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8726发布日期:2020-07-10 17:5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悬架的制作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1月2日提交的韩国申请号10-2019-000010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该悬架包括形成于盖构件中并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以及形成于上杯和盖构件中的防旋转和防分离结构,从而可提高盖构件的联接力并防止盖构件的旋转和分离。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具有安装于其中的悬架,以缓冲从车轮传递的振动或冲击。这种悬架是缓冲装置,其吸收在车辆行驶时从道路施加到车轴的冲击或振动。悬架包括安装在车轮处的支撑管(struttube)和安装在车身处以能在支撑管中向上/向下移动的支撑杆(strutrod)。

支撑杆具有联接到绝缘体装置的上端部,该绝缘体装置将支撑杆固定到车身。绝缘体装置包括绝缘体主体、上杯和下杯。上杯和下杯由钢制成以保持预定的硬度。上杯和下杯被迫使进入绝缘体主体的通孔中。上杯和下杯中的每个具有形成于其中心的通孔。支撑杆的上端部插入到通孔中,并且螺钉紧固到支撑杆的上端部。上杯具有安装于其上的盖构件,以保护支撑杆免受异物影响。

在相关技术中,组装到上杯的盖构件可容易地分离。因此,可能将异物引入到支撑杆中,从而降低了悬架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该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该悬架包括形成于盖构件中并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以及形成于上杯和盖构件中的防旋转和防分离结构,从而可提高盖构件的联接力并防止盖构件的旋转和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可包括:支撑管;支撑杆,该支撑杆安装为能在支撑管中移动;绝缘体部件,支撑杆的上端穿过绝缘体部件而安装,并且绝缘体部件包括下杯、绝缘体主体和上杯;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联接到上杯以防止异物的渗透,并且具有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在盖构件和上杯中可设置用于防止盖构件的旋转的防旋转结构。

该联接结构可包括多个固定件,这些固定件形成于在盖构件的内中心部分中形成的圆柱形的联接部件中,并且对支撑杆的上端的圆周(circumference)加压并固定,并且支撑杆的上端的圆周可以被强制地联接在这些固定件之间。

该多个固定件可设置在同心圆的圆周上,并且以均匀的间隔布置。

由该多个固定件形成的槽(groove)的半径可小于支撑杆的半径。

防旋转结构可包括形成于上杯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槽和形成于盖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凸起。

盖构件和上杯可具有用于防止盖构件的分离的防分离结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可包括:支撑管;支撑杆,该支撑杆安装为能在支撑管中移动;绝缘体部件,支撑杆的上端穿过绝缘体部件而安装,并且绝缘体部件包括下杯、绝缘体主体和上杯;以及盖构件,该盖构件联接到上杯以防止异物的渗透,并且具有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盖构件和上杯可具有用于防止盖构件的分离的防分离结构。

该联接结构可包括多个固定件,这些固定件形成于在盖构件的内中心部分中形成的圆柱形的联接部件中,并且对支撑杆的上端的圆周加压并固定,并且支撑杆的上端的圆周可以被强制地联接在这些固定件之间。

该多个固定件可设置在同心圆的圆周上,并且以均匀的间隔布置。

由该多个固定件形成的槽的半径可小于支撑杆的半径。

防分离结构可包括在上杯中形成为环形的第一折皱结构(creasestructure)和在联接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并联接到第一折皱结构的第二折皱结构。

盖构件和上杯可具有用于防止盖构件的旋转的防旋转结构。防旋转结构可包括形成于上杯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槽和形成于盖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凸起。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盖构件中形成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这使得能够提高盖构件的联接力。

此外,可以在上杯和盖构件中形成防旋转结构,这使得能够防止盖构件的旋转。

此外,可以在上杯和盖构件中形成防分离结构,这使得能够防止盖构件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示图,示出了盖构件未被联接。

图2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联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示图,示出了盖构件被联接。

图4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示图。

图5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联接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应注意,附图不是按精确比例绘制的,并且仅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起见,可在线条的粗细或部件的尺寸上进行放大。此外,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是通过考虑本发明的功能来定义的,并且可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习惯或意图而改变。因此,术语的定义应根据本文阐述的整体公开内容来进行。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示图,示出了盖构件未被联接,图2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联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示图,示出了盖构件被联接,图4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示图,并且图5是示出了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盖构件的联接结构的剖视图。

