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6458发布日期:2020-04-28 2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侧板(2)和连接板(3);

所述侧板(2)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所述第一侧板(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分别与所述顶板(1)的一组对边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3)和所述第四侧板(24)分别与所述顶板(1)的另一组对边连接;

所述连接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三侧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32)和所述第四侧板(24)依次连接;

所述顶板(1)、所述侧板(2)和所述连接板(3)构成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包括顶面(11)和四个安装面(12),所述顶面(11)与所述侧板(2)通过所述安装面(12)平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1)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包括第一直板(211)和第一折板(212),所述第一直板(211)一端与所述顶板(1)连接,所述第一直板(21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板(212)连接,所述第一折板(212)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翻折,所述第一直板(211)和所述第一折板(212)的夹角呈12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2)包括第二直板(221)和第二折板(222),所述第二直板(221)一端与所述顶板(1)连接,所述第二直板(22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板(222)连接,所述第二折板(222)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翻折,所述第二直板(221)和所述第二折板(222)的夹角呈8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23)的夹角和所述第四侧板(24)的夹角均为10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分别与所述第三侧板(23)的夹角和所述第四侧板(24)的夹角均为85°-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包括第一加强筋(41)和第二加强筋(42),所述第一侧板(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均设有所述第一加强筋(41),所述第三侧板(23)和所述第四侧板(24)均设有所述第二加强筋(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宽度为15mm-20mm。

10.一种汽车,包括前舱结构,所述前舱结构包括中通道(5)和接头支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副仪表板固定支架,所述第一侧板(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分别与所述中通道(5)连接,所述第三侧板(23)和所述第四侧板(24)分别通过所述接头支架(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及汽车,包括顶板、侧板和连接板;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一组对边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与所述顶板的另一组对边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板构成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容置空间结构,与中通道和前座椅横梁连接,有效的提高中通道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副仪表板发生变形和移位,利于分散碰撞能量,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