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3183发布日期:2019-12-11 00:3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便携式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极速加快。其中,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尤为突出,而动力电池、超级电容、铅酸电池作为这两种车型的重要部件,其电池有如下特征:1.匹配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容量小;2.匹配动力电池、超级电容自放电率高;3.所设计车型,因为成本和性能的要求,不配备交直流充电接口。

基于以上特征,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当整车长时间放置的时候,会出现因动力电池故障、铅酸电池馈电严重导致无法启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包括:输入模块、电源模块、配电模块、控制器模块、散热模块、输出模块、hmi触摸屏;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入外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具体分为:ac/dc低压模块、dc/dc低压模块、dc/dc高压模块、ac/dc高压模块;所述配电模块用于充电机的高低压配电;所述控制器模块为整个充电机的主控单元;所述散热模块由配电模块供电、由控制器模块进行驱动来给各电源模块散热;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来自电源模块的高压直流电和低压直流电;所述hmi触摸屏是人机交互设备,可以人为的限定高低压直流电的输出或者通过与控制器模块的通讯来控制设备不被过充。

进一步,所述外接电源有三种不同的充电接口,分别用于接入市电(220v交流电)、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

进一步,所述ac/dc低压模块为高压交流转低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市电和交流充电桩提供的高压交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所述dc/dc低压模块为高压直流转低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直流充电桩提供的高压直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所述dc/dc高压模块为高压直流转更高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直流充电桩提供的高压直流电转为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交流电;所述ac/dc高压模块为高压交流转高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市电和交流充电桩提供的高压交流电转为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

进一步,所述配电模块包含继电器、熔断器、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继电器与熔断器用于控制高压电和低压电的通断;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压信号;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号;当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异常时,所述控制器模块控制高低压电断开或者驱动散热模块工作。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络)线与各电源模块进行can通讯控制,通过rs-485(通信方式)与hmi触摸屏进行通讯,通过pwm信号驱动散热模块。

进一步,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电源模块的低压直流电和高压直流电,即13v的低压直流电和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是一种多电源输入、输出的应急充电机,主要为动力电池、超级电容、铅酸电池等不同电压平台储能系统进行救援补电,主要有以下优点:1、支持多电源输入;2、用途广,通用性强,有多种输出电压接口:低压输出接口,输出电压稳定,可用于驱动继电器或者给低压铅酸蓄电池充电;高压输出接口,输出范围宽,可兼容不同电压平台储能系统充电;3、具有可手动输入的输出电压、电流控制面板;4、尺寸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k1-市电输入接口;k2-直流充电桩接口;k3-交流充电桩接口;k4-输入模块;k5-ac/dc低压模块;k6-dc/dc低压模块;k7-dc/dc高压模块;k8-ac/dc高压模块;k9-配电模块;k10-控制器模块;k11-散热模块;k12-输出模块;k13-hmi触摸屏;k14-把手;u1-13v直流电;u2-30~750高压直流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实现形式并不限制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使用的技术与科学术语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包括输入模块k4、ac/dc低压模块k5、dc/dc低压模块k6、dc/dc高压模块k7、ac/dc高压模块k8、配电模块k9、控制器模块k10、散热模块k11、输出模块k12、hmi触摸屏k13。

输入模块k4用于接入外接电源,整个充电系统中的充电接口共有三种:市电输入接口k1、直流充电桩接口k2、交流充电桩接口k3,一旦出现整车极限馈电的情况,均可基于以上电源所在地进行应急补电。

根据上述不同的输入电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对应以下四种电源模块:ac/dc低压模块k5为高压交流转低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市电输入接口k1和交流充电桩接口k3提供的高压交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dc/dc低压模块k6为高压直流转低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直流充电桩接口k2提供的高压直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dc/dc高压模块k7为高压直流转更高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直流充电桩接口k2提供的高压直流电转为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ac/dc高压模块k8为高压交流转高压直流转换器,用于将市电输入接口k1和交流充电桩接口k3提供的高压交流电转为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

配电模块k9为充电机的高低压配电单元,具体包含继电器、熔断器、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熔断器主要控制高低压电的通断,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压信号,霍尔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流信号,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温度信号;当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异常时,所述控制器模块k10通过配电模块k9控制高低压电断开或者驱动散热模块k11工作。

控制器模块k10为整个充电机的主控单元,通过can线经配电模块k9与ac/dc低压模块k5、dc/dc低压模块k6、dc/dc高压模块k7、ac/dc高压模块k8进行can通讯,通过rs-485与hmi触摸屏k13进行通讯,通过pwm信号驱动散热模块k11。

散热模块k11通过配电模块k9供电,并且受到控制器模块k10的控制为ac/dc低压模块k5、dc/dc低压模块k6、dc/dc高压模块k7、ac/dc高压模块k8进行散热。

输出模块k12为充电机的高低压电源输出单元,可根据需要输出两种ac/dc低压模块k5、dc/dc低压模块k6、dc/dc高压模块k7、ac/dc高压模块k8提供的电源:13v直流电u1,主要为低压铅酸电池供电,也可驱动各类高边确定的继电器;30~750v高压直流电u2,主要为储能设备提供应急充电使用。

hmi触摸屏k13是人机交互设备,一方面用户通过hmi触摸屏k13与控制器模块k10通讯,之后控制器模块k10与电源模块进行can通讯来对输出的直流电u1和u2进行限制;另一方面用户通过hmi触摸屏k13设定保护电压和保护电流,若配电模块k9中的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的电压、电流信号,控制器模块k10控制配电模块k9中的继电器、熔断器进行断电,保证充电机正常工作以及储能设备不被过充。

下面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实施例:

当市电输入接口k1或者交流充电桩接口k3接入交流电时,ac/dc低压模块k5和ac/dc高压模块k8分别将此交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和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当直流充电桩接口k2接入直流电时,dc/dc低压模块k6和dc/dc高压模块k7分别将此直流电转为13v的低压直流电和电压范围是30~750v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之后的高低压直流电进入配电模块k9,此时用户可以在hmi触摸屏k13设定保护电压和保护电流,若配电模块k9中的电压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的电压、电流信号,控制器模块k10控制配电模块k9中的继电器、熔断器进行断电,保证充电机正常工作以及储能设备不被过充;若配电模块k9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的温度信号,控制器模块k10控制配电模块k9给散热模块k11供电,驱动散热模块k11为ac/dc低压模块k5、dc/dc低压模块k6、dc/dc高压模块k7、ac/dc高压模块k8进行散热;若检测到配电模块k9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信号正常,则控制器模块k10控制输出模块k12输出配电模块k9中的13v直流电u1、30~750v高压直流电u2,13v直流电u1用于为低压铅酸电池供电,也可驱动各类高边确定的继电器,30~750v高压直流电u2主要为储能设备提供应急充电使用。此时,用户也可通过hmi触摸屏k13对30~750v高压直流电u2的具体输出范围进行限制,以适用不同电压平台的供电需求。

参照图2,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支持多电源输入和输出的应急救援便携式充电机的外观图中,长、宽、高分别为345mm、165mm、403mm,充电机外壳顶端还设有把手k14,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