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0131发布日期:2020-06-16 22:1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壶,特指一种车载加热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出行越来越频繁,长途驾驶时,驾驶员通常会自带一个水杯盛放热水。水杯虽然具有便携性,但是,其只具有保温的功能,不能够主动对水进行加热,当保温杯里的水温降低时则不能再次加热,从而也不能再次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热开水,在旅途中不能满足驾驶员对于热水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出现了壶体和底盘组合加热的方式和在壶体内部设置电热管的加热方式,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406789u公开了车载水加热装置,包括:使用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304不锈钢的外壳和供电组件,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外壳、内腔及医用304不锈钢的内胆,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解决了传统水杯或水壶无法应用到汽车上进行加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底盘加热方式由于底盘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大,产生了加热效果不好这一新的问题,而在壶体内部设置电热管的加热方式也存在加热效果不好且不好清理水垢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加热壶,加热线圈采用漆包线缠绕于所述内胆外侧的方式可以根据线径的粗细,缠绕圈数的多少即线的长度来得到想要的电压和功率,可塑性较强,导热快且加热效果好,可以实现煮鸡蛋、烧开水等功能,使用方便,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所述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围设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在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缘胶带层,绝缘胶带层上设置有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为12v加热线圈和24v加热线圈中的至少一组,所述12v加热线圈和24v加热线圈均为漆包线,在加热组件外连接有车载电源;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在车载电源和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加热选择模块,加热选择模块包括有用于识别接入的车载电源电压并匹配给不同的加热线圈的继电器;所述外壳上安装有电源插座,电源插座通过插头线连接于所述车载电源上。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所述电源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在继电器与电源插座之间并联设置有两个温控器;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在加热组件与电源插座之间并联设置有两个温控器;所述加热选择模块还包括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在所述的两个温控器中根据不同需求择一进行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有用于软启动的两个热敏电阻,两个热敏电阻分别与12v加热线圈和24v加热线圈电性连接;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一热敏电阻。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外部包覆有铝箔纸层,铝箔纸层的四周边沿与内胆贴合。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所述壶体上设有两个用于显示不同加热状态的指示灯,分别为绿指示灯和红指示灯,红指示灯电性连接于车载电源和切换开关之间;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绿指示灯电性连接于继电器和切换开关之间;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绿指示灯电性连接于温控器和切换开关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所述温控器、继电器和热敏电阻通过固定胶依次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内胆与外壳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切换开关、电源插座和指示灯依次周向设置在外壳上。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所述内胆的顶部与外壳的顶部焊接密闭,所述内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车载加热壶中,所述壶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盖。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加热壶在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当所述的加热组件为两组时,分别为12v加热线圈和24v加热线圈,在加热组件外连接有车载电源,在车载电源和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加热选择模块,适用于汽车或货车,加热线圈采用漆包线缠绕于所述内胆外侧的方式可以根据线径的粗细,缠绕圈数的多少即线的长度来得到想要的电压和功率,可塑性较强,并且缠绕后的加热线圈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大,导热快且加热效果好;热敏电阻使得当电源线与汽车电源连接时,刚接触时电流没有那么大,点烟器接触头不会起火花,接触良好不会发热,使得车载加热壶实现软启动,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当控制开关位于自动挡时,温控器在水烧开时控制自动断电,当控制开关位于手动挡时,水烧开了也不会断电,需要人手动断电,可以实现煮鸡蛋、烧开水等功能,使用方便,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胆缠绕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电源为12v和加热组件为12v加热线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电源为24v和加热组件为24v加热线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指示灯及加热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绝缘胶带层;2-铝箔纸层;3-12v加热线圈;4-24v加热线圈;

