示,锁止机构300安装于连接扶手100,且用于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

或者也可将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均与连接扶手100锁止,这样,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一个与连接扶手100锁止失效时,另一个仍可保持锁止,有利于提高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9、图10、图11和图27、图28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均包括:第一段240、第二段250。

如图10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与第二段250的中部(并非指最中部)相连,且如图9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线与第二段250的轴线相互垂直。

其中,第一段240为管状,第一段240背离第二段250的一端敞开,侧扶手本体230为管状,第一段240与侧扶手本体230的水平段231相连,第一段240背离第二段250的一端形成第一接口,如图31所示,第一段240套设于侧扶手本体230的水平段231外,且二者通过螺钉591沿轴向、周向限位固定,进而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侧扶手本体230连接为一体。第二转动接头220与侧扶手本体23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转动接头210一致,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段250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以用于与连接扶手100、上扶手管1002、下扶手管1003相连,进而将侧扶手200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扶手100。

如图3所示,第二段250套设于连接扶手100外,且第二段250可与连接扶手100相对转动,其中,第二接口与连接扶手100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即第二段250的端面与连接扶手100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

如图8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二段250的端面设有环形槽560,如图13所示,连接扶手100与第二段250的端面相对的止挡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滚珠槽551,且在第一转动接头210与连接扶手100装配时,多个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沿轴向正对,且在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之间设滚珠550,以使第一转动接头210、连接扶手100均与滚珠550为滚动配合,第一转动接头210与连接扶手10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进而使得第一转动接头210与连接扶手100之间相对转动更加顺畅,且第二转动接头220、第二转动接头220均与连接扶手100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保证乘客能够迅速地驱动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保证侧扶手200可舒适地调节,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如图3和图21所示,锁止机构300和驱动机构400均安装于第一转动接头210,且锁止机构300与驱动机构40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轴向依次布置,如图3和图21所示,锁止机构300与驱动机构40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向依次布置,锁止机构300从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伸至第二段250内,进而与连接扶手100沿连接扶手100的径向锁止,且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背离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二段250的一端相连,由此,驱动机构400可驱动锁止机构30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向运动,以使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沿连接扶手100的径向(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向)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扶手100包括:第一固定轴110、第二固定轴120和连接件130。

其中,连接件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轴110、第二固定轴120相连,且第一固定轴110、连接件130和第二固定轴120沿上下方向依次布置,即第一固定轴110的下端与连接件130的上端相连,连接件13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轴120的上端相连。

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可转动地连接,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套设于第一固定轴110外,且第一转动接头210的内周壁与第一固定轴110的外周壁为间隙配合,这样,可驱动第一转动接头210相对于第一固定轴110转动,且第一转动接头210的下端面与第一固定轴110朝上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由此,可使得第一转动接头210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轴110顺畅地转动。

如图3所示,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可转动地连接,如图27所示,第二转动接头220套设于第二固定轴120外,且第二转动接头220的内周壁与第二固定轴120的外周壁为间隙配合,这样,可驱动第二转动接头220相对于第二固定轴120转动,且第二转动接头220的下端面与第二固定轴120朝上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由此,可使得第二转动接头220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轴120顺畅地转动。

其中,锁止机构300可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锁止,和/或将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锁止。即锁止机构300可将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一固定轴110锁止,也可将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锁止。这样,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一固定轴110锁止、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中的一对锁止时,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相对锁止,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锁止机构300的锁止对象。如图3所示,锁止机构300安装于连接扶手100,且用于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锁止。

或者锁止机构300可在将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一固定轴110锁止的同时将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锁止。这样,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一个与对应的固定轴锁止失效时,另一个仍可保持锁止,有利于提高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机构300安装于连接扶手100,且锁止机构300沿连接扶手100的轴向锁止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即连接扶手100和侧扶手200通过锁止机构300沿轴向锁止,以使二者沿周向相对固定,进而很好地限制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这样,锁止机构300仅在连接扶手100的轴向运动,不需要占用连接扶手100的径向空间,以使侧挡扶手组件1000的整体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安装和布局。

