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壳体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8249发布日期:2020-04-10 17:2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外后视镜壳体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壳体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后部视野,而提升驾驶安全性。目前,现有的外后视镜镜壳因不便于安装,通常构造为一体式结构,因此其颜色较为单一,多为车上喷漆色或皮纹,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另外,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外后视镜镜壳及其护罩无法单独拆卸进行更换,因此不利于后期维修,同时,现有的镜壳及护罩所采用的安装方式也不便于镜壳及护罩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外后视镜壳体总成,以便于镜壳及护罩的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后视镜壳体总成,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外后视镜壳体总成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一端、并与所述基座相连接的镜壳,且所述基座插装于所述镜壳内,所述外后视镜壳体总成还包括相邻于所述镜壳而围设于所述基座另一端、并与所述基座相连接的护罩;且所述镜壳包括卡接相连的主镜壳和副镜壳,所述护罩包括卡接相连的上护罩和下护罩。

进一步的,于所述主镜壳与所述副镜壳之间设置有构成对两者间定位的定位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主镜壳和所述副镜壳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限制所述主镜壳和/或所述副镜壳向所述基座一侧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主镜壳上、并与所述副镜壳内侧面相抵接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副镜壳上、并与所述主镜壳内侧面相抵接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镜壳与所述副镜壳相接处,以及所述上护罩与所述下护罩相接处形成有接缝,所述接缝的宽度为0-1mm,且所述接缝呈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经由折叠电机相连接的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镜壳与所述上基座相连,所述护罩与所述下基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护罩被配置为与所述基座卡接相连。

进一步的,于所述主镜壳和所述副镜壳之间设置有转向灯。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灯被配置为与所述主镜壳卡接相连、且与所述副镜壳螺接相连。

进一步的,于所述副镜壳上构造有与所述转向灯相抵接、以限制所述转向灯向所述基座一侧移动的第三限位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后视镜壳体总成,通过将镜壳由分体的主镜壳和副镜壳构成,可便于根据个人需求而分别对主镜壳和副镜壳配置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使得镜壳的外观更多样化;另外,镜壳和护罩分别与基座相连,可便于两者的独立拆卸,同时,主镜壳和副镜壳,以及上护罩和下护罩之间分别卡接相连,又可便于镜壳和护罩自身的拆装,从而可使得本外后视镜壳体总成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设置对主镜壳和副镜壳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可便于主镜壳和副镜壳之间的卡接相连。

(3)通过在主镜壳和副镜壳之间设置限位部,可防止主镜壳和/或副镜壳受按压而向内塌陷。

(4)将接缝设置成弯折状,可防止灰尘、雨水等进入镜壳和护罩内。

(5)通过折叠电机连接上基座和下基座,并使得镜壳与上基座相连,从而可使折叠电机驱动上基座翻转,而实现装设于镜壳上的镜片相对于车身的翻转。

(6)护罩与基座卡接相连,可便于护罩的拆装。

(7)通过在主镜壳与副镜壳之间设置转向灯,有利于提高本外后视镜壳体总成的使用效果。

(8)转向灯与主镜壳卡接相连,可便于拆装,而通过与副镜壳螺接相连,又可提高转向灯的安装稳定性。

(9)设置第三限位部可防止转向灯受按压而向内塌陷,从而可保证转向灯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后视镜壳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座的爆炸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镜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镜壳和副镜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镜壳和副镜壳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镜壳和副镜壳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限位筋与第一限位槽的配合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面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护罩、下护罩与下基座的爆炸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灯与副镜壳的安装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灯、主镜壳与副镜壳的爆炸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六卡钩与第六卡孔的装配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后视镜壳体总成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3中d-d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1-上基座,12-下基座;

2-镜壳;

21-主镜壳,211-第四卡钩,212-第五卡孔,213-第二限槽,214-第一卡钩,215-第二卡钩,216-第一限位筋,217-定位槽,218-卡接孔,219-第三卡钩;

22-副镜壳,221-限位板,222-第一卡孔,223-第二卡孔,224-第一限位槽,225-限位面,226-定位筋,227-第一弹性卡子,228-基座过孔,229-安装柱,2210-第三卡孔;

