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5202发布日期:2020-02-04 12:5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角警示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三角警示牌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驾驶员在路上遇到突发故障停车检修或者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复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现有的三角警示牌在使用时,均需要将三角警示牌放置到车前后几十米的位置,让过往车辆能够提前看到警示标志,但是往往人在去放置三角警示牌的路上就很容易发生危险,严重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若不将三角警示牌放到距离故障车几十米外的地方,现有的三角警示牌的高度过低,过往车辆特别是位于后面的车辆,被前面的车辆挡住很难看到三角警示牌,导致来不及反应,从而造成连环事故;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有效的三角警示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通过绝缘部与车体连接,固定部设置三角警示牌,然后通过绝缘部升高三角警示牌的高度,实现在车体上即可设置升降的三角警示牌,无论是距离远还是近的车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三角警示牌,免去了用户冒着危险到较远处放置三角警示牌的步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包括伸缩杆,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部、伸缩部和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三角警示牌,绝缘部与车体可拆卸连接,伸缩部用于调节固定部与绝缘部的间距。

其中,包括用于连接绝缘部和车体的吸盘,吸盘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接部和套接部,套接部套接在绝缘部上,吸接部用于连接车体。

其中,套接部为弹塑性材料制成,且套接部与绝缘部过盈配合。

其中,吸盘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固定在绝缘部上的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绝缘部包括远离伸缩部的第一端和靠近伸缩部的第二端,第一吸盘距离第一端的距离为0.2-0.3米,第二吸盘距离第一端为1-1.5米。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三角警示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垂直固定在固定部上。

其中,固定部靠近伸缩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位,两个固定位用于固定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其中,固定部远离伸缩部的一端、第一连接杆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位,连接位用于固定三角警示牌的三个角。

其中,三角警示牌为柔性材料制成,且三角警示牌的三角平面上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红色警示层、反光警示层和蓝色警示层。

其中,三角警示牌为正三角形,且边长为0.6-1米。

其中,绝缘部、伸缩部和固定部的长度和为4-6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包括伸缩杆,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部、伸缩部和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三角警示牌,绝缘部与车体可拆卸连接,伸缩部用于调节固定部与绝缘部的间距;通过绝缘部与车体连接,固定部设置三角警示牌,然后通过绝缘部升高三角警示牌的高度,实现在车体上即可设置升降的三角警示牌,无论是距离远还是近的车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三角警示牌,免去了用户冒着危险到较远处放置三角警示牌的步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吸盘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的拆解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套环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吸盘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三角警示牌2、伸缩杆

3、吸盘4、车体

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

7、固定套环11、红色警示层

12、反光警示层13、蓝色警示层

21、固定部22、伸缩部

23、绝缘部31、第一吸盘

32、第二吸盘33、吸接部

34、套接部71、固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装式升降三角警示装置,包括伸缩杆2,伸缩杆2包括依次连接的绝缘部23、伸缩部22和固定部21,固定部21上设置有三角警示牌1,绝缘部23与车体4可拆卸连接,伸缩部22用于调节固定部21与绝缘部23的间距;通过绝缘部23与车体4连接,固定部21设置三角警示牌1,然后通过绝缘部23升高三角警示牌1的高度,实现在车体4上即可设置升降的三角警示牌1,无论是距离远还是近的车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三角警示牌1,免去了用户冒着危险到较远处放置三角警示牌1的步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伸缩部22通常选用不锈钢材料,为了避免伸缩部22伸长后碰到上空的电线电缆,引发触电危险,所以在绝缘部23设置了绝缘橡胶层,以此来避免触电,保障用户的安全;并且在路况拥挤的道路上,后面的车即使被前面的车挡住,但是也可以看到升高后的三角警示牌1,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安全,也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包括用于连接绝缘部23和车体4的吸盘3,吸盘3包括相互连接的吸接部33和套接部34,套接部34套接在绝缘部23上,吸接部33用于连接车体4;吸盘3可以直接吸在车体4上,通常是吸在较为平直的光滑面上,达到最大的固定效果;本实施例的套接部34为弹塑性材料制成,且套接部34与绝缘部23过盈配合;可选用弹性塑胶制成,可以通过拉大套接部34的直径,直到套接部34和绝缘部23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可沿着绝缘部23的长度方向移动套接部34,进而选择需要固定的高度,或者取下吸盘3对吸盘3进行更换;可选用真空度为85kpa,吸附面直径为0.04-0.1米的吸盘3。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吸盘3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固定在绝缘部23上的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绝缘部23包括远离伸缩部22的第一端和靠近伸缩部22的第二端,第一吸盘31距离第一端的距离为0.2-0.4米,第二吸盘32距离第一端为1-1.5米;由于根据车型不同,底盘高度和车身高度均有所不同,底盘高度最低一般为0.1-0.22米,车身高度最低的一般为1.5米,在三角警示牌1设置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将第一吸盘31设置得尽可能的低,而第二吸盘32需要设置尽可能的高,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车身的高度适当的调节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的位置,以满足结构稳定性;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的吸附面的直径为0.04-0.1米。

