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1392发布日期:2020-05-01 17:2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



背景技术:

申请人华星隆慧(北京)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提出一项发明专利申请cn201811126598.3,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气分子冷链车,挂壁式冷链车车尾挂壁在挂壁车车头上,集装箱保温箱安装在挂壁式冷链车车尾上,集装箱保温箱与挂壁车车头之间安装制冷源;冷凝器机组安装在集装箱保温箱外,制冷源通过管路连通至集装箱保温箱内,气分子平衡组件安装在集装箱保温箱外顶部;冷凝器机组为集装箱保温箱内提供制冷剂;制冷源通过顶部喷淋的方式为集装箱保温箱降温、提供贮藏所需的环境气体;气分子平衡组件平衡集装箱保温箱内的各种气体分子;环境参数调控组件调控集装箱保温箱内的湿度及所需储藏气体分析的含量;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外部输入的控制参数或者利用预先存储的控制参数检测单元检测的参数,发出控制指令,使得集装箱保温箱内部环境达到控制参数,对其内部材料实施冷藏保鲜或者速冻。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对箱体内部各类气体分子浓度以及温度调控达到食材保鲜、深冷等处理。

申请人广州聚联物流有限公司于2016年提出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621221676.4,公开了一种冷藏车液氮换热制冷系统,设置于冷藏车上,包括液氮罐和输氮管,输氮管的近端与液氮罐的排气口连接,远端沿冷藏车车厢的顶部引入冷藏车车厢内,输氮管远端封堵,输氮管的近端设有控制阀,输氮管的管壁上于冷藏车车厢内设有若干液氮喷头,所述输氮管采用绝热管,所述绝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间形成真空夹层,真空夹层内设有若干层平行于内管和外管管壁的辐射屏。其采用清洁能源液氮做为冷媒,具备制冷量大,制冷快速高效。使得集装箱在不增加运输工具的动力和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农鲜产品的保鲜运输。

可以理解的,采用液氮或者液态二氧化碳等气体作为冷源对集装箱式冷藏箱进行供冷已经是本领域常见手段。

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如果采用独立冷源,那么车辆在2000-3000km的行程中需要挂载2个450l的液氮罐才勉强够用,如cn201811126598.3的附图1所示,其挂载了4个450l液氮罐。

在保鲜运输过程中,并不需要大量的冷量,液氮气化制冷后的氮气一般排至箱体内,因为在持续运输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向箱体内注入惰性气体,不断的将从外界渗入的氧气予以排出,保持箱体内低氧环境,所以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所需的氮气量是比较大的。

即液氮气化制冷所需液氮和箱体保持低氧环境所需氮气的量并不匹配,往往为了保持箱体内的低氧环境,不得不浪费大量的冷量。

所以,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保鲜冷链运输车的降低液氮或液态二氧化碳的携带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该运输车采用液态惰性气体储罐作为保温箱体的冷量来源,采用制氮机作为保温箱体内的惰性气体主要来源可保证保温箱体内的惰性环境,通过上述改进,可以降低液态惰性气体储罐的体积和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包括车辆、设置在车辆上的保温箱体和用于向保温箱体内部提供冷量的液态惰性气体储罐,所述车辆上还搭载有制氮机,所述制氮机的氮气出口与保温箱体连通。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用于与保温箱体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冷源来源于所述液态惰性气体储罐。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为设置在保温箱体的内壁的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一端连接至液态惰性气体储罐,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另外一端通过阀门连接至保温箱体内部或者大气。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车辆为以lng为燃料的车辆;所述车辆上搭载有lng储罐,所述lng储罐的出口连接至车辆的发动机。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用于与保温箱体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冷源来源于lng储罐;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设置在lng储罐和车辆的发动机之间。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为设置在保温箱体的内壁的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一端连接至lng储罐,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另外一端通过阀门连接至车辆的发动机。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用于对保温箱体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的循环风机、用于将保温箱体内气体排至大气的排放管以及设置在排风管内的排风机。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液态惰性气体储罐为液氮罐或液态二氧化碳储罐。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液态惰性气体储罐为液氮罐,所述液氮罐为1个,体积为150l。

