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9500发布日期:2020-05-20 00:0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尤其在汽车安全方面,人们更加注重细节的设计。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926756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发动机节气门装置,包括汽车后排座位防撞固定装置,包括:汽车后排座位,在所述汽车后排座位的后面分别有第一u型固定块、第二u型固定块、第三u型固定块和固定杆,所述第一u型固定块、第二u型固定块和第三u型固定块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u型固定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一u型固定块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孔,在所述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杆从第一u型固定块、第二u型固定块和第三u型固定块中部的第二固定孔内穿过。但是现有的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对固定装置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安装固定效果差和固定装置容易脱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不能对固定装置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安装固定效果差和固定装置容易脱落的问题。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包括防护板,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杆,第一靠枕,折叠缓冲板结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杆,第二靠枕,拉绳,拉环,底板,安装架和安装螺栓,所述的第一支撑座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板上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杆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一靠枕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杆的上部;所述的折叠缓冲板结构分别设置在防护板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和防护板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分别安装在防护板正表面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设置在防护板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支撑座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防护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杆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撑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二靠枕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杆后壁上;所述的拉绳分别胶接在防护板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的拉环胶接在拉绳的下部;所述的底板螺栓连接在防护板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架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架内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折叠缓冲板结构包括防护座,支撑杆,套管,紧固块,缓冲簧,缓冲板和锁紧螺栓,所述的支撑杆螺栓连接在防护座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套接在支撑杆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固块分别螺栓连接在套管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簧焊接在紧固块的外侧;所述的缓冲板焊接在缓冲簧的外侧;所述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缓冲板正表面外侧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采用橡胶座。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具体采用l形的不锈钢架;所述的第一靠枕和第二靠枕具体采用猜测填充有海绵层的尼龙布枕。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簧的直径设置为三十毫米至四十毫米;所述的缓冲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板具体采用外表面胶接有橡胶层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包括连接板,紧固片,安装孔,防护圈,支撑片和插杆,所述的紧固片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板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孔分别开设在紧固片正表面的上部和紧固片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支撑片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板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和连接板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杆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片底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的内侧胶接有防护圈。

优选的,所述的插杆具体采用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包括防护壳,转杆,连杆,安装块,绑带和固定钩,所述的转杆轴接在防护壳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杆螺栓连接在转杆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块螺栓连接在连杆的左侧;所述的绑带缠绕在转杆的外壁上;所述的固定钩胶接在绑带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壳和转杆内部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的转杆与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绑带具体采用尼龙布带。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座通过锁紧螺栓与防护板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连接板与防护板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护壳与防护板螺栓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座,支撑杆,套管,紧固块,缓冲簧,缓冲板和锁紧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装置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板,紧固片,安装孔,防护圈,支撑片和插杆的设置,有利于对固定装置进行安装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壳,转杆,连杆,安装块,绑带和固定钩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固定装置固定后脱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采用橡胶座,有利于分别降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的制造成本。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架具体采用l形的不锈钢架;所述的第一靠枕和第二靠枕具体采用猜测填充有海绵层的尼龙布枕,有利于防止安装架生锈损坏,同时利用第一靠枕和第二靠枕可提高使用人员头部的舒适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簧的直径设置为三十毫米至四十毫米;所述的缓冲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有利于防止缓冲簧生锈断裂。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孔的内侧胶接有防护圈,有利于增加固定装置已车之间的紧固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壳和转杆内部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的转杆与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设置,有利于防止转杆在防护壳内旋转,同时防止转杆在滚子轴承内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缓冲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板;2、第一支撑座;3、第一支杆;4、第一靠枕;5、折叠缓冲板结构;51、防护座;52、支撑杆;53、套管;54、紧固块;55、缓冲簧;56、缓冲板;57、锁紧螺栓;6、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61、连接板;62、紧固片;63、安装孔;64、防护圈;65、支撑片;66、插杆;7、伸缩挂接绑带结构;71、防护壳;72、转杆;73、连杆;74、安装块;75、绑带;76、固定钩;8、第二支撑座;9、第二支杆;10、第二靠枕;11、拉绳;12、拉环;13、底板;14、安装架;1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防撞固定装置,包括防护板1,第一支撑座2,第一支杆3,第一靠枕4,折叠缓冲板结构5,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6,伸缩挂接绑带结构7,第二支撑座8,第二支杆9,第二靠枕10,拉绳11,拉环12,底板13,安装架14和安装螺栓15,所述的第一支撑座2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板1上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杆3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的上部;所述的第一靠枕4螺栓连接在第一支杆3的上部;所述的折叠缓冲板结构5分别设置在防护板1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和防护板1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6分别安装在防护板1正表面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7设置在防护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支撑座8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防护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杆9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撑座8的上部;所述的第二靠枕10螺栓连接在第二支杆9后壁上;所述的拉绳11分别胶接在防护板1左右两侧的上部;所述的拉环12胶接在拉绳11的下部;所述的底板13螺栓连接在防护板1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架14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13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螺栓15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架14内侧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折叠缓冲板结构5包括防护座51,支撑杆52,套管53,紧固块54,缓冲簧55,缓冲板56和锁紧螺栓57,所述的支撑杆52螺栓连接在防护座51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53套接在支撑杆52外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固块54分别螺栓连接在套管53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簧55焊接在紧固块54的外侧;所述的缓冲板56焊接在缓冲簧55的外侧;所述的锁紧螺栓57螺纹连接在缓冲板56正表面外侧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8分别采用橡胶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架14具体采用l形的不锈钢架;所述的第一靠枕4和第二靠枕10具体采用猜测填充有海绵层的尼龙布枕。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簧55的直径设置为三十毫米至四十毫米;所述的缓冲簧55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板56具体采用外表面胶接有橡胶层的不锈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固定安装板结构6包括连接板61,紧固片62,安装孔63,防护圈64,支撑片65和插杆66,所述的紧固片62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板6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孔63分别开设在紧固片62正表面的上部和紧固片62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支撑片65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板61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和连接板61正表面下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杆66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片65底部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孔63的内侧胶接有防护圈6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杆66具体采用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的不锈钢杆。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挂接绑带结构7包括防护壳71,转杆72,连杆73,安装块74,绑带75和固定钩76,所述的转杆72轴接在防护壳71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杆73螺栓连接在转杆72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块74螺栓连接在连杆73的左侧;所述的绑带75缠绕在转杆72的外壁上;所述的固定钩76胶接在绑带75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壳71和转杆72内部右侧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的转杆72与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绑带75具体采用尼龙布带。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座51通过锁紧螺栓57与防护板1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连接板61与防护板1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护壳71与防护板1螺栓连接设置。

工作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把防护板1固定在车内的后部,然后利用外部的扳手顺时针转动安装螺栓15即可对固定装置进行安装,然后利用外部的螺栓穿过防护圈64即可对固定装置进行加强固定,然后使用固定装置时,利用缓冲板56配合缓冲簧55和紧固块54即可对固定装置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然后拉动绑带75把固定钩76挂在车内即可防止固定完毕的固定装置脱落,然后利用第一靠枕4和第二靠枕10即可对使用人员的头部起到防护的作用,若把需要绑带75时,顺时针旋转安装块74带动转杆72旋转即可对绑带75检测缠绕。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