5-切换开关;6-电源插座;7-指示灯;8-壶盖;9-内胆;10-外壳;

11-底盖;12-间隙;13-容置腔;14-加热选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7,一种车载加热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所述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8,所述壶体包括内胆9和围设在所述内胆9外侧的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和内胆9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在内胆9的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缘胶带层1,绝缘胶带层1上设置有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为12v加热线圈3和24v加热线圈4中的至少一组,加热组件可以为单独的12v加热线圈3(适用于汽车,如图5所示)、单独的24v加热线圈4(适用于货车,如图6所示)或者上下设置在内胆9外侧的12v加热线圈3和24v加热线圈4两组加热线圈(同时适用于汽车和货车,如图4和图7所示),在加热组件外连接有车载电源;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上下设置在内胆9外侧的12v加热线圈3和24v加热线圈4)时,在车载电源和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加热选择模块14,加热选择模块14包括有用于识别接入的车载电源电压并匹配给不同的加热线圈的继电器(本实施例的继电器型号为fls820-024-1c40/30a14vdc);所述外壳10上安装有电源插座6,电源插座6通过插头线连接于所述车载电源上;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所述电源插座6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在继电器与电源插座6之间并联设置有两个温控器;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在加热组件与电源插座6之间并联设置有两个温控器;所述加热选择模块14还包括切换开关5,切换开关5在所述的两个温控器中根据不同需求择一进行电性连接;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有用于软启动的两个热敏电阻,两个热敏电阻分别与12v加热线圈3和24v加热线圈4电性连接;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一热敏电阻。本实施例的内胆9优选304不锈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内胆9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或者其他材质制成,所述12v加热线圈3和24v加热线圈4均为漆包线,漆包线和绝缘胶带层1一起实现对加热线圈的双重绝缘防护,使得加热线圈的加热更加安全、可靠,加热线圈相较于底盘加热和电热管加热方式可塑性更强,底盘加热方式由于底盘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大,加热效果不好,电热管加热方式设置在内胆内,使用时间一长会产生水垢且不好清理水垢,内置电热管的加热效果也一般,而采用漆包线缠绕于所述内胆外侧的方式可以根据线径的粗细,缠绕圈数的多少即线的长度来得到想要的电压和功率,可塑性较强,并且缠绕后的加热线圈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大,导热快且加热效果好;热敏电阻使得当电源线与汽车电源连接时,刚接触时电流没有那么大,点烟器接触头不会起火花,接触良好不会发热,使得车载加热壶实现软启动,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温控器就是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温度范围之内、不至于使水长处于沸腾的器件,两个温控器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采用的双金属片,只是两种双金属片形变的温度点不一样。当控制开关位于自动挡时,温控器在水烧开时控制自动断电,当控制开关位于手动挡时,水烧开了也不会断电,需要人手动断电,可以实现煮鸡蛋、烧开水等功能,使用方便,功能多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的外部包覆有铝箔纸层2,铝箔纸层2的四周边沿与内胆9贴合。上述技术方案的铝箔纸层2使得加热线圈不外露,并且可以进一步固定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上设有两个用于显示不同加热状态的指示灯7,分别为绿指示灯和红指示灯,红指示灯电性连接于车载电源和切换开关5之间;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两组时,绿指示灯电性连接于继电器和切换开关5之间;当所述加热组件为一组时,绿指示灯电性连接于温控器和切换开关5之间。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加热壶在加热时红灯亮,在保温时绿灯亮,观察更加直观方便;本实施例的指示灯7可采用led灯,使得指示灯7的点亮无延迟,响应时间更快,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发光热量小,抗震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继电器和热敏电阻通过固定胶依次设置在所述内胆9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内胆9与外壳10形成的容置腔13内,所述切换开关5、电源插座6和指示灯7依次周向设置在外壳10上。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加热选择模块的元器件排布更加整齐合理,电线不外露,控制开关5、电源插座6和指示灯7依次周向设置在外壳10上,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9的顶部与外壳10的顶部焊接密闭,所述内胆9与外壳10之间设置有间隙12。上述技术方案内胆9与外壳10的顶部焊接密闭,使得内胆9与外壳的固定更加牢靠,同时,提高密封性,间隙12可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内胆9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外壳10上,使得外壳10过烫,导致使用者手部被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盖11。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加热壶的组装和对加热控制装置的检修。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