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3841发布日期:2019-12-21 03: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可以设置各种支撑机构例如承载板及置物板,用来放置装饰品或者手机,以便于装饰汽车的驾驶室或者利用手机来播放音乐/视频或者进行导航。然而,一般的支撑机构仅有一个支撑高度,无法实现两个高度位置的置放,使得物品的置放高度难以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两个支撑高度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

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一圆板、第二圆板与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平行,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板的侧边,所述固定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与所述第二圆板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所述操作间隙内设置有调高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面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粘附于所述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以支撑所述支撑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板上,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周面设置有螺合部,所述升降弹簧的底端包绕于所述通孔外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圆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高组件包括调高件,所述调高件包括螺旋圆板与螺纹管,所述螺旋圆板位于所述操作间隙中,所述螺纹管凸设于所述螺旋圆板的中央,所述螺纹管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螺纹部相互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圆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操作间隙的高度,以使所述螺旋圆板能够带动所述螺纹管凸伸至所述固定底座上方以抵持所述定位盘。

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因此使得所述置物盘能够定位于两个不同的支撑高度,以支撑各种物品,提高其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调高组件与支撑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调高组件与支撑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例如,所述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筒、升降弹簧与置物盘,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例如,所述支撑筒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所述置物盘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上。例如,所述定位盘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0、支撑筒20、升降弹簧30与置物盘40,所述固定底座10固定于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所述支撑筒20凸设于所述固定底座10上,所述升降弹簧30套设于所述支撑筒20上,所述置物盘40的底部连接有定位盘45,所述定位盘45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支撑筒20上并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30上,所述定位盘4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20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

例如,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定位盘4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20定位于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因此使得所述置物盘40能够定位于两个不同的支撑高度,以支撑各种物品,提高其使用方便性。

例如,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固定底座10,所述固定底座10包括第一圆板11、第二圆板12与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13连接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平行,所述固定柱13设置于所述第一圆板11的侧边,所述固定柱13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所述第一圆板11与所述第二圆板12之间形成有操作间隙15,所述操作间隙15内设置有调高组件50。所述第二圆板12的底面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粘附于所述汽车驾驶室置物板上,以支撑所述支撑筒20。通过于所述固定底座10底部的第二圆板12的底面设置粘胶层,因此方便利用所述粘胶层来粘附固定所述固定底座10。

例如,为了便于抵持所述定位盘45,所述第一圆板1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5,所述支撑筒2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板12上,并穿设于所述通孔115中。所述通孔115的周面设置有螺合部,所述升降弹簧30的底端包绕于所述通孔115外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圆板11上。所述调高组件50包括调高件51,所述调高件51包括螺旋圆板513与螺纹管515,所述螺旋圆板5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板11的直径。所述螺旋圆板513位于所述操作间隙15中,所述螺纹管515凸设于所述螺旋圆板513的中央,所述螺纹管515穿设于所述通孔115中。所述螺纹管515的外壁与所述通孔115的螺纹部相互螺合。所述螺旋圆板513的厚度小于所述操作间隙15的高度,以使所述螺旋圆板513能够带动所述螺纹管515凸伸至所述固定底座10上方以抵持所述定位盘45。通过旋转所述调高件51,从而可以使得所述螺纹管515螺合所述通孔115的螺纹部上,继而上升以利用所述螺纹管515抵持所述定位盘45上升,以提高所述置物盘40的高度。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为了便于实现所述两个支撑高度,所述定位盘45为钢盘,所述固定底座10为磁性底座,例如为强磁性底座,所述调高件51由铝材制成。所述定位盘45的两个不同的高度位置分别为第一定位高度与第二定位高度,所述第一定位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定位高度。所述定位盘4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包绕于所述升降弹簧30的周缘。在第一定位高度,所述定位盘45压缩所述升降弹簧30并磁性吸附于所述固定底座10上,所述定位环支撑于所述第一圆板11上。在第二定位高度,所述定位环脱离所述第一圆板11并位于所述第一圆板11的上方,所述升降弹簧30伸长,所述定位盘45依靠重力支撑于所述升降弹簧30上。在第一定位高度切换至第二定位高度时,通过旋转所述调高件51,进而利用所述调高件51带动所述螺纹管515上升,利用所述螺纹管515抵持所述定位盘45上升,以使得所述定位盘45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的磁性力减小,直至所述升降弹簧30突然克服所述磁性力,并迅速弹开至回复原长,此时抵持定位所述定位盘45于第二高度位置。当需要重新恢复至第一高度位置时,通过螺旋下降所述调高件51,然后再按压所述置物盘40即可使得所述定位盘45压缩所述升降弹簧30收缩,此后所述定位盘45与所述固定底座10之间的强磁吸附力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弹簧30保持压缩状态,继而使得所述汽车用车载支撑机构保持于第一定位高度。

