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皋行车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6789发布日期:2020-04-28 22:1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皋行车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皋行车车座。



背景技术:

皋行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是属于智能交通的一种,是对现有公共交通工具的补充,在未来的规划中,皋行车不仅可以行使载人出行的职能,还可以满足部分轻型快递的输送要求,而车座是停靠在车站的车座等待区等候乘客的乘坐工具;目前相当一部分城市存在拥挤的现象,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不够完善,经常出现买票上车没有座位的现象;城市路线分配不当,资源利用率低,使得城市运行车辆常常出现高空车率和资源浪费的情况;随着人们夜生活的丰富,乘客回家时间晚,没有可靠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乘客的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影响社会治安;等车时间过长,让乘客产生焦虑感也是一大问题;而皋行车通过采用独特的车座设计和功能设计,使得皋行车车座与车体是可以在运行时为分离模式,车座和车体在空闲时间放置于站台区域的车座和车体的等待区停靠,多余的车座在闲暇时刻放置于道路主体第一层充电区域,当车座接到乘客的出行任务信号时,车座向车体发出装载信号并驶向车体;车体待车座完全进入车体后,关闭两侧大门,调整位置,从而接受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并出发,为了有效的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皋行车车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皋行车车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皋行车车座,包括车座主体,所述车座主体是由车座沙发、车座底板、车座门和车座操作台组成,且车座沙发的后端安装有沙发靠背,所述车座沙发的前端安装有车座对准器,且车座对准器位于车座底板上,所述车座主体与车体通过车座对准器控制其之间的位置,所述车座对准器的两侧安装有角蹄,且车座对准器的前端设有车座操作台,所述车座操作台由显示屏、操作台、车座识别系统、车座信号接收发射器和信息处理器组成,所述车座主体的前端两侧底部分别安装有车座轮胎,且车座主体的内部安装车座电池和车座动力系统。

优选的,所述车座沙发的形状类似扇形,前窄后宽,前宽为0.6米,后宽为0.9米,高为0.5米,沙发靠背高为0.9米,且车座沙发的两侧均安装有塑料圆筒。

优选的,所述车座底板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功能器,且无线充电功能器位于车座对准器的正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车座轮胎的规格与普通汽车轮胎一致。

优选的,所述车座门入口宽度为0.5米,且车座门不是自动门。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位于沙发靠背的正对面位置,且显示屏的长度为0.4米,宽度为0.3米,该显示屏的上部安装有可视频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车座操作台长度为0.5米,宽度为0.3米,且车座操作台设有四个触屏按钮,该触屏按钮从左往右依次是紧急停靠按钮、出发按钮、就近停靠按钮和换车座按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皋行车车座,通过采用独特的车座设计和功能设计,使得皋行车车座与车体是可以在运行时为分离模式,为了让乘客的买票、等待乘坐和出发行驶三个工作分离,乘客乘坐前的任何时段都可以买票,且仅以票据乘坐,车座车票在到达目的地前均为有效,不指定特殊车座和车体,按系统安排分配,使得车座、车体和乘客不需要太多等待时间,所有一切以乘客乘坐在车座上并出示票据扫描为准,中途下车后再上车,乘客车票依旧有效;车体与车座分离后,主干道上车体行驶的同时,车体可以快速停靠站台并让车座驶出,再让下一辆车座进入继续行驶,不影响后续车体承载车座工作的进行,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皋行车车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皋行车车座的车座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皋行车车座的纵段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皋行车车座1-1横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皋行车车座2-2横断面图。

图中:1、显示屏;2、车座操作台;3、车座沙发;4、沙发靠背;5、车座轮胎;6、车座对准器;7、角蹄;8、车座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皋行车车座,包括车座主体8,所述车座主体8是由车座沙发3、车座底板、车座门和车座操作台2组成,且车座沙发3的后端安装有沙发靠背4,所述车座沙发3的前端安装有车座对准器6,且车座对准器6位于车座底板上,所述车座主体8与车体通过车座对准器6控制其之间的位置,所述车座对准器6的两侧安装有角蹄7,且车座对准器6的前端设有车座操作台2,所述车座操作台2由显示屏1、操作台、车座识别系统、车座信号接收发射器和信息处理器组成,所述车座主体8的前端两侧底部分别安装有车座轮胎5,且车座主体8的内部安装车座电池和车座动力系统。

