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4035发布日期:2019-11-05 22:0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好坏决定了电动车的运行性能。在电动车控制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的主板若进水受潮,则极易引发功率元件MOS管的损坏,因此防水是设计控制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电动车控制器外壳大多是通过前挡板将控制器本体内的控制总成挡住,并覆盖上防水层,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在穿线孔的位置,密封性低,导致水汽极易从穿线孔位置进入控制器内部,对控制器造成损坏,降低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电动汽车或电动车的控制器本身没有自带减震垫,大部分整车厂在安装电动控制器时也没有安装减震垫,一部分整车厂在安装电动控制器时,在车架与电动控制器之间加装了减震垫,但是由于减震垫的压缩量难以控制,长时间的过量压缩会导致减震垫失去弹性,达不到减震的效果,从而引起电动控制器内部元器件的损坏,降低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减震性能好,延长控制器使用寿命的电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包覆控制器本体的壳体、固定在控制器本体后侧的后挡板和固定在控制器本体前侧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前挡板与控制器本体之间设置有前密封板,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前密封板嵌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前密封板上开设有穿线槽,所述穿线槽与所述出线孔连通,所述壳体上一体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橡胶的弹性减震管和套装在弹性减震管内的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插入弹性减震管内且与弹性减震管的底端留有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挡板与控制器本体之间的前密封板对控制器本体起到了初步的密封防护作用,并且前密封板嵌入壳体内的安装槽内,提高了前密封板与控制器本体的安装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性能,从而提高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减震板上可拆卸安装有减震装置,金属套管套装在弹性减震管内且与弹性减震管的底端留有距离,当弹性减震管的压缩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套管会抵住弹性减震管底端的支撑物上,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弹性减震管压缩量过载而失去弹性,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减震效果,延长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穿线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穿线板和第二穿线板,所述第一穿线板与第二穿线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穿线孔和多个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交错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密封板的穿线槽内设置了两层板,即第一穿线板与第二穿线板,起到了提高了穿线位置的密封防水性的作用;第一穿线板上的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板上的第二穿线孔交错排布,使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不是直接连通的孔,可以提高对水汽的阻隔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穿线位置的防水性能,延长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前密封板与前挡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为具有光滑球面的中空壳体结构且朝向前密封板弯曲,所述分线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前挡板上一体设置有用于罩住所述分线板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匹配套设在所述分线板外侧,所述出线孔设置在防护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将分线板罩住,使分线板与外界隔离,拱形的分线板顶着前挡板,提高防护罩与分线板之间的紧密性能,提高防水性能;分线板为橡胶材质可以提高其抗温变收缩力,延长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分线板靠近前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直径与分线板的最大截面直径相同,所述安装板靠近前密封板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可匹配插装在所述穿线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上的插接管插入穿线槽内,使分线板与前密封板之间为嵌入式固定连接,提高了密封性能;并且配合前挡板上的防护罩,使分线板被包裹在前挡板内,减少了裸露在外的连接缝,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减震管包括减震底管、套装在减震底管内且从减震底管顶端伸出的缓冲管和套装在缓冲管上的减震顶管,所述减震板上开设有减震孔,所述缓冲管贯穿所述减震孔,所述减震顶管与减震底管之间留有用于与减震板安装的空隙,所述金属套管插入缓冲管内且与缓冲管的底端留有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套管套装在缓冲管内且与缓冲管的底端留有距离,当缓冲管、减震顶管与减震底管的压缩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套管会抵住缓冲管底端的支撑物上,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弹性减震管压缩量过载的问题出现,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缓冲管插在减震底管内,减震顶管套在缓冲管外,减震板安装在减震顶管与减震底管之间的空隙内,从而对电动控制器起到多重减震保护作用,提高减震效果,延长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条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管的轴向平行,所述金属套管的外壁上一体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槽匹配卡接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金属套管可以锁紧套装在缓冲管内,避免两者之间发生横向的相对位移,提高两者的安装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管的外壁上间隔且一体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管的轴向平行,所述减震底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条相匹配卡接的底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匹配卡接在底卡槽内,实现缓冲管与减震底管之间的卡接固定,避免在减震过程中两者发生相对位移而影响减震效果,提高了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管可从减震顶管顶端伸出,所述减震顶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条相匹配卡接的顶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匹配卡接在顶卡槽内,实现缓冲管与减震顶管之间的卡接固定,配合底卡槽,使缓冲管与减震顶管及减震底管之间均固定牢固,避免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提高了减震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底管的顶面沿其径向发散且一体设置有多个底卡凸,所述减震顶管的底面沿其径向发散且一体设置有多个顶卡凸,所述底卡凸与顶卡凸均与所述卡条之间相间设置;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一体设置有与所述顶卡凸与底卡凸匹配卡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卡凸与卡条配合,顶卡凸与卡条配合,可以在减震装置与电动控制器安装时,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安装稳定性。底卡凸、顶卡凸与卡条之间相间设置,进一步提高减震装置与电动控制器的卡接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条相匹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缓冲管安装在减震孔内时,可以被限位锁住,避免缓冲管与减震板发生横向的相对位移,提高结构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穿线板与第二穿线板上交错设置的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起到了阻隔水汽的作用,提高了穿线位置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防水性;