参考图1至图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将未示出的车轮和车身进行连接。

用于车辆的悬架包括支撑管100、支撑杆200、绝缘体部件300和盖构件400。

支撑管100安装在车轮处。支撑杆200安装在车身处,以能在支撑管100内向上/向下移动。

绝缘体部件300包括下杯310、绝热体主体320和上杯330。支撑杆200具有穿过绝缘体部件300安装的上端。

盖构件400联接到绝缘体部件300,或者具体地联接到上杯330,并且用于防止异物的渗透。盖构件400具有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联接到支撑杆200的上端。

支撑管100填充有用于产生液压的油,并且绝缘体部件300安装在支撑杆200的上端处。支撑杆200的下端插入到支撑管100中。

支撑杆200具有安装在其周围的防尘罩30,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在支撑管100和支撑杆200之间渗透。

支撑管100具有安装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下弹簧座10,支撑杆200具有安装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上弹簧座(未示出),并且弹簧20安装在下弹簧座10和上弹簧座之间。

从车轮产生的振动和施加到车轮的路面冲击由支撑管100内的液压和弹簧20的弹性变形而被吸收,这在支撑杆200插入到支撑管100中时发生。

绝缘体部件300包括与支撑杆200的上端联接的下杯310和上杯330。绝热体主体320设置在下杯310和上杯330之间。

绝缘体主体320联接到下杯310和上杯330,并且安装在支撑杆200的一端的联接螺母n固定绝缘体主体320、下杯310、上杯330和支撑杆200。

绝缘体主体320填充有绝缘体树脂,并且具有形成于其顶表面处的螺栓联接孔(未示出),使得待紧固到车身的螺栓40被联接到该螺栓联接孔。

如图4所示,盖构件400包括形成于其最外边缘处的大致圆柱形的外盖400a和形成于外盖400a内的大致圆柱形的内盖400b。

内盖400b具有形成于其中的圆柱形的联接部件410,并且多个加强肋400c径向连接在内盖400b和联接部件410之间。

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的联接结构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固定件510,这些固定件形成于在盖构件400的内中心中形成的圆柱形的联接部件410中,并且对支撑杆200的上端的圆周加压并固定。支撑杆200的上端的圆周被强制地联接在固定件510之间。

如图4所示,三个固定件510可安装在联接部件410中,并且设置在联接部件410中的同心圆的圆周上。因此,当三个固定件510连接时,形成一个圆。此外,这些固定件510以均匀的间隔设置。

为了使支撑杆200的上端的圆周被强制地联接在这些固定件510之间,由这些固定件510形成的槽的半径比支撑杆200的半径小长度t。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还可包括形成于盖构件400和上杯330中的防旋转结构。

防旋转结构包括形成于上杯330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槽331和形成于盖构件400上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凸起420。

当盖构件400固定到上杯330时,形成于盖构件400上的固定凸起420插入到形成于上杯330中的固定槽331中,这使得能够防止在盖构件400联接之后,盖构件400由于车辆的振动等而旋转。当盖构件400旋转时,盖构件400可能容易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悬架还可包括形成于盖构件400和上杯330中的防分离结构。

防分离结构包括在上杯330中形成为环形的第一折皱结构332和在联接部件410的外表面上形成并联接到第一折皱结构332的第二折皱结构411。

当盖构件400固定到上杯330时,形成于盖构件400的联接部件410中的第二折皱结构411可靠地固定到沿着形成于上杯330中的槽的内表面形成为环形的第一折皱结构332,这使得能够防止在盖构件400联接之后,盖构件400由于车辆的振动等而与上杯330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联接到支撑杆的上端的联接结构可以在盖构件中形成,这使得能够提高盖构件的联接力。此外,可以在上杯和盖构件中形成防旋转结构,这使得能够防止盖构件的旋转。此外,可以在上杯和盖构件中形成防分离结构,这使得能够防止盖构件的分离。

虽然为了说明的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