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天窗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7190发布日期:2019-10-29 20:1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汽车天窗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天窗加强板。



背景技术:

天窗加强板是带天窗顶盖总成的一个重要零件,它是天窗与车身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部件,是天窗与车身的连接纽带,天窗加强板既要满足天窗的安装要求,又要满足车身结构强度的需要,现有的天窗加强板上与天窗连接处通常去肉形成向下凹陷的连接槽,在连接槽内设置连接孔用于与天窗连接,此结构在连接槽处天窗加强板的钣金件厚度变薄,影响天窗加强板的整体强度,而天窗加强板在连接槽处的受力较为复杂,此处断裂的风险极大。

故需要一种汽车天窗加强板,提高加强板的刚度,增强汽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天窗加强板,提高加强板的刚度,增强汽车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天窗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所述加强板本体上开有与汽车天窗相适配的窗口,所述加强板本体正面围绕窗口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上开有连接孔。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打胶槽。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本体边缘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前边框上设置有横向排列的多行打胶槽和减重孔,各行打胶槽和减重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前边框正面设置有多条横向延伸并向外凸起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减重孔设置于加强筋上,所述打胶槽设置于相邻加强筋之间所在区域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凸起底面贴合与天窗上与之形成配合,安装凸起使得天窗架空于加强板本体上,二者之间形成间隙,可有效避免天窗与加强板本体之间发生干涉;安装凸起形成加强结构,保证此处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各个安装凸起环绕窗口,在周向对加强板本体形成整体加强,提高了加强版本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扭刚度;

本实用新型打胶槽与减重孔交错设置,通过打胶槽内胶体的粘接,使得加强板本体此区域内与顶盖形成良好、均匀的连接,使得加强板本体的受力均匀分布,通过此结构改善减重区域内的受力情况,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减重孔处的溃缩或断裂失效,提高加强板本体此区域内的强度和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与加强板本体安装于车身后的车身长度方向一致,横向以及左右方向与加强板本体安装于车身后的车身宽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汽车天窗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1,所述加强板本体上开有与汽车天窗相适配的窗口2,所述加强板本体正面围绕窗口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3,所述安装凸起3上开有连接孔;加强板本体的背面用于与汽车顶盖连接,加强板本体的正面用于与天窗连接,连接板正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该安装凸起上表面贴合于天窗与之形成配合,安装凸起使得天窗架空于加强板本体上,二者之间形成间隙,可有效避免天窗与加强板本体之间发生干涉,通过螺钉与连接孔的配合将天窗螺纹连接于加强板本体上,由于在连接孔处受力较为复杂,而此处加强板又开有通孔,是整个加强板的薄弱处,其强度不足极易发生断裂风险,故在连接孔开设于安装凸起上,通过安装凸起形成加强结构,保证此处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安装凸起可以为凸起于加强板本体正面的实体凸起结构,也可以为从加强板本体背面冲压形成的正面凸起结构,该冲压结构使得加强板本体的厚度变化维持于较小范围内,不会发生厚度突变,对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影响较小,各个安装凸起环绕窗口,即各个安装凸起分设于加强板的四个边框上,在周向对加强板本体形成加强,提高了加强版本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扭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打胶槽5;在加强板本体的背部设置打胶槽,在打胶槽内注胶与顶盖形成粘接结构,通过打胶槽便于顶盖的连接,同时通过中间的胶体结构可形成加强板本体与顶盖之间的隔振缓冲,增强了汽车NVH性能,打胶槽可以为在加强板本体背面去肉形成凹陷槽体,也可以通过冲压形成槽体,本实施例中打胶槽横向延伸,并位于加强板本体的前、后边框位置,打胶槽的具体位置、走向方向以及开口可形状可依据与顶盖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本体1边缘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4;翻边设置于加强板本体的边沿处,翻边可设置成沿加强板本体边缘处形成的连续闭合结构,也可以在加强板本体边缘处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翻边结构,使得相邻翻边结构之间具有让位空间,方便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翻边一体成型于加强板本体的外侧,用于与顶盖前横梁搭接,通过此结构使得加强板本体与顶盖连接可靠,翻边的形状以及设置位置可依据与顶盖的配合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6;通过减重孔降低加强板本体的重量,减重孔应设置于圆孔形或者腰型孔或其他截面为圆弧过渡状结构,通过圆弧过渡的截面防止应力集中,避免由于加强板本体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断裂风险,减重孔的具体位置可依据加强板本体的结构形式进行相应的调节,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前边框上设置有横向排列的多行打胶槽和减重孔,各行打胶槽和减重孔交错设置;打胶槽与减重孔交错设置,通过打胶槽内胶体的粘接,使得加强板本体此区域内与顶盖形成良好、均匀的连接,使得加强板本体的受力均匀分布,打胶槽和减重孔应左右对称设置于加强板上,通过此结构改善减重区域内的受力情况,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减重孔处的溃缩或断裂失效,提高加强板本体此区域内的可靠性,具体打胶槽的行数和减重孔的行数可依据加强板本体的具体结构以及受力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本体的前边框正面设置有多条横向延伸并向外凸起的加强筋;相邻的加强筋结构可以为冲压形成的波浪形结构,也可以为设置于该加强板正面的实体条状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冲压形成的加强结构,通过该加强筋用于提高加强板本体的整体强度和扭转刚度;在加强板本体上可形成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结构,其中加强筋结构可与安装凸起连为一体形成综合加强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设置于加强筋上,所述打胶槽5设置于相邻加强筋之间所在区域的背面;减重孔、打胶槽与加强筋相互交错,通过打胶槽内的胶体减振、加强筋的加强,综合提高了加强板本体此区域内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加强筋为波浪形时,打胶槽设置于相邻加强筋之间区域的背面,即位于背面的凸起结构上,便于与顶盖连接,通过此结构也使得加强筋、打胶槽以及减重孔的布置紧凑,有效减小占用加强板本体的区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