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展皮卡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5756发布日期:2020-07-10 15:3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拓展皮卡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拓展皮卡房车。



背景技术:

随着收入增加和消费心理变化,特别是建筑容积率较低的小城镇的发展,房车在中国有了较大的普及。房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

在国内较为常见的房车为皮卡房车,由于国家对轻型货车有明确的载货体积尺寸要求,所以目前常见的皮卡房车分为两种,一种是体积过高过大,需要先发公告,之后作为改装旅居车才能上路行驶。但是此种皮卡车改装幅度过大,体积过大,已丧失了越野功能。另一种是轻型皮卡车通过升顶的方式获得较大的房车空间,同时行驶时满足了国家对轻型货车的尺寸要求。但此种房车仅有常见的升高功能,无法获得较大的活动空间。

在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550042u,名称为《皮卡升顶房车》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货箱上设置滑动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上箱体前部和下箱体前部之间连接上挡板和下挡板,并在下箱体前部铰接前挡板,从而提供了一种硬质的皮卡升顶房车,私密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并且升降方便,便于重心调节。

但此产品依然仅在高度升降方向上对房车作出了改进,并没有相对于现有技术拓展其使用空间,空间依然过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一种拓展皮卡房车,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拓展皮卡房车,包括带有车头和货箱的皮卡车,由多块板材定制而成的厢体;所述厢体包括与货箱可拆卸连接且带有滑轨的主厢体,位于车头上方且与主厢体固定连接的前厢体,嵌合于所述主厢体内部且可沿所述滑轨方向抽出的副厢体。

进一步地,所述厢体连接有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作用下,所述厢体沿皮卡车高度方向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沿皮卡车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副厢体位于主厢体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副厢体为带有开口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开口位于靠近主厢体一侧,垂直于皮卡车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可沿皮卡车高度方向做升降运动;副厢体垂直于皮卡车宽度方向的面由双层板材构成,外层板材与内层板材在上边缘通过转轴连接,外层板材可绕转轴旋转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沿皮卡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副厢体为位于主厢体后侧的后厢体。

进一步地,所述后厢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立柱和墙体;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通过所述立柱支撑,所述下底面上设置有沿皮卡车宽度方向的导轨;所述墙体为位于下底面的两个“]”形双层板材拼合而成,所述墙体左右面与底面固定连接,底面为可分离连接结构,墙体可沿所述下底面的导轨分别向皮卡车左右两侧方向移动;所述墙体三面的外层板材在上端均与内层板材转轴连接,外层板材可绕转轴旋转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前厢体为带有开口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底面大小与皮卡车车头大小相适配,开口位于靠近主厢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厢体为板材连接形成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在垂直于皮卡车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容纳副厢体的矩形开口;在垂直于皮卡车长度方向上靠近车头的一个侧面与前厢体固定连接,远离车头的一个侧面由多块矩形板材可分离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厢体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主厢体设置有电池逆变器、电磁炉和空调位。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产品对原车没有进行改装,是以货物的形式搭载在皮卡车上,属于轻型皮卡背驮房车;利用板材定制厢体结构,可快速安装于皮卡车上,同时副厢体采用沿主厢体滑轨抽出方式,可直接拓展房车的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展开状态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厢体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厢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厢体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左厢体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左厢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后厢体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后厢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第一变化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第二变化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皮卡房车第三变化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皮卡车;

2—厢体;

21—主厢体;211—第一型材;212—皮卡车尾板;213—备用面;

22—前厢体;

23—副厢体;

231—左厢体;2311—第一侧面;2312—第二侧面;2313—第三侧面;

232—左厢体;

233—后厢体;2331—上底面;2332—下底面;2333—立柱;2334—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皮卡房车,主要包括带有车头和货箱的皮卡车1,由多块板材定制而成且安装于皮卡车1货箱的厢体2,所述厢体2包括主厢体21、前厢体22和副厢体23。副厢体23包括左厢体231、右厢体232和后厢体233三种形式。

如图3和图4所示,主厢体21为板材连接形成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在垂直于皮卡车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容纳副厢体23的矩形开口;在垂直于皮卡车1长度方向上靠近车头的一个侧面也开设有矩形开口与前厢体22固定连接,远离车头的一个侧面由多块矩形板材可分离卡合连接。主厢体21包括第一上底面、第一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开口以连接其余厢体;主厢体21在垂直于皮卡车1长度方向上远离车头的一个侧面包括第一型材211,第一型材211设置有卡槽,可随升降装置升降;如图4所示,皮卡车尾板212还可连接折叠台阶,当皮卡车尾板212旋转至水平方向时,折叠台阶落地支撑。主厢体21的第一上底面的上表面还连接有备用面213。其中升降装置设置于主厢体21第一下底面的四个角落处,主厢体21四个侧面可随升降装置沿皮卡车1高度方向升降运动。前厢体22与主厢体21固定连接,侧面随主厢体21侧面升降;主厢体21在左右两侧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沿皮卡车宽度方向的导轨,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镶嵌于主厢体21左右两侧开口,并可沿导轨方向移动;主厢体21在自身第一下底面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沿皮卡车长度方向的导轨,在收缩闭合状态时,后厢体233完全位于主厢体21内部,在展开状态时,后厢体233沿主厢体21第一下底面导轨移动至最大位移处。在具体实施例中,主厢体在收缩状态时,其尺寸可采用1620*1770*1210mm,在全展开状态时,其尺寸可采用1620*1770*1930mm。

