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1350发布日期:2020-02-22 02:1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门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传统的多功能商务座椅包含了座椅从坐姿到躺资的过程,在实现坐姿变换的过程中需要有旋转电机做动力来带动座椅骨架的运动,为使乘客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座椅平躺后,靠背、坐垫和腿靠连成直线给乘客舒适感。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商务座椅所配备的功能性餐桌是位于座位的正前方,固定在前排座椅的后方,这种结构的餐桌开启和收折需要双手配合动作才能操作,当使用者手中拿有食物时,操作极其不方便。并且由于餐桌固定在前排座椅上,当前排乘客需要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时,餐桌随之联动,餐桌上所方式的物品容易掉落;同时,乘客在旅行时容易疲劳,加上久坐后小腿容易水肿,根据常识,将脚部抬高会缓解水肿现象,但是目前大多汽车座椅没有脚托,或者脚托设计没有考虑到大多数人的身高因素,导致乘客在旅行途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该座椅能够方便快捷使脚托的斜角发生相应的改变,餐板使用稳定性好,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在脚托使用中的倾角和就餐的需求,提高了汽车座椅整体的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包括一组并排设置的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靠背以及脚托,所述坐垫的外边缘设置有扶手本体,所述脚托的一侧铰接于坐垫的前侧,所述脚托和扶手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脚托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扶手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安装板和承载板,所述连接板铰接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远离靠背的一端,所述连接板可绕铰接处转动至朝远离靠背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铰接在连接板上,且当所述连接板转出容纳槽时,所述安装板铰接于连接板顶部;所述承载板滑动式设于安装板,且当所述安装板转动至坐垫的正上方时,所述承载板可沿预定方向滑动;所述扶手本体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板转动至朝远离靠背的方向延伸时的位置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客通过调节机构能够使脚托绕其铰接点进行转动,进而脚托的斜角进行了相应的调节;同时,当乘客需要使用承载板时,先将连接板从容纳槽内转出,直至连接板远离安装板铰接处的一侧抵接在扶手本体顶部,并且通过限位组件将连接板进行限位,使得连接板不会轻易发生转动;然后再转动安装板,使其转动至位于坐垫的正上方,即承载板位于坐垫的正上方,方便乘客进行就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气弹簧、闸线以及控制开关,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于坐垫的底部,所述气弹簧固定连接于安装架上;所述气弹簧的后端与脚托铰接且靠近于脚托的铰接点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扶手本体上,所述气弹簧的触发端与所述闸线连接,闸线的另一端与控制开关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乘客通过连接闸线的控制开关收紧闸线,闸线连接气弹簧的触发端,触发气弹簧释放内部压力以将脚托推送至乘客所需的使用位置,当松开与闸线连接的控制开关后,气弹簧关闭,不再释放压力,脚托停止在所需要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乘客腿部的支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自安装板与连接板的铰接处朝坐垫的正上方水平延伸,所述安装板设有滑动式安装于滑轨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承载板时,滑块与滑轨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承载板可沿滑轨自身的延伸方向滑动,当滑动至对应位置后停止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置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槽的设置便于乘客放置水杯等瓶类物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板朝向坐垫一侧表面的定位块、设置于扶手本体顶部的凸块以及设置有凸块上表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卡接配合,当所述定位块卡接于定位槽,所述承载板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块和定位槽的卡接配合,使得连接板得到固定,提高了承载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体的相互吸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承载板放置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坐垫底部的前端两侧两个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铰接于坐垫,所述脚托固定连接于两个摆臂的自由端之间,所述坐垫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有用于驱动摆臂的自由端绕其铰接点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包括滑移连接于摆臂上的移动件以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且贯穿安装盒相对的两侧壁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移动件铰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杆滑移的动力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机构使得移动件能够在摆臂上滑动,进而带动摆臂的自由端绕摆臂的铰接点转动,进而方便快捷使脚托的斜角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在脚托使用中的倾角的需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件为滑移连接于摆臂上的滑套,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套滑移连接于摆臂上,能够提高摆臂转动时的平稳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盒内的转轴以及同轴固定在转轴上的齿轮以及沿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滑杆底部的齿纹段,所述安装盒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转轴转动以在任意位置停留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部能够驱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进而齿轮带动滑杆移动,使得移动件在摆臂上滑动,带动摆臂的自由端绕摆臂的铰接点转动进而脚托的角度发生改变;其中,齿轮与齿纹段啮合的方式,具有移动稳定性高,并且移动精确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包括同轴安装在转轴上的蜗轮以及转动安装在安装盒且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安装盒设置有与蜗杆相连以驱使蜗杆转动的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和蜗杆啮合在特定螺纹距的作用,具有自锁的特点,即蜗杆能够驱使蜗轮转动,蜗轮不能驱使蜗杆转动,通过上述驱动部,能够实现脚托转动位置调节后的锁合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乘客通过调节机构能够使脚托绕其铰接点进行转动,进而脚托的斜角进行了相应的调节,同时,当乘客需要使用承载板时,先将连接板从容纳槽内转出,直至连接板远离安装板铰接处的一侧抵接在扶手本体顶部,并且通过限位组件将连接板进行限位,使得连接板不会轻易发生转动;然后再转动安装板,使其转动至位于坐垫的正上方,即承载板位于坐垫的正上方,方便乘客进行就餐;