请参阅图3和4,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固定三角警示牌1的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均垂直固定在固定部21上,加强了三角警示牌1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固定部21靠近伸缩部2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环7,固定套环7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位71,两个固定位71用于固定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固定套环7能够取下,使得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进行组装,在安装时只需要先将固定套环7套接到固定部21上,然后将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分别固定到两个固定位71上,进而实现对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安装固定,在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取下,再取下固定套环7即可,固定套环7与固定部2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也可以在固定部21上加设卡合部,使得固定套环7相对于固定部21不能旋转,进而可以防止三角警示牌1被风吹偏方向。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固定部21远离伸缩部22的一端、第一连接杆5远离固定部2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6远离固定部21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位,连接位用于固定三角警示牌1的三个角,连接位可以设置成螺丝位,通过螺丝位将三角警示牌1的三个角分别固定到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和固定部21上,进而实现对三角警示牌1的固定。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1为柔性材料制成,且三角警示牌1的三角平面上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红色警示层11、反光警示层12和蓝色警示层13;可以选用棉布等柔软的材料编织而成,三角警示牌1的三个角可以设置橡皮筋,通过橡皮筋套接在类似螺丝位的连接位上,以此来固定三角警示牌1,在不需要使用三角警示牌1时,可以直接取下橡皮筋,使得橡皮筋脱离连接位,以此来取下三角警示牌1,并且可以将三角警示牌1卷起来方便收纳;同时红色警示层11、反光警示层12和蓝色警示层13可分别通过红色、反光、蓝色的线织成,其中,蓝色优先选用交通警察使用的蓝色,主要的色彩模式为c(青色)75%,米(洋红)68%,y(黄色)67%,k(黑色)89%;蓝色警示层13反射的蓝光能够起到更加醒目的作用,并能够起到刺激过往车辆注意力的作用,红色警示层11反射的红色光能够传播更远,起到警示更远方司机的作用,反光警示层12能够在夜晚通过反射过往车辆的灯光来提起过往车辆的注意。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1为正三角形,且边长为0.6-1米,由于与现有的三角警示牌1相比,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1设置位置距离车子更近,为了增大司机的制动距离,需要增大司机初次看到三角警示牌1的可视距离,可以通过增大三角警示牌1的面积,以此来提前警示过往车辆;虽然面积越大警示效果越好,但是考虑到需要满足抗风等级要求,因此面积也不能过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所述绝缘部23、伸缩部22和固定部21的长度和为4-6米,由于车型不同,需要伸缩的长度也不同,一般的轿车车身都在1.5-2米,但是稍微大型一些的越野车或者suv就需要更高的伸缩长度,并且树立越高的三角警示牌1,越后面的车都能看见,但是考虑到若伸长长度过大,吸盘3可能难以固定住绝缘部23,因此通常最高设置为5米,伸缩杆2的直径可以取0.02-0.03米。

实施例:本实施例选用三角警示牌1为布料制成,且制成边长为0.6米的正三角形,在每个角均固定有橡皮筋,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且在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均设置有螺丝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收纳需求,将所有部件一一拆解,在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的进行组装,从取出到组装使用的过程一般需要3-5分钟,首先将伸缩杆2、第一吸盘31、第二吸盘32、固定套环7和三角警示牌1取出,然后再将固定套环7套接在固定部21上,并且安装位置距离固定部21上的螺丝位应该约为0.52米,然后将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未设置螺丝位的一端插入到固定套环7的两个固定位71上,再通过三角警示牌1橡皮筋将三角警示牌1的三个角一一固定到三个螺丝位上,实现三角警示牌1的固定;然后将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一一套接在绝缘部23上,再依据车身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最后将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吸定到车身上;即实现了三角警示牌1的安装,然后只需要通过拉动伸缩杆2既可调整三角警示牌1的高度,实现警示功能,同样在拆卸时只需要依照安装步骤反过来进行拆卸即可,不但方便快捷,容易收纳,并且还免去了用户冒着生命危险去放置三角警示牌1的情况。

针对三角警示牌1的固定强度进行抗风等级校核,三角警示牌边长取a=0.6m的正三角形,迎风面积为s1=a*sin60°*1/2a=0.156m2,将整体的高度设置为上限h=5m,且伸缩杆2的直径取底端较大的为d1=0.03m、顶端较小的为d2=0.01m,因此伸缩杆2的迎风面积约s2=1/2h*(d1+d2)=1.49*0.04=0.06m2,同时将第一吸盘31离绝缘部23第一端的长度为0.1m,第二吸盘32离绝缘部23第一端的长度为1.5m,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的吸附面积s=πr2=3.14*0.042=0.005024m2