在上述的保鲜冷链运输车中,所述制氮机的电力来源来自于车辆自带电源,或者车辆上搭载有发电机,所述制氮机的电力来源于所述发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液态惰性气体储罐作为保温箱体的冷量来源,采用制氮机作为保温箱体内的惰性气体主要来源可保证保温箱体内的惰性环境,通过上述改进,可以降低液态惰性气体储罐的体积和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保鲜冷链运输车,包括车辆1、设置在车辆1上的保温箱体2和用于向保温箱体2内部提供冷量的液氮罐3,所述车辆1上还搭载有制氮机4,所述制氮机4的氮气出口与保温箱体2连通。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保温箱体2内一般存储的是生鲜和瓜果蔬菜等,这些产品在运送过程中会产生呼吸作用,而抑制呼吸作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保持环境为低氧惰性环境。

在传统运送过程中,采用液氮罐3作为环境氮气的来源,其意味着车辆1必须多搭载一个或多个液氮罐3。

在本实施例中,液氮罐3用作保温箱体2供冷,制氮机4用作保温箱体2的氮气环境的保持。两者协同作用,保证保温箱体2内的低温、低氧环境。

详细来说,液氮罐3向保温箱体2供冷的具体方式为:所述保温箱体2内设有用于与保温箱体2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模块5,所述第一换热模块5的冷源来源于所述液态惰性气体储罐。第一换热模块5可以为盘管、夹套等,对此不做过多限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模块5为设置在保温箱体2的内壁的第一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一端连接至液态惰性气体储罐,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另外一端通过阀门连接至保温箱体2内部,将气化的氮气进一步利用作为惰性环境的气体来源之一。实际上,所述第一换热盘管的另外一端也可通过阀门连接至大气。

现有技术中,很多车辆1为lng天然气为燃料的车辆1,其燃烧更为环保。所以本方案也可以适用于该类型车辆1,具体来说,所述车辆1为以lng为燃料的车辆1;所述车辆1上搭载有lng储罐13,所述lng储罐13的出口连接至车辆1的发动机,所述保温箱体2内设有用于与保温箱体2内部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换热模块6,所述第一换热模块5的冷源来源于lng储罐13;所述第一换热模块5设置在lng储罐和车辆1的发动机之间。第一换热模块5可以为盘管、夹套等,对此不做过多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lng储罐13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径连接至发动机,优选通过设有和大气换热的换热器的主管道连接至发动机,上述的lng的冷量通过第二换热模块6利用只是作为保温箱体2的冷量的补充来源之一。

作为上述的第二换热模块6的细化,具体来说,所述第二换热模块6为设置在保温箱体2的内壁的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一端连接至lng储罐,所述第二换热盘管的另外一端通过阀门连接至车辆1的发动机。

为了保证保温箱体2内的合格的惰性氛围,所述保温箱体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氧气传感器9、用于对保温箱体2内的气体进行循环的循环风机10、用于将保温箱体2内气体排至大气的排放管11以及设置在排风管内的排风机12。通过循环风机10和排风机12的作用,根据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氧气传感器9的数据调节保温箱体2内的气体外排速度。

比如,如果温度传感器7检测数据合格、湿度传感器8检测数据合格、氧气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超标,此时,循环风机10和排风机12工作,通过制氮机4向保温箱体2内供应氮气,同时通过第一换热模块5或第一换热模块5和第二换热模块6保持保温箱体2内的温度恒定。

如果温度传感器7检测数据合格、湿度传感器8检测数据不合格、氧气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合格,此时,循环风机10和排风机12工作,通过制氮机4向保温箱体2内供应氮气,同时通过第一换热模块5或第一换热模块5和第二换热模块6保持保温箱体2内的温度恒定。

如果,如果温度传感器7检测数据不合格、湿度传感器8检测数据合格、氧气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合格,此时,循环风机10工作,同时通过第一换热模块5或第一换热模块5和第二换热模块6保持保温箱体2内的温度降低到预设值。

在上述的描述中,我们限定了液态惰性气体储罐为液氮罐3,但是实际应用中,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提供冷源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行的。

通过上述的改进,可以将液氮罐3的数量降低,体积缩小,具体来说,所述液氮罐3可以为1个,体积为150l。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氮机4的电力来源来自于车辆1自带电源,或者车辆1上搭载有发电机13,所述制氮机4的电力来源于所述发电机13。优选地,制氮机4电力来源于发电机1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