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安装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6931发布日期:2020-03-03 03:5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安装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包的安装点大多采用只在电池包本体周边布置的形式,随着电池包重量的增大,对安装点支撑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且电池包本体中间部分由于没有吊挂支撑导致变形较大,易导致电池包的损坏,影响电池包的安装稳定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该电池包安装结构能够增加电池包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包本体;外周固定组件,所述外周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包本体的外周边缘上;中部固定组件,所述中部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中部,所述外周固定组件环绕所述中部固定组件设置,所述外周固定组件与所述中部固定组件适于分别与车辆底盘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中部固定组件包括:止抵固定柱以及紧固螺纹件,所述止抵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电池包本体上,所述紧固螺纹件与所述止抵固定柱配合并适于穿过所述止抵固定柱以及车辆地板以与所述横梁紧固。

进一步,所述电池包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下壳体横梁,所述下壳体横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纵梁,所述止抵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加强纵梁上。

进一步,所述止抵固定柱包括:上窄段和下宽段,所述上窄段设置在所述下宽段上,所述下宽段嵌设在所述加强纵梁内,所述上窄段向上伸出所述加强纵梁,所述紧固螺纹件适于从下至上依次穿设过所述下宽段和所述上窄段。

进一步,所述下宽段的顶壁的边缘向上延伸以形成环形挡边,所述环形挡边与所述上窄段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环形挡边适于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止抵,所述上窄段适于向上穿出所述上壳体。

进一步,所述上窄段的上端设置有适于夹设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车辆底盘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二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电池包本体具有位于前部和后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电池模组安装空间之间的控制模块安装空间,所述中部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电池包本体的中部具有纵向延伸且向上突出的加强凸台,所述电池包本体内的电池模组平均的分布在所述加强凸台的两侧,所述中部固定组件分布在所述加强凸台的两侧且靠近所述加强凸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该电池包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中部固定组件以使电池包本体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车底,以保证电池包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该车辆的电池包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车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本体与车辆底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包安装结构,1-电池包本体,2-外周固定组件,3-中部固定组件,200-车辆底盘,201-横梁,31-止抵固定柱,32-紧固螺纹件,11-上壳体,12-下壳体,121-下壳体横梁,122-加强纵梁,311-上窄段,312-下宽段,3121-环形挡边,3122-安装槽,4-第一密封垫,5-第二密封垫,13-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4-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5-加强凸台,202-加强板,203-中通道板,204-紧固螺母,205-车辆地板,21-侧部纵梁固定件,22-端部横梁固定件,300-车底门槛梁,400-车底前纵梁,6-前副车架连接板,500-车辆前副车架,7-后副车架连接板,600-车辆后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可以包括:电池包本体1、外周固定组件2和中部固定组件3。

如图1-图3所示,外周固定组件2设置在电池包本体1的外周边缘上,外周固定组件2适于与车底梁结构固定以将电池包本体1固定在车底。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设置有中部固定组件3,中部固定组件3设置在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中部固定组件3适于与车辆底盘200固定。并且外周固定组件2适于环绕中部固定组件3设置,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各处能够受力更均衡。由此,在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加设了固定点位,以避免由于电池包本体1重量较大且只外周具有固定点位而造成的电池包本体1中间部分变形较大,进而可有效保护电池包本体1,以提升电池包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该电池包安装结构100通过设置中部固定组件3以使电池包本体1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车底,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

结合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中部固定组件3包括:止抵固定柱31以及紧固螺纹件32,止抵固定柱31设置在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以便于在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形成固定点位,紧固螺纹件32与止抵固定柱31配合限位并适于与车辆底盘200紧固。由此,可将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通过中部固定组件3的连接固定作用稳定的设置在车辆底盘200下,进而可增加电池包本体1整体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紧固螺纹件32可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为标准件可方便取得,避免了单独加工新的紧固螺纹件32,可降低装配成本,并且更便于装配以及拆卸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车辆底盘200包括:车俩地板205、中通道板203以及加强板202,中通道板203连接在其两侧的车辆地板205之间,而加强板202设置在车辆地板205以及中通道板203的下方,加强板202的一端适于夹设在车辆地板205与中通道板203之间并与二者焊接固定,而另一端适于与中通道板203的竖壁焊接固定,进而在加强板202与中通道板203以及车辆地板205之间形成吸能腔体。

