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4448发布日期:2019-11-19 20:1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项新技术也开始逐渐应用到人们日产生活中。在汽车领域,汽车已经集成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功能,例如歌曲播放、空调、倒车雷达、视频播放等功能。但是,电子功能的集成度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线束的增多,从而导致汽车生产时效率低下,不便于安装。

加之,由于汽车是由多个独立模块组装而成。每个独立模块都有自己的控制线束。如果不对这些线束进行合理规整,一方面线束显得杂乱无章,不够美观;另一方面线束的交叉混乱,会降低整车的装配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汽车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用于对汽车线束进行导向安装,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所述导向本体包括导向底盘以及导向头,所述导向底盘包括第一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头包括第二导向通孔,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包括远离所述导向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包括远离所述导向底盘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所有圆形开口的面积和大于所述第二开口上所有圆形开口的面积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的孔径分别与所述第三圆孔的孔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底盘与所述导向头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底盘包括上底盘以及下底盘,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连接;

所述下底盘包括环形边缘以及四根支撑杆,所述环形边缘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边缘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支撑杆按照顺时针顺序分别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以及第四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支杆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支杆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0°至18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出,沿着第一导向通孔与第二导向通孔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进行延伸,从而对线束安装起到辅助作用,使得装配整体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使得线束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线束装配效率,即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的立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导向底盘;2、导向头;11、第一导向通孔;12、上底盘;13、下底盘;21、第二导向通孔;111、第一开口;131、环形边缘;132、第一支杆;

133、第二支杆;134、第三支杆;135、第四支杆;211、第二开口;

1111、第一圆孔;1112、第二圆孔;131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形成一个沿着第一导向通孔与第二导向通孔的导向通道。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所述导向本体包括导向底盘以及导向头,所述导向底盘包括第一导向通孔,所述导向头包括第二导向通孔,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包括远离所述导向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包括远离所述导向底盘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

其中,导向本体放置于汽车底板位置,被覆盖于毛毯之下;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使其具有优异的高强耐磨、耐臭氧、耐热、耐候以及耐老化等性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出,沿着第一导向通孔与第二导向通孔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进行延伸,从而对线束安装起到辅助作用,使得装配整体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使得线束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线束装配效率,即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所有圆形开口的面积和大于所述第二开口上所有圆形开口的面积和。

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成圆形开口易于线束的插入,当线束从第一开口进入,从第二开口出去时,由于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使得从第二开口出去的线束更加规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的孔径分别与所述第三圆孔的孔径相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其中一个开口设置有多个圆孔,可以使得独立模块的控制线束从不同圆孔出去,便于区分和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底盘与所述导向头一体注塑成型。

从上述描述可知,导向底盘与导向头一体注塑成型,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底盘包括上底盘以及下底盘,所述上底盘与所述下底盘连接;

所述下底盘包括环形边缘以及四根支撑杆,所述环形边缘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缺口,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边缘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支撑杆按照顺时针顺序分别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以及第四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支杆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支杆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支撑杆以及对应的结构,可以保证整个导向本体的稳固性能,设置有缺口来和装配位置进行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0°至180°。

从上述描述可知,即导向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导向本体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导向底盘1以及导向头2,导向底盘1包括第一导向通孔11、上底盘12以及下底盘13,导向头2包括第二导向通孔21,第一导向通孔11与第二导向通孔21连接,上底盘12与下底盘13连接。

其中,由图3可知,第一导向通孔11包括远离导向头2的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开口,由图1可知,第二导向通孔21包括远离导向底盘1的第二开口211,第二开口211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开口,第一开口111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211的面积,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开口可以为方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图形皆可。

其中,由图3可知,下底盘13包括环形边缘131以及四根支撑杆,环形边缘13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缺口1311,支撑杆的一端与环形边缘131的内侧壁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通孔21的外侧壁连接;支撑杆按照顺时针顺序分别包括第一支杆132、第二支杆133、第三支杆134以及第四支杆135,第一支杆132与第三支杆134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支杆133与第四支杆135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杆132所在的直线与第二支杆133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其中,第一导向通孔11与第二导向通孔2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0°至18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通孔11与第二导向通孔2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180°,可选的方案包括0°、30°、45°、60°、90°、120°、135°以及150°等等。

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一开口111包括第一圆孔1111和第二圆孔1112,第二开口211包括第三圆孔,第一圆孔1111与第二圆孔1112的孔径分别与第三圆孔的孔径相等,在其他等同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1上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多个圆孔,第二开口211上也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多个圆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高强耐磨强导向橡胶件,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导向本体,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出,沿着第一导向通孔与第二导向通孔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进行延伸,从而对线束安装起到辅助作用,使得装配整体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使得线束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线束装配效率,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一个开口设置有多个圆孔,可以使得独立模块的控制线束从不同圆孔出去,便于区分和装配;设置支撑杆以及对应的结构,可以保证整个导向本体的稳固性能,设置有缺口来和装配位置进行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