2、乘客通过连接闸线的控制开关收紧闸线,闸线连接气弹簧的触发端,触发气弹簧释放内部压力以将脚托推送至乘客所需的使用位置,当松开与闸线连接的控制开关后,气弹簧关闭,不再释放压力,脚托停止在所需要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乘客腿部的支撑;

3、蜗轮和蜗杆啮合在特定螺纹距的作用,具有自锁的特点,即蜗杆能够驱使蜗轮转动,蜗轮不能驱使蜗杆转动,通过上述驱动部,能够实现脚托转动位置调节后的锁合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罩壳打开后坐垫、脚托以及扶手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扶手本体与承载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脚托与坐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脚托与坐垫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脚托与坐垫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盖板打开后的脚托与坐垫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安装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垫;2、靠背;3、脚托;4、扶手本体;41、容纳槽;5、连接板;6、安装板;61、滑块;7、承载板;71、滑轨;72、置物槽;8、罩壳;9、定位块;10、凸块;11、定位槽;12、安装架;13、连接座;14、气弹簧;15、闸线;16、控制开关;17、摆臂;18、安装盒;19、滑杆;20、滑套;21、转轴;22、齿轮;23、齿纹段;24、蜗杆;25、蜗轮;26、伺服电机;27、盖板;28、弹性锁片;2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参照图1,包括一组并排设置的座椅本体,在实施例中,座椅本体的数量可优选为两个。具体的,座椅本体包括坐垫1、靠背2以及脚托3,两个坐垫1相连的一侧为内边缘,两个坐垫1相互远离的一侧为外边缘,坐垫1位于外边缘的一侧设置有扶手本体4。

参照图2和图3,扶手本体4的顶面开设有容纳槽41,容纳槽41内安装有承接组件。具体的,承接组件包括连接板5、安装板6和承载板7,连接板5铰接于容纳槽41的槽口远离靠背2的一端,连接板5可绕铰接处转动至朝远离靠背2的方向延伸,安装板6铰接在连接板5上,且当连接板5转出容纳槽41时,安装板6铰接于连接板5顶部;承载板7滑动式设于安装板6,承载板7背离安装板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置物槽72(结合图4),且当安装板6转动至坐垫1的正上方时,承载板7可沿预定方向滑动;扶手本体4安装有用于限制连接板5转动至朝远离靠背2的方向延伸时的位置的限位组件。

当乘客需要使用承载板7时,先将连接板5从容纳槽41内转出,直至连接板5远离安装板6铰接处的一侧抵接在扶手本体4顶部,并且通过限位组件将连接板5进行限位,使得连接板5不会轻易发生转动;然后再转动安装板6,使其转动至位于坐垫1的正上方,即承载板7位于坐垫1的正上方,方便乘客进行就餐。

参照图3和图5,承载板7的底部焊接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滑轨71,滑轨71自安装板6与连接板5的铰接处朝坐垫1的正上方水平延伸,安装板6焊接有有滑动式安装于滑轨71的滑块61。当拉动承载板7时,滑块61与滑轨71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承载板7可沿滑轨71自身的延伸方向滑动,当滑动至对应位置后停止滑动。

具体的,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连接板5朝向坐垫1一侧表面的长方体状的定位块9、固定安装于扶手本体4顶部一端的凸块10以及设置有凸块10上表面的定位槽11,定位块9与定位槽11卡接配合,当定位块9卡接于定位槽11,承载板7处于水平状态。利用定位块9和定位槽11的卡接配合,使得连接板5得到固定,提高了承载板7使用时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板7放置时的稳定性,定位块9和定位槽11的槽底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体。此外,扶手本体4的一侧铰接于用于盖合容纳槽41槽口的罩壳8,提高了座椅整体的美观度。