前厢体22为带有开口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底面大小与皮卡车车头大小相适配,开口位于靠近主厢体21一侧。前厢体22的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房车车头类似,均为卧室空间,只是前厢体22采用块状板材折叠拼装而成,前厢体22与主厢体21同时随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运动。在具体实施例中,前厢体22在收缩状态时,其尺寸可采用1200*1340*150mm,在全展开状态时,其尺寸可采用1200*1340*870mm。

如图5至图7所示,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的结构一致,仅在主厢体21的位置不同,仅以左厢体231为例进行说明。左厢体231为带有开口的中空矩形柱体结构,开口位于靠近主厢体一侧,包括备用面213,第二下底面,垂直于皮卡车1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2311和第二侧面2312,垂直于皮卡车宽度方向的第三侧面2313。在收缩状态时如图5所示,备用面213位于主厢体21的上表面,第二下底面、第一侧面2311、第二侧面2312和第三侧面2313围成左厢体231的主体结构。在房车变化时如图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首先第一侧面2311和第二侧面2312随升降装置上升,备用面213沿转轴翻转至与第一侧面2311和第二侧面2312相接触;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311和第二侧面2312均是通过内层板翻转至内层板方向来获得竖直高度,备用面213沿转轴翻转至与第一侧面2311和第二侧面2312相接触。在完全展开时如图7所示,第三侧面2313外层板材沿上部转轴翻转至与内层板材平行方向,左厢体231完全展开形成容纳沙发的内部空间。在具体实施例中,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在收缩状态时尺寸可采用1560*810*510mm,在完全展开状态时尺寸可采用1560*810*1230mm。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后厢体233包括位于主厢体21第一型材211卡槽内的上底面2331、位于主厢体21第一下底面导轨上的下底面2332、位于皮卡车货箱后方用于连接上底面2331和下底面2332的四根立柱2333和墙体2334;所述上底面2331和所述下底面2332通过所述立柱2333支撑,所述下底面2332上设置有沿皮卡车宽度方向的导轨。所述墙体2334为位于下底面2332的两个“]”形双层板材拼合而成,所述墙体2334左右面与底面固定连接,底面为可分离连接的板材卡合结构,其中墙体2334的左右面是指垂直于皮卡车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墙体2334的底面是指垂直于皮卡车长度方向的侧面,墙体2334的底面为双层矩形板材,墙体2334为轴对称结构,墙体2334可沿皮卡车高度方向的轴线拆分为两部分,分别向皮卡车1左右两侧方向移动;所述墙体2334三面的外层板材在上端均与内层板材转轴连接,外层板材可绕转轴旋转固定。在收缩状态时,后厢体233完全置于主厢体21的内部,后厢体233的上底面2331位于主厢体21第一型材211卡槽内,下底面2332位于主厢体21第一下底面上方,墙体2334的底面闭合连接。在房车变化时,如图8所示,后厢体233的立柱2333随升降装置上升,下底面2332沿导轨向皮卡车后方运动。在完全展开状态时,如图9所示,墙体2334从底面对称轴分别向左右两侧沿导轨运动至最大位移处,然后墙体2334三个面外层板材均向上翻转至与内层板材平行,形成后厢体233的外围结构,可在墙体之间的空隙处,安装卷帘门以形成完整的封闭空间。在具体实施例中,后厢体233在收缩状态时尺寸可采用1400*1090*1080mm;后厢体233在完全展开状态时尺寸可采用1400*1090*1800mm。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厢体2结构包括主厢体21、前厢体22和副厢体23,副厢体23可以为左厢体231、右厢体232和后厢体233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以下仅以副厢体23包含左厢体231、右厢体232和后厢体233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房车结构变化如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所示。在图10中,厢体2在工厂根据皮卡车1车型定制,厢体2直接安装于皮卡车1的货箱处。在图11中,利用升降装置,首先将厢体2上升至最大高度,然后将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分别在皮卡车左右方向抽出。在图12中,翻转主厢体21的皮卡车尾板至与皮卡车货箱底面平行,再将折叠台阶连接至皮卡车尾板处;将备用面213翻转至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的上部位置。在图13中,将后厢体233沿主厢体21的第一下底面的导轨滑出。在图1中,将后厢体233的墙体2334沿下底面2332的导轨向左右方向移动,然后将墙体2334、左厢体231和右厢体232对应侧面的外层板材翻转,形成闭合墙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产品也可脱离皮卡车单独作为可翻转的凉亭实用;具体实施例中的尺寸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他符合要求的尺寸也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运用于升顶皮卡房车,在不影响产品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主厢体21、前厢体22和副厢体23的结构设计也可适用于不升顶皮卡房车。升降装置为现有技术,可采用电动控制也可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供水系统采用常见的设置方式,出水口设置在后厢体233的下底面,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主厢体21设置有电池逆变器、电磁炉和空调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