如图1和图12所示,锁止机构300包括:锁止销310和弹性件330。

连接扶手100设有锁止槽116,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轴110的外周壁设有锁止槽116,锁止销310滑动安装于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至少一个,即锁止销310可安装于第一转动接头210,也可安装于第二转动接头220,或者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均安装有锁止销310。弹性件330弹性抵压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和第二转动接头220中的至少一个与锁止销310之间以使锁止销310朝第一方向伸至锁止槽116内,驱动机构400与锁止销310相连且用于驱动锁止销310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连接扶手100设有锁止槽116,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轴110的外周壁设有锁止槽116,锁止槽116沿第一固定轴110的径向凹陷,且锁止销310滑动安装于侧扶手200时,弹性件330弹性抵压在侧扶手200与锁止销310之间以使锁止销310朝靠近锁止槽116的方向运动,如图21所示,锁止销31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转动接头210,弹性件330弹性抵压在第一转动接头210与锁止销310之间以使锁止销310朝靠近锁止槽116的方向运动,以使锁止销310伸至锁止槽116内,即锁止销310伸至连接扶手100内以将连接扶手100与侧扶手200锁止。驱动机构400驱动锁止销310朝背离锁止槽116的方向运动,以使锁止销310从锁止槽116中脱离。

如图13所示,其中,第一固定轴110设有至少两个锁止槽116,至少两个锁止槽116沿第一固定轴110的周向间隔开,且锁止槽116沿第一固定轴110的轴向延伸,这样,在第一转动接头210相对于第一固定轴110转动至不同位置时,锁止销310伸至不同的锁止槽116内,以将侧扶手200锁止在收纳位置或展开位置,当然,也可在侧扶手200上设多个锁止槽116,以使侧扶手200具有多个锁止位置,这样,乘客可灵活地选择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的位置,便于满足不用乘客的使用需求。

驱动机构400与锁止机构300均安装于侧扶手本体230,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锁止销31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轴线运动以使锁止销310从锁止槽116中脱出,其中,驱动机构400与锁止销310相连且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线依次布置,以驱动锁止销310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线运动,进而将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解锁。

如图8、图9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具有中空腔212,中空腔212沿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第一段240的轴向延伸,且中空腔212的周壁具有敞口,驱动机构400、锁止机构300均适于从敞口安装至中空腔212内。侧挡扶手组件1000还包括安装盖530,安装盖530用于封闭敞口,以将驱动机构400、锁止机构300稳定安装封闭在连接扶手100的中空腔212内。

如图3和图21所示,驱动机构400包括拉式电磁铁410,拉式电磁铁410的输出端与锁止销310相连,其中,拉式电磁铁410包括锁止销310连接杆,锁止销310的一端设有螺纹段,螺纹段伸入拉式电磁铁410内与锁止销310连接杆相连,这样,拉式电磁铁410可通过锁止销310连接杆驱动锁止销310移动,进而实现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的解锁。如图12所示,锁止销310的靠近螺纹段的位置设有环形的橡胶垫槽312,在锁止销310与拉式电磁铁410装配时,可在橡胶垫槽312套设于橡胶圈,这样,在拉式电磁铁410的驱动力撤去后,对锁止销310的伸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锁止销310撞击产生异响。

其中,如图18所示,拉式电磁铁410的外周壁设有周向限位凸台430,周向限位凸台430沿拉式电磁铁410的轴向延伸,第一转动接头210的内周壁设有周向限位凹槽531,在将拉式电磁铁410安装于连接扶手100时,周向限位凸台430伸入周向限位凹槽531内,这样,可限制拉式电磁铁41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

如图18和图21所示,拉式电磁铁410还设有电线420,电线420用于与控制拉式电磁铁410的按钮570相连,进而通过按钮570控制拉式电磁铁410选择性地输出驱动力,这样,在乘客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触发按钮570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如图31所示,按钮570安装于侧扶手本体230的竖直段232的中部,乘客握住侧扶手本体230后,触发按钮570即可开始转动侧扶手本体230,结构简单,乘客可单手操作,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0和图21所示,侧挡扶手组件1000还包括:限位板510。

如图9、图11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具有限位槽217,限位槽217沿径向延伸,限位板510安装于限位槽217中且沿轴向固定,其中,限位槽217的轴线与锁止销310的滑槽的轴线重合,锁止销310贯穿限位板510,且弹性件330的两端分别弹性抵压限位板510和锁止销310背离驱动机构400的一端。