例如,为了便于防止所述定位盘45弹出所述支撑筒20,所述支撑筒20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条形槽25,所述两个条形槽25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所述操作间隙15中。所述条形槽25沿所述支撑筒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调高组件50还包括倒立锥筒52与卡止杆件53,所述倒立锥筒52安装于所述螺纹管515内,所述支撑筒20穿设于所述倒立锥筒52中,所述倒立锥筒52的内径沿朝向地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两个条形槽25朝向所述倒立锥筒52的内表面。所述卡止杆件53穿设于所述支撑筒20内。所述卡止杆件53包括固定杆部531、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卡止杆部535与两个弹性弯折部538。所述固定杆部531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板12上,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部531的顶端,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相对设置,并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拱起,所述弧形挠性圈部533的拱顶处抵持于所述倒立锥筒52的内周面上。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条形槽25外,所述卡止杆部535设置于所述支撑筒20内,所述卡止杆部535的底端连接于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的顶端,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为弯折钢条,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相互平行地固定于所述卡止杆部535的顶端,并抵持于所述支撑筒20的内壁上。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用于在伸出所述支撑筒20的顶端后分别向两侧弯折而出,以利用自身端部卡扣所述定位盘45的顶部周缘。例如,所述置物盘40通过两个连接柱445连接于所述定位盘45上,所述两个连接柱445分别位于所述定位盘45的相对两侧。

所述调高组件50在使用时,旋转所述调高件51以抵持所述定位盘45上升并最终脱离所述固定底座10的磁性吸附力,而在所述升降弹簧30的弹力下回复至第二定位高度,而在同时,所述螺纹管515上升,继而利用所述倒立锥筒52的内周面压持所述卡止杆件53的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以使得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相互靠拢变形,使得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变得更为扁平并进入所述支撑筒20内,驱使所述卡止杆部535上升,带动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凸伸于所述支撑筒20的顶部外,并从所述两个连接柱445之间弯折延伸出来,进而卡扣所述定位盘45的顶部周缘,以防止所述定位盘45在上升过程中跳脱所述支撑筒20的顶部。在此过程中,所述倒立锥筒52对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的横向抵持,使得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能够促使所述卡止杆部535沿纵向上升,具有一定的距离放大作用,使得所述卡止杆部535的上升速度大于所述调高件51的上升速度,确保所述定位盘45在所述升降弹簧30的推动下脱离所述固定底座10时,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早已凸伸于所述支撑筒20的外侧,方便挡设所述定位盘45,而且能够弹性缓冲作用,弹性碰撞所述定位盘45。例如,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的弹性回复力大于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受到所述支撑筒20的阻力,因此在需要回复第一定位高度时,螺旋驱动所述调高件51下降,所述两个弧形挠性圈部533回复原位,拉持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缩入所述支撑筒20内,此时压持所述定位盘45并压缩所述升降弹簧30,可以利用所述固定底座10磁性吸附所述定位盘45以完成定位,而此时所述两个弹性弯折部538也没有挡止所述定位板的必要,因此刚好缩入所述支撑筒20内。例如,所述支撑筒20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柱445的长度,使得所述置物盘40不会撞击于所述支撑筒20的顶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