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137发布日期:2020-05-12 19:3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农用车辆为了节约成本,驾驶室内一般不配备空调而只配备风扇,然而农忙季节室外温度非常高,驾驶员长期在驾驶室内很容易中暑,个别农用车辆的驾驶室内配备有空调,但因为农用车辆经常在田间行驶,驾驶环境很差,长时间颠簸使用后驾驶室内密闭性比较差,压缩机驱动的空调一直处于启动状态,消耗大量的电量,增加油耗,经济性比较低。农用车驾驶室高温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健康和驾驶安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农用车辆驾驶室温度高影响驾驶安全,压缩机空调降温增加油耗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所述降温系统包括驱动热源、自循环制冷机芯和室内循环风系统;所述驱动热源包括车辆尾气、热采集器和热循环系统,所述热采集器设置在车辆排气管外部,用于采集车辆发动机尾气中的热量,所述热采集器与所述热循环系统连通,所述热循环系统与所述自循环制冷机芯的发生器连接,用于将热采集器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发生器;所述发生器吸收热量,使所述自循环制冷机芯开始循环制冷工作,所述自循环制冷机芯的蒸发器温度降低;所述室内循环风系统将所述驾驶室内的空气抽出,经过所述蒸发器外部后空气温度降低,再送至所述驾驶室内;所述自循环制冷机芯采用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

在如上所述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采集器为铜管弯制,绕设在车辆排气管外表面,所述热采集器和所述热循环系统内填充有传热介质。

在如上所述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热介质采用热载体油。

在如上所述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热采集器设置有多个,多个热采集器沿排气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采集尾气中的热量,多个所述热采集器分别与所述热循环系统连通。

在如上所述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热源还包括前置采热器,所述前置采热器设置在热采集器的回流口与热循环系统之间,用于循环回流至热采集器内的传热介质的预加热;所述前置采热器设置在车辆的水箱内。

在如上所述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置采热器为铜管弯制,所述前置采热器绕设在车辆的水箱内壁。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采用车辆尾气中的热量作为热源,驱动自循环制冷机芯制冷,利用室内循环风系统将驾驶室内的空气绕自循环制冷机芯的蒸发器流通,使驾驶室内的空气降温,采用车辆尾气作为热源,来源清洁,且可以降低温室效应。采用自循环制冷机芯作为制冷装置,不需要电力输入,大大降低了降温系统的用电量,降低了车辆油耗。采用热载体油作为传热介质,大大增强了热循环系统作用在热源驱动部位的热量,使制冷效率大大增加,且热载体油稳定,不易发生事故。整个降温系统清洁高效,且节约油耗。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

图中:1、排气管;2、发生器;3、热采集器;4、精馏器;5、冷凝器;6、蒸发器;7、供液管;8、平衡管;9、吸收器;10、储液器、11、稀释液管;12、自循环制冷机芯;13、室内循环风系统;14、驾驶室;15、热循环系统;16、前置采热器;1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其降温系统包括驱动热源、自循环制冷机芯12和室内循环风系统13。

驱动热源包括车辆尾气、热采集器3和热循环系统15,热采集器3设置在车辆排气管1外部,用于采集车辆发动机尾气中的余热,热采集器3与热循环系统15连通,热循环系统15与自循环制冷机芯12的发生器2连接,用于将热采集器3吸收的热量传导至发生器2;发生器2吸收热量,使自循环制冷机芯12开始循环制冷工作,蒸发器6温度降低。室内循环风系统13将驾驶室14内的空气抽出,经过蒸发器6外部后空气温度降低,再送至驾驶室14内,从而实现驾驶室14内温度的降低,由于该降温系统用的是车辆尾气中的热量,只要车辆在运作过程中就一直可以维持降温系统运行,不仅降低尾气的温度,降低对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影响,而且基本不影响车辆的电瓶寿命(仅热循环系统15需要用到少量电进行运转),不增加车辆油耗,经济实用;自循环制冷机芯12采用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芯,包括:发生器2、精馏器4、冷凝器5、蒸发器6、供液管7、平衡管8、吸收器9、储液器10和稀释液管11。发生器2吸收热源,使管内的氨水浓溶液沸腾,内形成氨和水的混合蒸汽上升,氨蒸气和水蒸气进入精馏器4散去部分热量,水蒸气冷却成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去,氨蒸气上升到冷凝器5,经过散热冷却,转换成液氨,然后经供液管7进入蒸发器6,液态氨在蒸发器6内蒸发吸收制冷,从而实现以热源驱动制冷。

进一步地,热采集器3为铜管弯制,绕设在车辆排气管1外表面,热采集器3和热循环系统15内填充有传热介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热介质采用热载体油。由于热载体油的沸点高于水,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即可以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还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即可以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即可以减少加热系统的初投资和操作费用。

为了充分采集排气管1排出的车辆尾气中的热量,热采集器3设置有多个,多个热采集器3依次绕设在车辆排气管1外部,采集尾气中的热量,多个热采集器3分别与热循环系统15连通。在使用时,多个热采集器3分别采集不同区间的排气管1内车辆尾气的热量,正常情况下,未经处理的车辆尾气温度可达300℃以上,经本实施例的热采集器3采集热量后,排放出的尾气温度一般在150℃左右,大大降低了尾气温度。

为了增加驱动热源的温度,驱动热源还包括前置采热器16,前置采热器16设置在热采集器3的回流口与热循环系统15之间,用于循环回流至热采集器3内的传热介质的预加热;前置采热器16设置在车辆的水箱17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置采热器16为铜管弯制,前置采热器16绕设在车辆的水箱17内壁。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水箱17内的水一般接近沸腾,将前置采热器16绕制在水箱17内壁,可以最大范围的吸收水的温度,使流入热采集器3内的传热介质预加热,进一步提高了输入发生器2的热量值,使自循环制冷机芯12的制冷量更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农用车辆驾驶室降温系统采用车辆尾气中的热量作为热源,驱动自循环制冷机芯制冷,利用室内循环风系统将驾驶室内的空气绕自循环制冷机芯的蒸发器流通,使驾驶室内的空气降温,采用车辆尾气作为热源,来源清洁,且可以降低温室效应。采用自循环制冷机芯作为制冷装置,不需要电力输入,大大降低了降温系统的用电量,降低了车辆油耗。采用热载体油作为传热介质,大大增强了热循环系统作用在热源驱动部位的热量,使制冷效率大大增加,且热载体油稳定,不易发生事故。整个降温系统清洁高效,且节约油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