(2)通过拱形的分线板的设置,匹配套设在前挡板与前密封板之间,形成了中间的密封夹层,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能;

(3)分线板通过安装板匹配插装在前密封板上,前挡板匹配将分线板罩住,前密封板嵌入壳体内,前挡板将前密封板及壳体的前侧套住,减少裸露的连接缝隙,实现整体穿线位置的密封连接,提高密封性,延长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4)弹性减震管内安装金属套管,金属套管与弹性减震管底端留有距离,起到控制压缩量、保护弹性减震管不被过度压缩而失去弹性的作用;

(5)通过缓冲管与减震顶管套装、缓冲管与减震底管套装,实现减震结构的多重减震保护作用,提高了减震效果,延长了电动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6)减震顶管、减震底管均与缓冲管之间卡接,避免了缓冲管与减震顶管及减震底管之间发生横向的相对位移,提高减震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金属套管与缓冲管之间匹配卡接,避免两者发生相对位移,提高减震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减震孔与缓冲管之间限位卡接,减震板上、下表面分别与减震顶管及减震底管卡接,提高减震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挡板从控制器本体上拆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减震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减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密封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控制器本体;2、前密封板;21、穿线槽;22、第一穿线板;23、第二穿线板;24、第一穿线孔;25、第二穿线孔;3、前挡板;31、防护罩;311、出线孔;4、分线板;41、分线孔;5、密封层;6、安装板;7、插接管;8、密封垫片;9、壳体;91、安装槽;10、防水胶层;11、后挡板;12、减震板;121、减震孔;122、卡条;111、底卡槽;112、底卡凸;13、金属套管;141、减震底管;142、缓冲管;143、减震顶管;132、顶卡凸;133、顶卡槽;41、凸台;42、凸起;15、凹槽;16、连接板;17、限位槽;1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控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控制器本体1、包覆控制器本体1的壳体9、固定在控制器本体1后侧的后挡板11、固定安装在控制器本体1前侧的前密封板2和套在前密封板2前侧的前挡板3,壳体9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91,前密封板2嵌入并固定于安装槽91内,前密封板2小于前挡板3使前挡板3完全挡住前密封板2并将前密封板2及壳体9罩在其后侧,因此仅前挡板3露在外面,并且前挡板3与前密封板2一起固定安装在控制器本体1上。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9上与后挡板11垂直的侧面上一体设置有减震板12,减震板12垂直其所在侧的壳体9表面,减震板12上开设有减震孔121,减震孔121内可拆卸安装有减震装置。

