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驱动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4377发布日期:2020-02-07 23:32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驱动后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轴总成,具体涉及一种整体式驱动后桥,属于商用车驱动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普遍采用整体式驱动桥总成。现有的整体式驱动桥有以下两种方案:一种是将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安装于驱动桥桥壳内,主减速器由其动力输入法兰通过传动轴与动力输出总成连接,进而将动力输出总成的动力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轮毂传递到车轮上,推动车辆实现行驶;另一种是取消动力输出总成与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法兰之间的传动轴,直接将动力输出总成安装在桥壳上与主减速器直连,或将动力输出总成与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实现一体化设计后安装在桥壳内,形成与半轴连接的结构。

上述两种结构形式的驱动桥均存在簧下质量大弊端,并且第二种方案还存在动力输出总成安装工况恶劣,严重影响动力输出总成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整体式驱动后桥,该装置既能减小簧下质量,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又改善了动力输出总成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驱动后桥,包括与轮毂轴心相接的半轴,安装于轮毂的制动分室和制动钳,两个与轮毂相接的敞开式的壳体,以及与两个壳体的外径面相接的轴管,所述轴管与半轴相平行,所述制动分室与壳体的敞开部相对布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轴心与轮毂的中心点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制动分室的一端连接点接近于轮毂的中心点,另一端向轮毂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在所述壳体与制动钳安装重合的位置设有避让部。

优选地,所述避让部位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并向轴心方向略微收缩。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气簧。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一水平部,所述气簧固定于所述水平部。

本实用新型中,制动分室采用立式安装、纵向布置的形式,使得后桥中部空间更大,以保证驱动模块的安装位置;驱动后桥左右两侧设置敞开式的壳体,一方面为传动轴留出正常的工作及安装维修空间,另一方面为径向安装的制动分室留出安装空间;将气簧安装在壳体上,结构紧凑,有利于底盘车架及车身骨架的设计。总之,采用壳体与轴管一体式结构,强度好,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驱动桥结构,该结构形式既消除了整体式驱动桥簧下质量大的弊端,又解决了动力输出总成固化在整体式驱动桥上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中:100.轮胎总成,200.制动分室,300.壳体,400.制动钳,500.气簧,600.轴管,700.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轮胎总成100包含两个轮毂,本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式驱动后桥,包括与轮毂轴心相接的半轴,安装于轮毂的制动分室200和制动钳400,两个与轮毂相接的敞开式的壳体300,以及与两个壳体300的外径面相接的轴管600。壳体300的截面呈c字形结构,壳体300的轴心与轮毂的中心点在同一轴线上,壳体300的敞开部与制动分室200相对布置,制动分室200的一端的连接点接近于轮毂的中心点,另一端向轮毂的径向延伸。在壳体300与制动钳400安装重合的位置设有避让部700,该避让部700的截面呈阶梯状,避让部700位于壳体300的端部,并向其轴心方向略微收缩。

另外,轴管600与半轴相平行,轴管600的横截面为矩形,轴管600设置于驱动后桥中间且呈偏心放置,并且轴管600与壳体300相互连接呈现一体式结构。在驱动后桥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动力传递的半轴,半轴设置于半轴套管内,半轴套管通过壳体300与轴管600连接,半轴的一端与轮胎总成100的轮毂连接,另一端装有动力输入连接法兰,动力输入法兰通过动力输入传动轴与动力输出总成连接,动力输入传动轴穿过壳体300后连接于动力输入连接法兰。

在壳体300的顶部具有一水平部(即水平面),气簧500固定于水平部,在壳体300的后方安装推力杆支座。

使用时,动力输入传动轴插入敞开式壳体300与动力输出总成配合安装,将动力输出总成的动力经该传动轴、动力输入法兰、动力传递半轴传递至轮毂,从而驱动车轮转动。总之,本实用新型既保留了整体式驱动桥的优点,又减小了簧下质量,提高了车辆行驶舒适性,同时还改善了动力输出总成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