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710发布日期:2019-08-16 22:0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客车生产研发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共识下,新能源纯电汽车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可有效缓解危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解决方案,因此也需要发展出适应纯电能源环境下的各种车载安全设备系统。为保证北方寒冷地区的公交车行车安全,根据GB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车窗挡风玻璃的特定区域必须完成除霜保证在寒冷潮湿天气环境下风窗玻璃的能见度。由于传统燃油机的冷却水可以作为寒冷地区的水暖、除霜等设备的热源,同时用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对传统除霜机供电,电加热空气进行除霜。相应的,现有对于无冷却水系统和燃油发动机的纯电汽车,现有除霜方式只是简单的用车载动力电源对对传统除霜机中的发热电阻供电,电阻加热空气,再将空气喷射到前挡风玻璃上进行除霜,损失了本来可以用于提供行车能源的车载动力能源。

另外,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的电加热储热热源的暖风装置,也仅仅用于车内暖风供暖,并没有充分利用热源进行除霜空气的加热,依然采用燃油发动机时代的电加热除霜机,热能运用并不充分,而且额外增加了整车重量。传统电加热除霜机的另外一个缺陷是制热热量不足,在寒冷地区会使用燃油加热(污染严重的燃油水暖供热器)和燃油发动机尾气辅助散热对除霜系统进行补充供热,在纯电能源的环境里这两种辅助制热的方式也都无法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包括暖风装置、暖风通道以及除霜喷口,所述暖风通道的一端与该暖风装置的排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霜喷口相连接,所述暖风装置包括高密度储热内胆、电加热导线、车内暖风机、除霜暖风机、内胆外导风罩以及外防尘罩,所述内胆外导风罩将所述暖风装置与外防尘罩之间的内部空间隔设形成内部的热空气交换层和热空气分配层,所述暖风通道与该热空气分配层相连通,所述除霜暖风机的进风口和内胆热交换空间直接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喷口有若干个,分别并联连接,且均匀分布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的上部。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喷口为可调节角度的活动式除霜喷口。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暖风机为可变档的除霜风机。

更进一步,所述暖风装置还包括一进气口。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取消原有笨重的霜电加热系统,仅需要配备除霜风机,空气加热系统和车载储热暖风装置共用,就可以实现热风除霜的目的,有效地减轻了整车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电加热除霜机,直接简化了电能-热能的形式转化路径,只进行了一步的能源形式转化,减少了能源转化的途径损耗。

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动力电池储能,直接用高密度储热材料储能,节能了制备动力电池的稀有金属使用,对于行业的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储热材料在成本上具有动力电池难以比拟的热源用途储能优势,因此使用此系统可以节省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纯电公交车辆储能装置的配置成本。

5、对于合金类高密度储热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储能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储热材料的不断研发进步,本方案利用储热进行除霜的系统具备适应储热材料持续发展的向后兼容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利用公交车载节能储热源的除霜装置,包括暖风装置1、暖风通道2以及除霜喷口3,所述暖风通道2的一端与该暖风装置1的排出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除霜喷口3相连接,所述暖风装置1包括高密度储热内胆11、电加热导线12、车内暖风机13、除霜暖风机14、内胆外导风罩15以及外防尘罩16,所述内胆外导风罩15将所述暖风装置1与外防尘罩16之间的内部空间隔设形成内部的热空气交换层和热空气分配层,所述暖风通道2与该热空气分配层相连通,所述除霜暖风机14的进风口和内胆热交换空间直接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喷口3有若干个,分别并联连接,且均匀分布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的上部。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喷口3为可调节角度的活动式除霜喷口。

更进一步,所述除霜暖风机14为可变档的除霜风机。

更进一步,所述暖风装置1还包括一进气口17。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取消原有笨重的霜电加热系统,仅需要配备除霜风机,空气加热系统和车载储热暖风装置共用,就可以实现热风除霜的目的,有效地减轻了整车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电加热除霜机,直接简化了电能-热能的形式转化路径,只进行了一步的能源形式转化,减少了能源转化的途径损耗。

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动力电池储能,直接用高密度储热材料储能,节能了制备动力电池的稀有金属使用,对于行业的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储热材料在成本上具有动力电池难以比拟的热源用途储能优势,因此使用此系统可以节省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纯电公交车辆储能装置的配置成本。

5、对于合金类高密度储热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储能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储热材料的不断研发进步,本方案利用储热进行除霜的系统具备适应储热材料持续发展的向后兼容能力。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