如图1所示,限位板510具有卡口,限位板510由卡口处卡住锁止销310,以使锁止销310沿径向固定,且弹性件330的一端抵压限位板510,另一端抵压锁止销310,限位板510可向弹性件330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以在锁止销310不受驱动机构400的作用力时,弹性件330通过自身的弹性力使锁止销310预紧在锁止槽116内。

如图12、图21所示,锁止销310包括锁止部311和连接部313。

如图11所示,锁止部311与连接部313相连,其中,锁止部311与连接部313可为一体成型,以使锁止部311与连接部313的连接处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连接部313背离锁止部311的一端与驱动机构400相连,这样,连接部313与驱动机构400相连,驱动机构400可驱动连接部313及锁止部311沿连接扶手100的轴向滑动。

如图21所示,连接部313贯穿限位板510,弹性件330套设于连接部313外,且弹性件330弹性抵压在限位板510与锁止部311之间,锁止部311适于伸入锁止槽116中,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锁止。驱动机构400驱动连接部313与锁止部311同步运动,以使锁止部311从锁止槽116中脱出,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解锁,锁止销310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1所示,锁止部311的至少部分为圆台状,连接部313为杆状,且锁止部311的宽度大于连接部313的直径,锁止部311的宽度大于弹性件330的直径,以在锁止销310不受驱动机构400的作用力时,弹性件330能够有效地抵压锁止部311运动伸入锁止槽116中,锁止销310的结构设计合理,利于实现自动锁止。如图13所示,锁止槽116为圆孔槽,锁止部311伸入锁止槽116中以与锁止槽116的内壁有效地接触,进而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有效的锁止。当然,锁止部311和锁止槽116的结构设计不限于此,能够实现二者的锁止配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1000,还包括第一固定套600和第二固定套700。

如图3和图17所示,第一固定套600、第一转动接头210均套设于第一固定轴110,第一固定轴110背离连接件130的一端设有用于将第一固定套600、第一转动接头210紧固的第一螺纹紧固件581,这样,在第一固定套600、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安装稳定后,可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581将三者沿轴向拧紧,以防止第一固定套600、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相互脱离。第一螺纹紧固件581与第一固定套600之间设有垫片595,以增加锁紧力。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套600的端面与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固定套600的端面(下端面)设有环形槽560,如图10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端面(上端面)设有沿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滚珠槽551,在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套600装配时,多个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沿轴向正对,且在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之间设滚珠550,以使第一转动接头210、第一固定套600均与滚珠550为滚动配合,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套60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进而使得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套600之间相对转动更加顺畅,保证乘客能够迅速地驱动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保证侧扶手200可舒适地调节,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接头210的上端面与第一固定套600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第一转动接头210的下端面与连接扶手100的第一固定轴110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这样,在驱动第一转动接头21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时,第一转动接头210的上下端面所受的摩擦力均较小,乘客对侧扶手200所需的驱动力较小,便于乘客使用。

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轴110包括上第一段111、上第二段113和上第三段115。

如图13所示,上第一段111、上第二段113和上第三段115沿上下方向依次相连,即上第一段111的下端与上第二段113的上端相连,上第二段113的下端与上第三段115的上端相连,上第三段115与连接件130相连,上第三段115的下端与连接件130的上端相连。

其中,如图13所示,上第一段111、上第二段113、上第三段115的直径依次增大,即上第三段115的直径大于上第二段113的直径,上第二段113的直径大于上第一段111的直径,这样,在上第三段115的朝向上第二段113的端面形成上第一台阶面,上第二段113的朝向上第一段111的端面形成上第二台阶面。

第一转动接头210套设于上第二段113,且上第三段115朝向上第二段113的端面与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即上第一台阶面与第一转动接头21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配合,第一固定套600套设于上第一段111,第一螺纹紧固件581设于上第一段111背离上第二段113的端部,其中,第一螺纹紧固件581为螺母,上第一段111背离上第二段11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这样,可在第一转动接头210套设于第二段250且第一固定套600套设于上第一段111后,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581将第一固定套600、第一转动接头210与第一固定轴110沿轴向紧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第二段113朝向上第一段111的端面设有周向限位槽118,周向限位槽118沿轴向凹陷,第一转动接头210的内壁设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块213,限位块213伸至周向限位槽118。

