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1852发布日期:2020-06-02 20:4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背板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和使用过程中,司乘人员在座椅上的时间较长,汽车座椅背板缓冲对司乘人员的使用舒适度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的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采用内部多组弹簧和海绵相配合的方式,为司乘人员提供必要的缓冲服务,弹簧直接和座椅套连接,影响司乘人员的使用舒适度,且弹簧的弹力阈值较小,无法满足更高的缓冲要求,稳定性较差,容易崩坏,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舒适度更高,缓冲效果更强,稳定性更好的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

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包括坐垫、背板组件和护头枕,坐垫的端部与背板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背板组件的顶部通过钢制连接管与护头枕固定连接,钢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背板组件和护头枕的内部;

背板组件包括皮质表面套、弧形限制边框、间隙防螨海绵、弧形弹簧支架、连接柱、连接弹簧、延伸槽和辅助缓冲组件,弧形限制边框的表面包覆皮质表面套,弧形限制边框的两侧壁上等距加工有多组衔接槽,衔接槽与弧形弹簧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弧形弹簧支架的两底端与延伸槽的两端相接,延伸槽的内部安装三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固定安装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与弧形弹簧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底部穿过延伸槽进入弧形限制边框的内部与辅助缓冲组件固定连接,辅助缓冲组件包括转轴、弹性调节板、挤压轴和挤压块,转轴活动安装在延伸槽的底面折弯处,转轴与弹性调节板活动连接,弹性调节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挤压轴,两组挤压轴对向设置,挤压轴与挤压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质表面套的内壁和弧形限制边框相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填充间隙防螨海绵。

优选的,所述延伸槽开设在弧形限制边框的底部,延伸槽的内部设有供连接柱穿过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穿过衔接槽与弧形弹簧支架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弹性调节板固定连接。

上述的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皮质表面套包覆在弧形限制边框的外部,对弧形弹簧支架造成一定的挤压,保证弧形弹簧支架与皮质表面套内壁的紧密贴合,皮质表面套的内壁和弧形限制边框相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填充间隙防螨海绵,弧形弹簧支架设置为山丘状的连续弧形结构,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提高司乘人员的使用舒适度,当司乘人员受到冲击后移动时,司乘人员的背部对弧形弹簧支架造成挤压带动连接弹簧发生收缩,若为微小冲击,连接弹簧的弹力回复满足座椅背板的缓冲要求,若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较大,则弧形弹簧支架受到挤压带动连接弹簧和连接柱一同下压,连接柱的底部向下挤压弹性调节板,使得弹性调节板的两端收紧,挤压轴带动挤压块对向挤压来限制弧形弹簧支架的形变,避免弧形弹簧支架在持续受力情况下从弧形限制边框的两侧崩出或者绷断,增加设备稳定性,同时弹性调节板的回复力、连接弹簧的回复力和间隙防螨海绵的弹力为座椅背板提供更高的缓冲力度,在不降低司乘人员使用舒适度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组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组件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组件内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坐垫;2、背板组件;21、皮质表面套;22、弧形限制边框;221、衔接槽;23、间隙防螨海绵;24、弧形弹簧支架;25、连接柱;26、连接弹簧;27、延伸槽;28、辅助缓冲组件;281、转轴;282、弹性调节板;283、挤压轴;284、挤压块;3、护头枕;31、钢制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包括坐垫1、背板组件2和护头枕3,坐垫1的端部与背板组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背板组件2的顶部通过钢制连接管31与护头枕3固定连接,钢制连接管31的两端分别伸入背板组件2和护头枕3的内部;

请参阅图2-4,背板组件2包括皮质表面套21、弧形限制边框22、间隙防螨海绵23、弧形弹簧支架24、连接柱25、连接弹簧26、延伸槽27和辅助缓冲组件28,弧形限制边框22的表面包覆皮质表面套21,弧形限制边框22的两侧壁上等距加工有多组衔接槽221,衔接槽221与弧形弹簧支架24的两端固定连接,弧形弹簧支架24的两底端与延伸槽27的两端相接,延伸槽27的内部安装三组连接柱25,连接柱25的顶部固定安装连接弹簧26,连接弹簧26与弧形弹簧支架24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25的底部穿过延伸槽27进入弧形限制边框22的内部与辅助缓冲组件28固定连接,辅助缓冲组件28包括转轴281、弹性调节板282、挤压轴283和挤压块284,转轴281活动安装在延伸槽27的底面折弯处,转轴281与弹性调节板282活动连接,弹性调节板28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挤压轴283,两组挤压轴283对向设置,挤压轴283与挤压块284固定连接,皮质表面套21的内壁和弧形限制边框22相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填充间隙防螨海绵23,延伸槽27开设在弧形限制边框22的底部,延伸槽27的内部设有供连接柱25穿过的通道,挤压块284穿过衔接槽221与弧形弹簧支架24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柱25的底部与弹性调节板282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皮质表面套21包覆在弧形限制边框22的外部,对弧形弹簧支架24造成一定的挤压,保证弧形弹簧支架24与皮质表面套21内壁的紧密贴合,皮质表面套21的内壁和弧形限制边框22相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填充间隙防螨海绵23,当司乘人员受到冲击后移动时,司乘人员的背部对弧形弹簧支架24造成挤压带动连接弹簧26发生收缩,若为微小冲击,连接弹簧26的弹力回复满足座椅背板的缓冲要求,若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较大,则弧形弹簧支架24受到挤压带动连接弹簧26和连接柱25一同下压,连接柱25的底部向下挤压弹性调节板282,使得弹性调节板282的两端收紧,挤压轴283带动挤压块284对向挤压来限制弧形弹簧支架24的形变,弹性调节板282的回复力、连接弹簧26的回复力和间隙防螨海绵23的弹力为座椅背板提供更高的缓冲力度。

综上所述:本车座椅背板缓冲设备,皮质表面套21包覆在弧形限制边框22的外部,对弧形弹簧支架24造成一定的挤压,保证弧形弹簧支架24与皮质表面套21内壁的紧密贴合,皮质表面套21的内壁和弧形限制边框22相接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内部填充间隙防螨海绵23,弧形弹簧支架24设置为山丘状的连续弧形结构,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提高司乘人员的使用舒适度,当司乘人员受到冲击后移动时,司乘人员的背部对弧形弹簧支架24造成挤压带动连接弹簧26发生收缩,若为微小冲击,连接弹簧26的弹力回复满足座椅背板的缓冲要求,若司乘人员受到的冲击较大,则弧形弹簧支架24受到挤压带动连接弹簧26和连接柱25一同下压,连接柱25的底部向下挤压弹性调节板282,使得弹性调节板282的两端收紧,挤压轴283带动挤压块284对向挤压来限制弧形弹簧支架24的形变,避免弧形弹簧支架24在持续受力情况下从弧形限制边框22的两侧崩出或者绷断,增加设备稳定性,同时弹性调节板282的回复力、连接弹簧26的回复力和间隙防螨海绵23的弹力为座椅背板提供更高的缓冲力度,在不降低司乘人员使用舒适度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实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