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转运系统及其双模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830发布日期:2019-11-27 17: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转运系统及其双模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转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转运系统及其双模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集装箱转运车辆一般通过内燃机为车辆提供动力,也有采用动力电池的纯电动车辆,或者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的车辆。但是,采用内燃机提供动力往往会产生环境污染环境、噪音污染的问题;采用动力电池提供动力又受限于续航能力无法满足车辆连续运行的需求,同时,其充电时间长、费用高,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转运系统及其双模供电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转运车供能污染大、续航能力不足、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三相逆变器、供电母线以及三相供电结构;

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三相逆变器与所述供电母线相连;

所述三相供电结构与所述供电母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还包括:车载充电机;

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母线相连,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供电结构包括:滑触线集电器;

所述滑触线集电器与所述供电母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母线为380v三相交流母线。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设置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供电结构与所述动力电池通过继电器开关互锁。

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包括转运车本体以及所述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

所述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固定在所述转运车本体上;

所述供电母线与所述转运车本体的用电负载相连。

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包括:集装箱中转台以及所述的集装箱转运车;

所述集装箱中转台上设置有与所述三相供电结构相配合的三相供电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中转台上设置有滑触线,并与三相供电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滑触线为380v三相交流滑触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通过在常规的动力电池供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三相供电结构,用于直接获取外接电源,从而在集装箱转运车在中转台操作时,通过外接电源供电,替代动力电池,从而延长续航时间;也能够降低充电频次,保持便捷,顺畅使用。同时,三相外接电源能够为转运操作提供稳定强力的供能,同时又相对现有的动力电池供电的模式,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车,转运系统及其双模供电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转运车供能污染大、续航能力不足、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14、三相逆变器13、供电母线11以及三相供电结构。

具体来说,所述动力电池14通过所述三相逆变器13与所述供电母线11相连;从而实现集装箱转运车的供电。

所述三相供电结构与所述供电母线相连,形成独立于动力电池14的供电支路。一般而言,通过在集装箱转运车停车转运的中转台区域设置外接电源节点,通过所述三相供电结构获取三相电源作为转运车的功能结构;能够充分降低对动力电池的消耗,延长其续航时间,降低充电频次,保障顺畅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还包括:车载充电机16;所述车载充电机16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母线11相连,所述车载充电机16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电池14相连;从而在采用外接电源供电时,从供电母线获取电能给所述动力电池14充电,从而避免专门停车给动力电池供电的维护操作和耗时,保证转运车的顺畅、便捷。

一般来说,车载充电机16依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所述动力电池14的充电过程。

具体来说,所述三相供电结构包括:滑触线集电器12,作为接触供电器件;一般来说,供电端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滑触线2。所述滑触线集电器12与所述供电母线11相连,采用灵活的接触供电的结构。可将滑触线2固定在集装箱中转台上,对应于集装箱转运车的一侧,当集装箱转运车停车作业时,能够便捷的接触供电。

为了保证动力电池14的正常蓄能,所述动力电池14仍设置有充电接口15,从而可外接供电插座等,实现常规充电维护。

为了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所述供电母线为380v三相交流母线,所述滑触线为380v三相交流滑触线。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三相供电结构与所述动力电池14通过继电器开关互锁;同一时间,仅仅保持一路供电。

具体来说,在所述三相供电结构上引出一供电支路,与继电器开关的线圈供电端相连,所述继电器开关的触点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14的输出线路上,并且为常闭触点。也就是说,当三相供电结构不供电时,所述继电器开关不得电,从而所述常闭触点保持闭合接触状态,保持动力电池14的供电线路闭合;当三相供电结构外接电源时,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线圈得电,断开常闭触点,从而断开动力电池的供电线路;实现切换供电方式。

当然,本申请不排除其他切换方式,可以设置人工操作的单刀双掷开关,分别连接在动力电池14的供电输出端和三相供电结构的供电输出端上,从而在操作时,自主切换供电方式。

本实施例还基于上述供电系统,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车的实施方案。

一种集装箱转运车,包括转运车本体以及所述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

所述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固定在所述转运车本体上;所述供电母线分别与所述转运车本体的用电负载相连,实现电力供应。

本实施例还基于上述供电系统,提供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的实施方案。

参见图2,一种集装箱转运系统,包括:集装箱中转台以及设置有所述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的集装箱转运车。

具体来说,所述集装箱中转台3上设置有与所述三相供电结构相配合的三相供电电源。

所述三相供电结构包括:滑触线集电器12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滑触线2;所述滑触线集电器12与所述供电母线11相连;所述滑触线2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中转台3上,并与三相供电电源相连,实现接触供电。

一般来说,集装箱转运车3的运行区域设置在集装箱中转台3和铁路平车1之间,相应的,滑触线2也设置在集装箱中转台3的靠近铁路平车1的一侧,便于接触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集装箱转运车双模供电系统,通过在常规的动力电池供电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三相供电结构,用于直接获取外接电源,从而在集装箱转运车在中转台操作时,通过外接电源供电,替代动力电池,从而延长续航时间;也能够降低充电频次,保持便捷,顺畅使用。同时,三相外接电源能够为转运操作提供稳定强力的供能,同时又相对现有的动力电池供电的模式,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消耗。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