其中,如图13所示,周向限位槽118沿周向的两端之间的夹角为90°,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至收纳位置时,限位块213抵压于周向限位槽118沿周向的一个壁面,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限位块213抵压于周向限位槽118沿周向的另一个壁面,这样,通过周向限位槽118与限位块213的配合,可将侧扶手200的转动行程限制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防止侧扶手200转动过度,提高侧扶手200组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上第一段111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定位凸台119,第一定位凸台119沿轴向延伸,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固定套600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定位槽610,第一定位槽610沿径向凹陷,第一定位凸台119伸入第一定位槽610内,其中,第一定位凸台119与第一定位槽6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可忽略),这样,在第一定位凸台119伸入第一定位槽610内时,上第一段111可与第一固定套600沿周向相对固定,即第一固定套600与第一固定轴110无相对转动。

如图3和图31所示,第二固定套700与连接件130相连,如图29所示,第二固定套700、第二转动接头220均套设于第二固定轴120,第二固定轴120的端部设有用于将第二固定套700、第二转动接头220紧固的第二螺纹紧固件581,这样,在第二固定套700、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安装稳定后,可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581将三者沿轴向拧紧,以防止第二固定套700、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相互脱离。第二螺纹紧固件581与第二固定套700之间设有垫片595,以增加锁紧力。

其中,如图3、图29所示,第二固定套700的端面与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固定套700的端面(下端面)设有环形槽560,如图27、图28所示,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端面(上端面)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开设置的滚珠槽551,在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套700装配时,多个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沿轴向正对,且在滚珠槽551与环形槽560之间设滚珠550,以使第二转动接头220、第二固定套700均与滚珠550为滚动配合,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套70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进而使得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套700之间相对转动更加顺畅,保证乘客能够迅速地驱动侧扶手200相对于连接扶手100转动,保证侧扶手200可舒适地调节,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25和图26所示,第二固定轴120包括下第一段121、下第二段123和下第三段125。

如图25所示,下第一段121、下第二段123和下第三段125沿上下方向依次相连,即下第一段121的下端与下第二段123的上端相连,下第二段123的下端与下第三段125的上端相连,下第三段125与连接件130相连,如图25所示,下第三段125的下端与连接件130的上端相连。

其中,如图25所示,下第一段121、下第二段123、下第三段125的直径依次增大,即下第三段125的直径大于下第二段123的直径,下第二段123的直径大于下第一段121的直径,这样,在下第三段125的朝向下第二段123的端面形成下第一台阶面,下第二段123的朝向下第一段121的端面形成下第二台阶面。

如图29所示,第二转动接头220套设于下第二段123,且下第三段125朝向下第二段123的端面与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滚动配合,即下第一台阶面与第二转动接头220的端面通过滚珠550配合,第二固定套700套设于下第一段121,第二螺纹紧固件581设于下第一段121背离下第二段123的端部,其中,第二螺纹紧固件581为螺母,下第一段121背离下第二段12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这样,可在第二转动接头220套设于第二段250且第二固定套700套设于下第一段121后,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581将第二固定套700、第二转动接头220与第二固定轴120沿轴向紧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下第一段121的外周壁第二定位凸台127,第二定位凸台127沿下第一段121的轴向延伸,如图22所示,第二固定套700的内周壁设有沿径向凹陷的第二定位槽710,第二定位凸台127伸入第二定位槽710内。其中,第二定位凸台127与第二定位槽7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小(可忽略),这样,在第二定位凸台127伸入第二定位槽710内时,下第一段121可与第二固定套700沿周向相对固定,即第一固定套600与第一固定轴110无相对转动,保证第一固定套600结构稳定。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100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1001,如图34所示,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侧挡扶手组件1000,可选择性地通过驱动机构400控制锁止机构300动作,能够在乘客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解锁,在不需要转动侧扶手200时,将侧扶手200与连接扶手100自动锁止,乘客操作难度小,使用方便,保证乘客在轮椅区安全乘车,提高乘客乘车的安全性,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能。实现了自动解锁和锁止功能,实现了方便、安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最大的拓展了车内站立和通道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