车座沙发3的形状类似扇形,前窄后宽,前宽为0.6米,后宽为0.9米,高为0.5米,沙发靠背4高为0.9米,且车座沙发3的两侧均安装有塑料圆筒;车座底板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功能器,且无线充电功能器位于车座对准器6的正中心位置;车座轮胎5的规格与普通汽车轮胎一致;车座门入口宽度为0.5米,且车座门不是自动门;显示屏1位于沙发靠背4的正对面位置,且显示屏1的长度为0.4米,宽度为0.3米,该显示屏1的上部安装有可视频摄像头;车座操作台2长度为0.5米,宽度为0.3米,且车座操作台2设有四个触屏按钮,该触屏按钮从左往右依次是紧急停靠按钮、出发按钮、就近停靠按钮和换车座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皋行车车座,车座包含车座沙发3、车座底板、车座门和车座操作台2,车座沙发3主要用于乘客乘坐,车座底板主要用于固定车座底部,车座底板使车座前后部位连成一个整体,同时部分电线从车座底板贯穿,车座门是乘客出入车座必经的通道,车座操作台2包含显示屏1、操作台、车座识别系统、车座信号接收发射器和信息处理器;显示屏1于车座靠背4的对面,方便乘客行车过程中直视显示屏1,当乘客进入车座内,显示屏1主要用于引导乘客如何放置行李物品和正确乘坐皋行车,并播放介绍紧急情况下的报急做法;乘客坐好后,在操作台上按下出发按钮,显示屏1则开始播放行车视频,包含广告、本地简介、电影或者电视剧;发生紧急情况后,在自身检测出故障或者由乘客在操作台上按下紧急停靠按钮,则显示屏1播放紧急情况下的乘客须知,引导乘客快速有效地自救,显示屏1上部安装一个可视频摄像头,方便在出现意外时,综合监控中心与乘客进行直接对话,帮助和引导乘客进行自救;操作台上一共有四个触屏按钮,从左往右依次是紧急停靠按钮、出发按钮、就近停靠按钮和换车座按钮,乘客在车座沙发3上坐好后,按出发按钮,车座自动门关上,开始旅程;乘客在行车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可按下紧急停靠按钮,车辆随即停止前行,缓慢停靠路边侧,并发射紧急求救信号,综合维修基地将即时派遣人员前往事发地急救;乘客在乘坐过程中临时有事(例如上厕所、吃饭),按下就近停靠按钮,皋行车随即在附近的站台点停靠,并向系统上报停靠点信息,系统会自动录入乘客剩余路程需要,待乘客再次需要搭乘皋行车完成剩余路程时,乘客只需要在任意车座上的显示屏1的二维扫码处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剩余路程,若乘客不再需要乘坐皋行车完成剩余路程,那么可以在手机app上取消剩余路程订单,剩余路程订单费用即刻退还至客户钱包中,对于有异味和垃圾的车座,乘客想要换一辆车座乘坐,按下换车座按钮,走出车座,系统立即将这一辆关闭,送往综合维修基地进行清理和维修,并及时安排下一辆车座前来;车座识别系统主要用于识别乘客手机订单的二维码或者售票窗口的卡片,甚至识别车票上的二维码,从而确定路线,在乘客中途紧急停靠或者就近停靠后,乘客继续乘坐时的二维码依旧有效;车座信号接收发射器主要用于乘客行车信息的接收和发射、控制中心传来的信息接收和当前位置的发射;信息处理器主要用于处理客户二维码信息,制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同时时刻计算当前所处位置,在紧急时刻,处理皋行车紧急停靠和就近停靠的最佳方案;

车座主体8与车体是采用分离模式,为了让乘客的买票、等待乘坐和出发行驶三个工作分离,乘客乘坐前的任何时段都可以买票,且仅以票据乘坐,车座车票在到达目的地前均为有效,不指定特殊车座和车体,按系统安排分配,使得车座、车体和乘客不需要太多等待时间,所有一切以乘客乘坐在车座上并出示票据扫描为准,中途下车后再上车,乘客车票依旧有效;车体与车座分离后,主干道上车体行驶的同时,车体可以快速停靠站台并让车座驶出,再让下一辆车座进入继续行驶,不影响后续车体承载车座工作的进行,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减少了乘客等待时间;车座和车体在空闲时间放置于站台区域的车座和车体的等待区停靠(放等待区位置的半数,半数站台用于进站,半数站台用于出站),多余的车座和车体在闲暇时刻放置于道路主体第一层充电区域。当车座接到乘客的出行任务信号时,车座向车体发出装载信号并驶向车体;车体待车座完全进入车体后,关闭两侧大门,调整位置,接受目的地位置和规划合理路线并出发,具有很好的使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