进一步,设置在车辆地板205上方的横梁201的下端在加强板的202设置位置处与车辆地板205以及加强板202焊接固定,而横梁201的端部则与中通道板203焊接固定,由此使横梁201、车辆地板205、中通道板203以及加强板202形成一个整体,由此可增加此处的强度,进而可增加车辆地板205的强度。

其中,止抵固定柱31适于与加强板202止抵,而紧固螺纹件32适于从下到上穿过止抵固定柱31并与加强板202紧固,以避免在车辆地板205上直接开孔,并且将中部固定组件3与车辆地板205下方的加强板202固定,还可间接的增加车辆地板205的强度以及扭转刚度,进而可有效提升车辆地板205的nvh性能。

具体地,加强板20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紧固螺母204,紧固螺栓适于与紧固螺母204紧固配合以实现中部固定组件3与加强板202的稳定连接。由此,可使中部固定组件3能够更加稳定的连接在加强板202上,进而使电池包本体1能够更加稳定的设置在车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地板205适于夹设在止抵固定柱31与横梁201之间。由此,可对车辆地板205进行强度支撑,进而能够增加车辆地板205的弯曲刚度及整车的扭转刚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的nvh水平及运动性能。

具体地,横梁201为前排座椅后横梁,以便于与中部固定组件3正对紧固。横梁201包括:横梁本体以及与横梁本体下边缘固定的加强板,横梁本体为下部敞开的加强梁,加强板的上表面适于与横梁本体的侧壁下边缘焊接固定,加强板的下表面适于与车辆地板205焊接固定,而加强板的侧向边缘适于与车辆地板205上方的中通道板203焊接固定,以使横梁201与车辆地板205以及中通道板203形成一个整体,由此,能够进一步对车辆地板205进行加强,使车辆地板205所受的强度支撑更大。其中,紧固螺纹件32适于与加强板紧固,以将车辆地板205夹设在止抵固定柱31与加强板之间。

进一步,加强板20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紧固螺母204,紧固螺栓适于与紧固螺母204紧固配合以将车辆地板200稳定的夹设在加强板202与止抵固定柱31之间,由此,可使中部固定组件3能够更加稳定的连接在横梁201上,进而使电池包本体1能够更加稳定的设置在车底。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包本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设置在下壳体12上,下壳体12具有下壳体横梁121,下壳体横梁121之间连接有加强纵梁122,加强纵梁122对下壳体12起加强作用,其中,止抵固定柱31设置在加强纵梁122上。由此,可增加止抵固定柱31的设置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加稳定的连接电池包本体1与车辆底盘200,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中部的安装稳定性,以减少电池包本体1中部的受力,避免电池包本体1中部发生变形。

具体地,加强纵梁122设置在下壳体12的底板上,而止抵固定柱31设置在加强纵梁122上,与加强纵梁122对应的底板上具有通孔,通孔与中部固定组件3内的腔室连通,止抵固定柱31具有沿高度方向贯穿自身的过孔。在电池包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时,紧固螺栓适于从过孔处穿出止抵固定柱31,其中,紧固螺栓的头部适于止抵在出止抵固定柱31的腔室内,而紧固螺栓的杆部适于穿出止抵固定柱31,之后在直接穿过加强板202或依次穿过车辆地板205以及加强板202,最终与加强板202上的紧固螺母204配合紧固,以完成中部固定组件3与车辆底盘200的配合紧固。

结合图2-图4所示实施例,止抵固定柱31可为圆柱体,止抵固定柱包括:上窄段311和下宽段312,上窄段311设置在下宽段312上,下宽段312嵌设在加强纵梁122内,上窄段311向上伸出加强纵梁122,紧固螺纹件32适于从下至上依次穿设过下宽段312和上窄段311。其中,上窄段311的截面直径小于下宽段312的截面直径,并且上窄段311的中位线与下宽段312的中位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下宽段312的顶壁的边缘向上延伸以形成环形挡边3121,环形挡边3121环绕在上窄段311的外周,以在环形挡边3121与上窄段311以及下宽段312的顶壁之间形成安装槽3122,安装槽312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4。第一密封垫4可起到密封的作用,其可稳定的限位在安装槽3122内,以避免在装配时发生错位偏差,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的密封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止抵固定柱31也可为其它形状的柱体,例如四棱柱等,只要满足其在电池包本体1内的设置要求即可。