参照图6和图7,脚托3的一侧铰接于坐垫1的前侧,脚托3和扶手本体4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脚托3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2、气弹簧14、闸线15以及控制开关16,安装架12的一侧固定安装于坐垫1的底部,气弹簧14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2上;气弹簧14的触发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2上。同时,气弹簧14的后端与脚托3铰接且靠近于脚托3的铰接点处,控制开关16设置于扶手本体4上,气弹簧14的触发端与闸线15连接,闸线15的另一端与控制开关16连接。乘客通过连接闸线15的控制开关16收紧闸线15,闸线15连接气弹簧14的触发端,触发气弹簧14释放内部压力以将脚托3推送至乘客所需的使用位置,当松开与闸线15连接的控制开关16后,气弹簧14关闭,不再释放压力,脚托3停止在所需要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乘客腿部的支撑。

实施例二:

一种vip汽车商务座椅,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的调节机构不同。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坐垫1底部的前端两侧的两个摆臂17,摆臂17的一端铰接于坐垫1底部,脚托3固定连接于两个摆臂17的自由端之间。同时,坐垫1底座靠近前端位置处的两侧焊接有长方体状的安装盒18,安装盒18内部呈中空设置,且安装盒18安装用于驱动摆臂17的自由端绕其铰接点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包括滑移连接于摆臂17上的移动件以及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且贯穿安装盒18相对的两侧壁的滑杆19,滑杆19的一端与移动件铰接,安装盒18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滑杆19滑移的动力机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可优选为滑移连接于摆臂17上的滑套20,且滑杆19与滑套20铰接。动力机构使得移动件能够在摆臂17上滑动,进而带动摆臂17的自由端绕摆臂17的铰接点转动,进而方便快捷的脚托3的斜角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在脚托3使用中的倾角的需求,提高了办公椅整体的舒适度。

参照图10和图11,具体的,动力机构包括一端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在安装盒18内壁的转轴21以及同轴固定在转轴21上的齿轮22以及沿滑杆19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滑杆19底部的齿纹段23,安装盒18上安装有用于驱使转轴21转动以在任意位置停留的驱动部。驱动部能够驱使转轴21转动,转轴21带动齿轮22转动,进而齿轮22带动滑杆19移动,使得移动件在摆臂17上滑动,带动摆臂17的自由端绕摆臂17的铰接点转动进而脚托3的角度发生改变;其中,齿轮22与齿纹段23啮合的方式,具有移动稳定性高,并且移动精确度高的特点。

具体的,驱动部包括同轴安装在转轴21上的蜗轮25以及转动安装在安装盒18且与蜗轮25啮合的蜗杆24,安装盒18内固定安装有与蜗杆24相连以驱使蜗杆24转动的伺服电机26。蜗轮25和蜗杆24啮合在特定螺纹距的作用,具有自锁的特点,即蜗杆24能够驱使蜗轮25转动,蜗轮25不能驱使蜗杆24转动,通过上述驱动部,能够实现脚托3转动位置调节后的锁合固定。

参照图11和图12,安装盒18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安装盒18内部相连通的检修口,安装盒18铰接有用于盖合检修口的长方形板状的盖板27,安装盒18和盖板27之间安装有用于锁合和解锁盖板27的限制组件。具体的,限制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盖板27自由端的弹性锁片28以及开设于检修口处的卡槽29,弹性锁片28的一端凸出于盖板27的侧面,弹性锁片28与卡槽29卡接配合。利用弹性锁片28的弹性回复力与卡槽29的配合使得盖板27固定于安装盒18上,拨动弹性锁片28,使弹性锁片28脱离卡槽29即可实现盖板27的解锁,结构简单实用。

此外,该商务座椅还包括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6正反转的控制器以及用于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或停止信号以控制伺服电机26启动或停止的控制终端,控制器与伺服电机26电连接。

操作者可通过远端的控制终端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伺服电机26启动或停止,从而更加方便的对伺服电机26进行控制,实现了移动化操作和智能化操作。控制终端设置有用于向控制器发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发射器,控制器设置有用于接收控制终端发出的红外线信号的红外线接收器。利用红外线遥控技术控制伺服电机26的启动和停止,结构简单、反应敏捷,而且技术成熟、投入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地进行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