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座椅(如汽车内使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或者婴儿车上的提篮式座椅)仅具有供儿童靠坐的功能,当然,这类儿童座椅一般还配设有安全带,以防止儿童从座椅上掉落,该安全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儿童掉落,但其仅具有防止儿童驱干过多向前移动,而不具有阻止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动作的功能。
因而,在发生事故(如车祸)的儿童救援过程中,为避免大幅度移动儿童而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经常直接通过移动儿童座椅来移动位于儿童座椅内的儿童。但是,由于现有儿童座椅的安全带无法将儿童的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束缚定位,因此,在通过移动儿童座椅以移动儿童的过程中,儿童会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仍容易对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以在儿童事故救援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将儿童束缚,防止儿童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所述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所述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
本发明由于在椅体对应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的位置分别装有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在儿童事故救援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通过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以在通过儿童座椅移动儿童的过程中防止儿童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进而避免儿童受到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收纳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收纳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处于第一定位带、第二定位带和第三定位带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
如图1至图6所示,该具有医疗救护装置的儿童座椅,包括可供儿童靠坐的椅体1,所述椅体1对应儿童的头部的位置装第一定位带2、对应躯干的位置装有第二定位带3、对应和腿部的位置装有第三定位带4,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分别用于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以在通过儿童座椅移动儿童的过程中防止儿童因为儿童座椅出现倾斜或者儿童因疼痛等情况而被动或者主动地使头部、躯干以及腿部发生动作,进而避免儿童受到二次伤害,起辅助医疗救护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带2可装于椅体1对应儿童嘴巴或额头的位置,使用时,第一定位带2在儿童嘴巴或额头处将儿童束缚并将儿童的头部紧抵于椅体1。所述第二定位带3可安装于椅体1对应儿童的胸部或者腹部的位置,使用时,所述第二定位带3在儿童的胸部或者腹部处将儿童束缚并将儿童的背部紧抵于椅体1;所述第三定位带4可安装于椅体1对应大腿的位置,使用时,所述第三定位带4在儿童的大腿处将儿童的腿部束缚并将儿童的腿部紧抵于椅体1。
具体地,所述椅体1包括用于支撑儿童大腿的底座13、连椅体1后侧用于支撑儿童后背的靠背12以及连于靠背12上部用于支撑儿童头部的头靠11,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分别装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具体地,所述底座13、靠背12和头靠11处可分别安装软性的座垫(未图示)、靠垫(未图示)和头垫(未图示),以提高儿童靠坐的舒适性,并具有缓冲作用,至于座垫、靠垫和头垫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优选织物制成。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均为整体带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中部固定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均自由,且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可拆卸连接,连接后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形成可环绕儿童头部、躯干和腿部的闭环,以使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能将儿童的头部、躯干以及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当然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也分别可以包括分体的两段,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段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的两侧,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段的另一端则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装置7、第二锁定装置8和第三锁定装置9均可以为魔术贴或者卡扣等,以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为例,魔术贴的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分别装于(如缝接)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端部,移动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两侧的端部至相应的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相粘接时,即可实现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的长度应当设置得相对较长,以满足不同体型儿童的束缚需求,具体多长以实际需要而定。以卡扣可拆卸连接为例,卡扣的公扣和母扣分别装于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端部,移动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两侧的端部至相应的公贴71、81、91和母贴72、82、92相卡合时,即可实现将儿童的头部、躯干和腿部束缚并紧抵于椅体1,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公扣和/或母扣应当可调节位于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位置(具体可参考背包带等卡扣的结构)。不使用时,可将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分别绝大部分收纳并隐藏于底座13和座垫、靠背12和靠垫以及头靠11和头垫之间,仅使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端部从两侧伸出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以在不需要对儿童进行束缚时影响儿童座椅的整体美观以及不影响儿童靠坐的舒适性,而需要对儿童进行束缚时,则在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伸出底座13、靠背12和头靠11的端部处将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均拉出,以对儿童进行束缚。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端部还分别连接有拉环(未图示),以使于使用时,从拉环处将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均拉出,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所述拉环可采用织物或者塑料等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中部可分别通过铆钉连接、螺钉连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对应儿童头部、躯干和腿部的位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中部分别对应头部水平两侧之间、躯干水平两侧之间以及脚部水平两侧之间的区域固定在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例如在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中部的所述区域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铆钉5将所述区域固定在底座13、靠背12和头靠11,以提高束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3、靠背12和头靠11的内围被座垫、靠垫和头垫遮挡的两侧分别设有弱定位件6,以对收纳于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收纳于底座13和座垫、靠背12和靠垫以及头靠11和头垫之间的部分进行弱定位。以在不需要对儿童进行束缚时,防止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过多地从两侧滑出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具体地,所述弱定位件6可以为不干胶带或者弹性压片等。其中,所述不干胶带将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相应部位粘于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以进行弱定位,需要对儿童进行束缚时,稍用力外拉相应的拉环,即可将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分别拉出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所述弹性片则采用金属片或者软性塑料片制成,弹性片的两侧固定于相应的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弹性片的中间与相应的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之间形成供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穿过的可变形通道(即弹性片可相对相应的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弹性变形拱起,形成可变形的通道),并对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形成弹性压力,以对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进弱定位以及导向,需要对儿童进行束缚时,稍用力外拉相应的拉环,即可克服相应弹性片的拉力将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两侧分别拉出头靠11、靠背12和底座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带2、第二定位带3和第三定位带4的宽度可根据需要而定,但应兼顾强度和束缚的方便性,例如可以为2~5厘米,优选3厘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