进一步,如图4和图5所示,环形挡边3121适于与上壳体11的下表面止抵,上窄段311适于向上穿出上壳体11,以将第一密封垫4夹紧在安装槽3122与上壳体11之间,使第一密封垫4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以避免外界异物从上壳体11与上窄段31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池包本体1内。并且环形挡边3121还起到一定的支撑上壳体11的作用,可有效增加上壳体11的支撑强度,进而增加上壳体11的设置稳定性。

其中,将上窄段311向上穿出上壳体11,以便于上窄段311能够直接与车辆底盘205接触,以使车辆地板205能够稳定的夹设在止抵固定柱31的上窄段311与横梁201之间,进而可有效提升车辆地板205的强度以及刚度。

参照图4,上窄段311的上端设置有适于夹设在上壳体11的上表面与车辆底盘200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二密封垫5。第二密封垫5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其可有效增加上壳体11的密封性,以避免外界异物从上壳体11与上窄段31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电池包本体1内。

并且,第二密封垫5还可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其可有效避免因电池包本体1的振动而引起的上窄段311与车辆底盘200之间发生的撞击,可有效保护车辆底盘200以及止抵固定柱31,进而有效的提升了电池包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密封垫4和第二密封垫5均可为橡胶垫。由此,造价较低且更便于布置,并且密封效果以及减振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电池包本体1具有位于前部和后部的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3,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3内适于安装电池模组,以及位于两个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3之间的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用于安装电池包本体1内的控制模块,例如: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等。由于为了保证电池包本体1的能量密度,因此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3内的电池模组的布置相对较紧密且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无法布置中部固定组件3,而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内的控制模块相对占用空间较小,可便于布置中部固定组件3,因此将电池模组安装空间13分别布置在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的两端,以便于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能够与加强板202上下正对,并将中部固定组件3设置在控制模块安装空间14内,以使中部固定组件3能够与加强板202进行配合紧固,进而保证了电池包本体1中部的安装固定效果。

进一步,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电池包本体1的上壳体11的中部具有纵向延伸且向上突出的加强凸台15,设置加强凸台15可有效增加电池包本体1的整体强度,其中,电池包本体1内的电池模组平均的分布在加强凸台15的两侧,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的重量分布的更加均匀,进而可提升电池包本体1的设置稳定性。中部固定组件3分布在加强凸台15的两侧以保证电池包本体1中部的受力平衡,并且中部固定组件3靠近加强凸台15,以提升中部固定组件3在电池包本体1上的设置稳定性,使其能够更稳定的连接在电池包本体1与车辆底盘200之间。

如图1所示,端部固定组件包括:侧部纵梁固定件21以及端部横梁固定件22,侧部纵梁固定件21连接在电池包本体1的两侧端部纵梁上,并且侧部纵梁固定件21适于与车底门槛梁300固定,以将电池包本体1的侧部稳定的固定在车底。

进一步,端部横梁固定件22连接在电池包本体1的端部横梁201上,端部横梁固定件22适于与车底前纵梁400固定,以将电池包本体1的前端稳定的固定在车底。由此,通过设置侧部纵梁固定件21和端部横梁固定件22以实现对中部固定组件3的环绕设置,进而可保证电池包本体1各处能够受力更加均匀。

如图1所示,电池包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前副车架连接板6和后副车架连接板7,其中,前副车架连接板6固定在电池包本体1的前端,并且前副车架连接板6适于连接在电池包本体1的前端与车辆前副车架500之间,以将电池包本体1与车辆前副车架500相连。而后副车架连接板7固定在电池包本体1的后端,后副车架连接板7适于连接在电池包本体1的后端与车辆后副车架600之间,以将电池包本体1与车辆后副车架600相连。

综上,电池包本体1通过外周固定组件2使电池包本体1外周边缘稳定的固定在车底梁结构上,并通过中部固定组件3使电池包本体1的中部稳定的连接在车辆底盘200上,而且还通过前副车架连接板6和后副车架连接板7与车辆前副车架500和车辆后副车架600相连,进而使电池包与车底梁结构、车辆底盘200以及车辆前后副车架形成一个完成的整体。由此,可使电池包本体1能够更加稳定的设置在车底。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