检验抗风等级是否大于10级台风,假设伸缩杆2无弹性变形,伸缩杆2和车本身均能满足10级台风极限下不发生变形或破坏的强度要求,根据材料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伸缩杆2在未发生倾斜前,如果是正反两个方向的风,则是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分别承受单一拉伸力,并且只有在伸缩杆2发生倾斜后才会在第一吸盘31或第二吸盘32上产生扭矩和剪力,可以看出若是正向风力,则支点在第二吸盘32,若是反向风力则支点是第一吸盘31,伸缩杆2受到的为均布载荷。

(1)对正向风力进行校核,按照10级台风设计,风速v=24.5m/s,风压p=v2/1.6=375.16n/m2,三角警示牌1迎风面积为s1=0.156m2,伸缩杆2的迎风面积s2=0.06m2,台风气流对伸缩杆2的扭矩随伸缩杆2截面不同和高度不同而动态变化,这里采用近似计算,风力对基础的着力点近似为上下迎风面积相等的位置受力,根据计算得出伸缩杆2位置离支点的距离为l2=0.993m,三角警示牌1离支点距离为l1=3.15m;可以得到风力在伸缩杆2上产生的力矩为m2=f2*l2=p*s2*l2=375.16*0.06*0.993=22.35n·m,风力在三角警示牌1上产生的力矩为m1=f1*l1=p*s1*l1=375.16*0.156*3.15=184.35n·m,再对第一吸盘31的吸力力矩进行计算,第一吸盘31的吸力为f3=p*c*10.13/101=85*50.24*10.13/101=428.31n,f3安=f3/u=428.31/2=214.17n,u为安全系数,p为真空度,c为吸盘3的吸附面积;第一吸盘31距离支点的距离为l3=1.4m,第一吸盘31的力矩为m3=f3安*l3=214.17*1.4=299.84n·m,风力在绝缘部23上的力矩:

m4=f4*l4=p*s4*l4=375.17*0.03*1.5*0.75=12.66n·m,

m2+m1=22.35+184.35=306.7n·m,m3+m4=299.84+12.66=312.5n·m,而m2+m1<m3+m4,因此,即使在风级为10级的台风下,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1仍然不会倾倒,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不会脱落;

(2)对反向风力进行校核,则第一吸盘31位置为支点,按照12级台风设计,风速v=24.5m/s,风压p=v2/1.6=375.16n/m2,三角警示牌1迎风面积为s1=0.156m2,l1=4.56,风力在三角警示牌1上产生的力矩为m1=f1*l1=p*s1*l1=375.16*0.156*4.56=266.87n·m,风力在伸缩杆2上产生的力矩为m2=f2*l2=p*s2*l2=375.16*(0.06*0.993+0.03*0.7)=30.23n·m,第二吸盘32的吸力力矩进行计算,第二吸盘32的吸力为f3=p*c*10.13/101=85*50.24*10.13/101=428.31n,f3安=f3/u=428.31/2=214.17n,u为安全系数,p为真空度,c为吸盘3的吸附面积;第二吸盘32距离支点的距离为l3=1.4m,第一吸盘31的力矩为m3=f3安*l3=214.17*1.4=299.84n·m,绝缘部23部分风力的力矩:

m4=f4*l4=p*s4*l4=375.16*0.03*0.01*0.05=0.113n·m,

m2+m1=30.23+266.87=297.1n·m,m3+m4=299.84+0.113=299.953n·m,而m2+m1<m3+m4,因此,即使在风级为10级的台风下,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牌1仍然不会倾倒,第一吸盘31和第二吸盘32不会脱落。

因此本实施例的三角警示架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且能够承受10级的风速,特别是针对一些比如面包车,小轿车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在车门、车窗以及车尾处,也不会产生三角警示架倾倒而导致交通意外的情况。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通过绝缘部与车体连接,固定部设置三角警示牌,然后通过绝缘部升高三角警示牌的高度,实现在车体上即可设置升降的三角警示牌,无论是距离远还是近的车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三角警示牌,免去了用户冒着危险到较远处放置三角警示牌的步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2)伸缩部通常选用不锈钢材料,为了避免伸缩部伸长后碰到上空的电线电缆,引发触电危险,所以在绝缘部设置了绝缘橡胶层,以此来避免触电,保障用户的安全;

(3)并且在路况拥挤的道路上,后面的车即使被前面的车挡住,但是也可以看到升高后的三角警示牌1,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安全,也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