如图4所示,减震装置包括橡胶的弹性减震管和套装在弹性减震管内的金属套管13,金属套管13插入弹性减震管内且与弹性减震管的底端留有距离。弹性减震管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减震底管141、套装在减震底管141内且从减震底管141顶端伸出的缓冲管142和套装在缓冲管142上的减震顶管143,缓冲管142的轴向长度大于减震顶管143与减震底管141的轴向长度之和,使缓冲管142贯穿减震顶管143与减震底管141后,在减震顶管143与减震底管141之间仍然留有用于与减震板12安装的空隙。减震底管141的顶面沿其径向发散且一体设置有多个底卡凸112,减震顶管143的底面沿其径向发散且一体设置有多个顶卡凸132。

如图5所示,金属套管13的顶端沿其管口外壁一体设置有环形的凸台41,凸台41可匹配卡在缓冲管142的顶端且使金属套管13的顶面与减震顶管143的顶面平齐;缓冲管14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条状的凹槽15,凹槽15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管142的轴向平行,金属套管13的外壁上一体设置有多个与凹槽15匹配卡接的凸起42。缓冲管142的外壁上间隔且一体设置有卡条122,卡条122的长度方向与缓冲管142的轴向平行,卡条122与顶卡凸132及底卡凸112均相间设置。减震底管14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条122相匹配卡接的底卡槽111;减震顶管14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条122相匹配卡接的顶卡槽133。如图6所示,金属套管13插入缓冲管142内且与缓冲管142的底端留有距离。如图3所示,减震板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一体设置有与顶卡凸132及底卡凸112匹配卡接的限位槽17,减震孔1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条122相匹配的定位槽18。

如图7和图9所示,前密封板2与前挡板3之间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分线板4,分线板4为具有光滑球面的中空壳体结构且朝向前密封板2弯曲,分线板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分线孔41;前挡板3上一体设置有用于罩住分线板4的防护罩31,防护罩31匹配套设在分线板4的外侧,防护罩31上开设有出线孔311,防护罩31与分线板4之间填充有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层5。分线板4靠近前密封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板结构的安装板6,安装板6的直径与分线板4的最大截面直径相同。安装板6靠近前密封板2的一侧一体设置有插接管7。

如图8和图9所示,前密封板2上开设有穿线槽21,穿线槽2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穿线板22和第二穿线板23,第一穿线板22和第二穿线板23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在间隙内填充有防水胶层10;第一穿线板22与第二穿线板23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穿线孔24和多个第二穿线孔25,第一穿线孔24和第二穿线孔25交错排布。插接管7可匹配插装在穿线槽21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具体如下:

连接控制器本体1的电线从第一穿线板22上的第一穿线孔24穿出,曲折绕过第一穿线板22与第二穿线板23之间的空隙后从第二穿线孔25内穿出,为了提高防水密封性,在第一穿线板22与第二穿线板23之间填充有防水胶层10;从第二穿线孔25内穿出的电线进入插接管7内并从分线板4上的分线孔41内伸出后,从防护罩31的出线孔311伸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穿线位置的密封性能,在分线板4与防护罩31之间填充有密封层5。

将减震底管14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等需要安装电动控制器的连接板16上,将缓冲管142插入减震底管141内,并使缓冲管142的底端与减震底管141的底端平齐;将电动控制器上的减震板12卡在缓冲管142上且位于减震底管141上方并与减震底管141的上表面抵接,缓冲管142插入减震孔121内,将减震顶管143套在缓冲管142上并向下直至减震顶管143的下表面与减震板12的上表面抵接;将金属套管13插入缓冲管142内,并使金属套管13的上表面与减震顶管143的顶面平齐后,向金属套管13内插入锁紧螺丝或锁紧螺钉等锁紧件,使锁紧件底部固定在连接板16上,完成减震装置的安装。减震过程中,缓冲管142起到整体的缓冲支撑,减震底管141与缓冲管142一起对减震板12的下方起到支撑减震作用,减震顶管143与缓冲管142一起对减震板12的上方起到支撑减震作用,当压缩量达到一定时,金属套管13接触到减震底管141下方的连接板16上,起到硬性支撑,保护弹性减震管不因过度压缩而失去弹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