23-上护罩,231-第二弹性卡子,232-第六卡孔,233-第七卡孔;

24-下护罩,241-第六卡钩,242-第七卡钩;

25-镜片,26-弧形缺口;

27-转向灯,271-第四卡孔,272-第五卡钩,273-第二限位筋,274-安装座;

28-折叠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壳体总成,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设置于以承装后视镜的基座1上,并包括连接于基座1一端的镜壳2,以及相邻于镜壳2围设于基座1上的护罩,基座1插装于镜壳2内;且镜壳2包括卡接相连的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护罩包括卡接相连的上护罩23和下护罩24。

具体来讲,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1包括经由折叠电机28相连接的上基座11和下基座12,镜壳2具体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上基座11相连,而护罩与下基座12卡接相连,其中,上基座11和下基座12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另外,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本实施例的上基座11优选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且其壁厚具体可设为3.0mm。

如图3至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整体呈弧形的空间曲面状,于副镜壳22上形成有供上述下基座12穿过的基座过孔228。且主镜壳21和副镜壳2卡接相连后,于其一端形成有供镜片25安装的安装孔,并靠近于安装孔,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的相接处形成有以安装下述转向灯27的弧形缺口26。另外,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主镜壳21的壁厚一般设为2.5mm,而副镜壳22壁厚的通常设为2.0mm。

此外,以图3所示状态为基准,于主镜壳21的底部构造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卡钩214和第二卡钩215,且此两卡钩之间的间距优选设为60mm~70mm。与此同时,于副镜壳22的顶部形成有分别与第一卡钩214和第二卡钩215对应设置的第一卡孔222和第二卡孔223。为了进一步提高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的卡接效果,如图5中所示,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的另一侧分别构造有对应设置的第三卡钩219和第三卡孔2210。由此,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卡钩219分别与对应的卡孔之间的卡接,即可实现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的卡接相连。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实现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的卡接,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设置有构成对两者间定位的定位部。如图5中所示,该定位部具体包括构造于副镜壳22上的定位筋226,以及对应于该定位筋226形成于主镜壳21上的、以供定位筋226插设的定位槽217,以此可使得定位筋226插设于定位槽217中而实现主镜壳21与副镜壳22之间的定位。且为了提高定位效果,本实施例的定位筋226具体被设置成图5所示的“凸”字形。当然,定位筋226除了被设置成“凸”字形,也可被设置成“1”字形或其他形状。另外,基于主镜壳21的薄壁结构,为便于设置定位槽217,于主镜壳21的内侧面上固连有定位板,定位槽217即由该定位板和主镜壳21围构形成。

另外,仍由图5中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的定位效果,并便于拆卸,相邻于定位筋226,于副镜壳22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卡子227,并对应于该第一弹性卡子227,于主镜壳21上外凸设置有具有卡接孔218的卡块。且为了便于第一弹性卡子227于卡接孔218内的卡置,本实施例的卡接孔218具体被设置呈矩形孔,且该矩形孔具体可设为长8mm、宽7mm。如此设置,可通过定位筋226于定位槽217内的插设,以及第一弹性卡子227于卡接孔218内的卡置,即可实现主镜壳21与副镜壳22之间的定位。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受按压而向内塌陷,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设有限位部,以限制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向基座1一侧(也即向内侧)的位移。该限位部包括设于主镜壳21上、并与副镜壳22内侧面相抵接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设于副镜壳22上、并与主镜壳21内侧面相抵接的第二限位部。其中,如图6和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具体为构造于主镜壳21内侧面上的第一限位筋216,且为了提高限位效果,该第一限位筋216具体被设置成图7中所示的“t”形结构。此时,为便于装配,对应于该第一限位筋216,于副镜壳22的边缘处形成有供第一限位筋216的中部插设的第一限位槽224,如此可在该第一限位筋216插设于第一限位槽224处时,使得第一限位筋216的顶部与副镜壳22的内侧面相抵接,以此可防止副镜壳22受压而向内塌陷。

