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1682发布日期:2019-09-24 23:48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改善,做为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电动车,有轻便、环保、经济等很多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安全环保的电动车代替摩托车,在中国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保护压力已至极点的情况下,已是一个不容再争辩的国家产业导向;同时随着中国城乡路建、路况的日新完善,效率更好经济实用的电动自行车代替传统自行车也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市场需求趋势。而在当下,正开始走向成熟成形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其投资规模可大可小、投资链条可长可短,其生产及配套、区域经销、店面销售、售后有偿服务等,无不将呈现出旺盛的商机;电动车因其充电过程的漫长,每次骑行都需要估算电池充电容量与行驶路程,经常因电池容量不足而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现有小区为方便业主电动车充电,多在小区内设置有多个充电桩,方便电动车集中充电,不需要业主将电动车骑回房间内,但是充电桩由于设置在室外,在使用时,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观充电桩,从而解决了充电桩由于设置在室外,在使用时,容易被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景观充电桩,包括竖直设置的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顶部设置有景观灯,所述充电桩主体外部位于景观灯外部套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可沿充电桩主体竖直方向移动,保护壳和景观灯之间设置有控制保护壳和景观灯活动连接的第一锁扣机构;

所述保护壳两侧设置有延长板,延长板可向保护壳外侧伸出,两个延长板上分别设置有锁扣机构的母扣和公扣。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上竖直设置有第一滑槽,保护壳卡入第一滑槽内且可沿第一滑槽移动。

优选的,保护壳水平设置有第二滑槽,延长板卡入第二滑槽内且可沿第二滑槽移动。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充电口位于充电桩主体上部,保护壳位于充电口位置设置有通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保护壳可以保护充电桩被损坏,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保护壳两侧设置有可以伸出的延长板,多个本实用新型共同使用时,可以将延长板伸长,并通过母扣和公扣将相邻延长板连接,从而避免行人、电动车、自行车为节约路程,喜欢从相邻充电桩之间穿过,容易将充电桩剐蹭或损坏,从而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保护壳可沿充电桩主体在竖直方向移动,在城市内涝,防止洪涝灾害时,可以通过第一锁扣机构将保护壳和景观灯分开,保护壳滑动到底部与地面接触,然后通过母扣和公扣将相邻延长板连接,可以形成防洪板,阻止洪水对小区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保护壳位于上部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保护壳位于下部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延长板伸出状态;

图4是多个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保护壳位于上部状态;

图5是多个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保护壳位于下部状态;

图中标记:1-充电桩主体,2-景观灯,3-保护壳,4-第一锁扣机构,5-延长板,6-母扣,7-公扣,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充电口,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景观充电桩,如图1-3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顶部设置有景观灯2,所述充电桩主体1外部位于景观灯2外部套设有保护壳3,保护壳3可沿充电桩主体1竖直方向移动,保护壳3和景观灯2之间设置有控制保护壳3和景观灯2活动连接的第一锁扣机构4;所述保护壳3两侧设置有延长板5,延长板5可向保护壳3外侧伸出,两个延长板5上分别设置有锁扣机构的母扣6和公扣7。

所述充电桩主体1上竖直设置有第一滑槽8,保护壳3卡入第一滑槽8内且可沿第一滑槽8移动;保护壳3水平设置有第二滑槽9,延长板5卡入第二滑槽9内且可沿第二滑槽9移动;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充电口10位于充电桩主体1上部,保护壳3位于充电口10位置设置有通孔11。

保护壳3可以保护充电桩被损坏,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保护壳3两侧设置有可以伸出的延长板5,多个本实用新型共同使用时,可以将延长板5伸长,并通过母扣6和公扣7将相邻延长板5连接,从而避免行人、电动车、自行车为节约路程,喜欢从相邻充电桩之间穿过,容易将充电桩剐蹭或损坏,从而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保护壳3可沿充电桩主体1在竖直方向移动,在城市内涝,防止洪涝灾害时,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第一锁扣机构4将保护壳3和景观灯2分开,保护壳3滑动到底部与地面接触,然后通过母扣6和公扣7将相邻延长板5连接,可以形成防洪板,阻止洪水对小区破坏。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