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卡车驾仓的气弹簧减震器悬架总成。
背景技术:
带气弹簧的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由于可以通过保压气嘴的充放气来改变气囊内气体的多少,来调节减震的软硬和车身的高低,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道路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让车辆的舒适性和操作性更加良好,不同道路情况的通过性也更强。但是,现有技术的气弹簧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结构较为复杂,另外气囊充气时气囊的伸缩距离较小,而且气囊一般为悬空设置,影响减振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皮囊具有优化和长距离的伸缩设计,提高减震效果和使用寿命的气弹簧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气弹簧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由气弹簧减震器和阻尼减震器组合而成,阻尼减震器的活塞杆顶端连接上衬套组件,阻尼减震器的缸体底端连接下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气弹簧减震器包括金属压盖、尼龙壳体和皮囊,金属压盖套设于阻尼减振器的活塞杆的顶端,尼龙壳体套设于阻尼减振器的缸体的外圆,尼龙壳体的内孔在下端口位置设有o型圈密封,尼龙壳体的底部由挡环进行挡住,挡环固定于阻尼减振器的缸体外圆,皮囊的上端口通过上压环紧扣金属压盖,皮囊的下端口通过下压环紧扣尼龙壳体,皮囊的下端口扣紧部位于尼龙壳体的上部外圆,尼龙壳体的下部外圆具有内凹弧面;所述皮囊在未经充气时,皮囊的下部在尼龙壳体整个高度位置区域形成向内翻折的褶皱部,褶皱部从下往上在紧贴内凹弧面后与外侧的皮囊相接触,对外侧皮囊进行内撑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气弹簧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结构简单,由于尼龙壳体的下部外圆具有内凹弧面,而且皮囊在未经充气时,皮囊的下部在尼龙壳体整个高度位置区域形成向内翻折的褶皱部,褶皱部从下往上在紧贴内凹弧面后与外侧皮囊相接触,这样一来,皮囊的长度尺寸可以较长,皮囊充气后可以具有较长距离的伸缩距离,而且皮囊充气后的伸缩过程中皮囊可得到褶皱部上端的内支撑,避免皮囊悬空设置带来的伸缩不稳定。由于皮囊采用了优化和长距离的伸缩设计,所以可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对皮囊进行充放气的保压气嘴安装于所述尼龙壳体的底部。通过上述设计,可简化气弹簧减震器的上部结构,从而使减震器悬架总成的结构变得简单。
作为优选,阻尼减震器的缸体顶部设有防撞垫圈,防撞垫圈的上方设有缓冲撞块。上述设计可避免阻尼减震器安装导向器的缸体顶部由于撞击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弹簧卡车驾仓减震器悬架总成,由气弹簧减震器和阻尼减震器组合而成,阻尼减震器的活塞杆2顶端连接上衬套组件1,阻尼减震器的缸体8底端连接下衬套组件14,阻尼减震器的缸体8顶部设有防撞垫圈7,防撞垫圈7的上方设有缓冲撞块5;气弹簧减震器包括金属压盖3、尼龙壳体10和皮囊6,金属压盖3套设于阻尼减振器的活塞杆2的顶端,尼龙壳体10套设于阻尼减振器的缸体8的外圆,尼龙壳体10的内孔在下端口位置设有o型圈密封16,对皮囊6进行充放气的保压气嘴13安装于所述尼龙壳体10的底部,尼龙壳体10的底部由金属挡环15进行挡住,金属挡环15焊接固定于阻尼减振器的缸体8外圆,皮囊6的上端口通过上压环4紧扣金属压盖3,皮囊6的下端口通过下压环9紧扣尼龙壳体10,皮囊6的下端口扣紧部位于尼龙壳体10的上部外圆,尼龙壳体10的下部外圆具有内凹弧面12;所述皮囊6在未经充气时(图1所示状态),皮囊6的下部在尼龙壳体10整个高度位置区域形成向内翻折的褶皱部11,褶皱部11从下往上在紧贴内凹弧面12后与外侧的皮囊6相接触,对外侧皮囊进行内撑开,内凹弧面12可使皮囊6在高度尺寸一定前提下具有更长的长度尺寸,内撑开可避免皮囊悬空设置带来的伸缩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