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236发布日期:2020-05-22 22:2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保梁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城市中的普及,汽车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逐渐成为广大车主购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汽车前保横梁是汽车高低速碰撞时的主要吸能部件,主要作用是用于中低速碰撞时减少零部件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高速碰撞中起着吸能和力量传导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乘员的伤害。目前国内汽车的前保横梁总成普遍采用钢材料和铝合金材料两种。但是钢制前保横梁结构由于其自身重量大,生产工艺复杂,零件数量多且焊接及维护成本均较高,不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所以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新型前保横梁总成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生产方便的新型前保横梁总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包括前保横梁、吸能盒,所述前保横梁通过吸能盒连接有前保安装板,所述前保横梁和吸能盒通过前保安装板与车架相连接。

所述前保横梁内部设有减重通道;所述减重通道贯穿前保横梁设置;所述前保横梁包括前保横梁本体,在前保横梁本体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弧形结构的副前保横梁;所述前保横梁本体与副前保横梁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前保横梁、前保安装板以及吸能盒采用铝合金制成。

所述减重通道内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弧形板。

所述前保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边角处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板本体侧面上设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截面呈梯形。

所述吸能盒截面呈矩形;所述吸能盒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依次首尾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厚度大于第四侧板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的前保横梁总成,通过前保横梁、吸能盒以及前保安装板的组合方式,通过三个部件的组合就可以起到常规的防护功能,简化前保横梁总成的安装;同时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保横梁、前保安装板以及吸能盒采用铝合金制成,其中,所述吸能盒在前保横梁上设置两个,分别焊接于前保横梁的两端位置,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将全部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减轻对前纵梁以及白车身的伤害,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空心管状,由于吸能盒选用铝合金材料,强度相比钢制件要软,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不仅满足了低速碰撞的要求,还可以减少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前保横梁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保横梁本体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图;

图4前保横梁总成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按b-b方向的剖面结构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前保横梁;2、吸能盒;3、前保横梁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1总成,包括前保横梁1、吸能盒2,所述前保横梁1通过吸能盒2连接有前保安装板3,所述前保横梁1和吸能盒2通过前保安装板3与车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的前保横梁1总成,通过前保横梁1、吸能盒2以及前保安装板3的组合方式,通过三个部件的组合就可以起到常规的防护功能,简化前保横梁1总成的安装;同时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保横梁1、前保安装板3以及吸能盒2采用铝合金制成,其中,所述吸能盒23在前保横梁1上设置两个,分别焊接于前保横梁1的两端位置,车辆发生碰撞时,吸能盒2将全部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减轻对前纵梁以及白车身的伤害,所述吸能盒2的横截面为矩形空心管状,由于吸能盒2选用铝合金材料,强度相比钢制件要软,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不仅满足了低速碰撞的要求,还可以减少工艺成本。

其中,所述前保横梁1安装板4焊接于吸能盒23的远离前保横梁1的一侧;

前保横梁1由铝挤压工艺制成,同时采用压弯、切余料、钻安装孔的成型工艺,

所述吸能盒23由铝挤压工艺制成,材料为al-6063-t6;

所述前保横梁1安装板4由挤压工艺加机加工艺制成,材料是al-6082-t6;

通过以上结构的公开,本实用新型的铝制前保横梁1总成结构,溃缩性能稳定,可利用强韧的吸能结构和材料尽可能多地通过变形吸收因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同时利用结构上的受力连续进行左右分流,并将能量向前纵梁延伸板、门槛、中央通道等进行分散传递;使得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保证了撞击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保证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行人的伤害。在发生高速碰撞时,使能量能合理有效地吸收和传递,形成一个良好的传力路径,让坚固的驾驶舱尽量减少变形以避免乘员受到挤压;在满足相关法规和保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制前保横梁1总成结构经过多次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证明了此结构拥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有效的降低重量约1.7kg,达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并且可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以及将来更为严格的低速碰撞法规和行人保护要求。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保横梁1内部设有减重通道103;所述减重通道103贯穿前保横梁1设置;所述前保横梁1包括前保横梁本体101,在前保横梁本体10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弧形结构的副前保横梁102;所述前保横梁本体101与副前保横梁102为一体式结构;减重通道103的设置,使得前保横梁1内部形成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材料为al-6082-t6,料厚为前后壁面3.0mm,上下壁面为2.6mm;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壁厚;作为更大的优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重通道103内设有加强板103,所述加强板103为弧形板;在实际生产中前保横梁1的横截面呈“日”字形,也就是加强板103将减重通道103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优先选择将加强板103设置在前保横梁1内的中间位置;同时前保横梁1的两端均有向内弯曲的弧面结构。此种设计通过优化结构,设置不同壁厚来提高吸能效果,经过合理设计的铝合金前保横梁本体101不仅比钢制横梁更轻,还可以提高了汽车前保横梁1在高低速撞击中的抗击能力和吸收能量的能力,保证了撞击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也进一步减少了车体撞击后的损失;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前保横梁1包括前保横梁本体101和副前保横梁102,但是这里是方便陈述结构人为的主观划分,实际前保横梁1是采用铝型材挤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两端分别具有经压弯成型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采用日字形铝型材制成的前保横梁本体101具有刚度好、重量轻、吸能效果好的优点;前保横梁1的空腔内包括横向贯穿的加强板103壁厚为2.0mm;作为更大的优化,所述加强板103为弧形板,如附图所示,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加强板103的存在而对前保横梁1变形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保安装板3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安装板本体边角处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安装板本体侧面上设有定位缺口31,所述定位缺口31截面呈梯形;定位缺口31的设置,可以方便前保安装板3与车身的连接,减少前保安装板3与相邻部件间的干涉,梯形定位缺口31的设置,使得定位缺口31具有较大的开口,更为方便实际安装。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能盒2截面呈矩形;所述吸能盒2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以及第四侧板24;所述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以及第四侧板24依次首尾连接;这种截面的吸能盒2有稳定的压溃变形模式和吸能效果,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撞击对人体的伤害;作为更大的优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侧板22厚度大于第四侧板24厚度;第二侧板22处于外侧,在为前保横梁1总成提供强度的同时,也方便后续发生碰撞时的变形吸能。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