如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部则为形成于副镜壳22边缘处的限位面225,且基于主镜壳21与副镜壳22之间的卡接关系,于副镜壳22构造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卡孔2210的边缘处的外侧面构造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限位面225即由卡槽的侧面形成。如此设置,可在第一、第二及第三卡钩219分别与对应的卡孔卡接时,可使得副镜壳22上的限位面225与主镜壳21的内侧面相抵接,以此可防止主镜壳21受压塌陷。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如图9和图10中所示,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之间的弧形缺口26处还设置有转向灯27。其中,为了便于转向灯27的拆装,本实施例的转向灯27具体与主镜壳21卡接相连,此时,为了保证转向灯27的安装牢固性,转向灯27采用螺接的方式与副镜壳22相连。具体地,基于图9所示状态为基准,于转向灯27的顶部构造有间隔布置的第四卡孔271和第五卡钩272,而于转向灯27的底部固连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向内外凸的安装座274,并于各安装座274上形成有通孔。与此同时,于主镜壳21的底部构造有与第四卡孔271和第五卡钩272分别对应设置的第四卡钩211和第五卡孔212,另外,对应于两安装座274,于副镜壳22上构造有两个具有螺纹孔的安装柱229。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向灯27的安装效果,如图9中所示,于主镜壳2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13,同时,于转向灯27的顶部设置有可插设于该第二限位槽213内的第二限位筋273,由此可限制转向灯27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位移。基于上述结构,转向灯27先通过第四卡孔271和第四卡钩211,以及第五卡钩272和第五卡孔212之间的卡接,再通过螺钉等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过两安装座274上的通孔,而与安装柱229上的螺纹孔螺接,由此即可实现转向灯27的安装。

而为了提高使用效果,由图9和图10中所示,为了防止转向灯27受压塌陷,于副镜壳22的内侧面上构造有与转向灯27内侧面相抵接的第三限位部。由图9中所示,该第三限位部具体包括间隔构造于副镜壳22上的两个限位板221,且以图9所示状态为基准,该限位板221与转向灯27底面和内侧面相抵接。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安装时干涉,具体设置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在限位板221与转向灯27之间设置微小间隙。

如图11中所示,为了实现上护罩23和下护罩24之间的卡接,于上护罩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卡孔232和第七卡孔233,与此同时,于下护罩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卡孔232和第七卡孔233对应的第六卡钩241和第七卡钩242。另外,为了便于上护罩23和下护罩24之间的拆卸,以便于后期维修,如图12中所示,第六卡钩241与第六卡孔232,以及第七卡钩242与第七卡孔233之间的卡接角度α设为115°。此外,仍由图11中所示,为了便于护罩与下基座12之间的连接,于上护罩23的内侧面上固连有第二弹性卡子231,同时,于下基座12上形成有供第二弹性卡子231卡置的安装孔。

基于镜壳2与护罩之间的分体结构,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镜壳2与护罩之间的相接处形成有弯折状的接缝l0,且为保证整体美观性,该接缝l0具体可为0.5mm~2.5mm。另外,基于主镜壳21与副镜壳22以及上护罩23与下护罩24之间的卡接结构,为了便于拆装,如图15至图17中所示,于主镜壳21与副镜壳22的相接处,上护罩23与下护罩24之间,以及转向灯27与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的相接处均形成有接缝l。另外,为了防止雨水灰尘等由接缝l处进入镜壳2或护罩内,接缝l被构造呈弯折状,且本实施例的接缝l优选被设置成“l”形,并具体设为0~1mm。此外,如图16中所示,为了充分发挥限位面225的作用,限位面225与主镜壳21之间的缝隙应略小,具体可设为0~0.5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各卡钩与各卡孔的具体结构均可采用现有结构,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壳体总成,通过将镜壳2由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构成,可便于根据个人需求而分别对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配置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使得镜壳2的外观更多样化。另外,镜壳2和护罩分别与基座1相连,可便于两者的独立拆卸,且主镜壳21和副镜壳22,以及上护罩23和下护罩24之间分别卡接相连,又可便于镜壳2和护罩自身的拆装,从而可使得本外后视镜壳体总成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