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防护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6054发布日期:2020-08-14 18:3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司机防护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司机防护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客车线路越来越多,搭乘客车的乘客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乘客干扰驾驶员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会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和财产损失率,通常的做法是在驾驶员的座位旁加装防护栏,通过防护栏将驾驶员和乘客分离开来。为了充分地利用防护栏,在防护栏上安装有显示屏,以显示路线、展示广告等。但是,传统的显示屏是裸露在外的,显示屏容易损坏,同时显示屏的安装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司机防护装置及车辆,能够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增加显示屏的安装稳定性。

一种司机防护装置,包括包围结构和显示屏,所述包围结构包括框架、透明板和后盖,所述透明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后盖盖设在所述透明板上,所述透明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透明板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对应设置。

上述的司机防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司机防护装置,透明板设置在框架上,后盖盖设在透明板上,以形成供显示屏放入的容纳腔体。将显示屏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通过透明板和后盖保护显示屏,减少灰尘、水等外界物质对显示屏的损坏,从而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显示屏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透明板和后盖从多个方向约束显示屏的移动,从而增加显示屏安装在包围结构上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框架相对应;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显示屏的侧面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所述透明板和所述装饰板形成包围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围结构还包括侧包围、后包围和防护门,所述后包围与所述侧包围连接,所述防护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侧包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包围与所述后包围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后盖上设置有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用于电连接报站器;和/或,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usb接口;和/或,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网口;和/或,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sim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包括触摸面板、触摸模组和电控板,所述触摸模组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上,且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触摸面板上设置有点触区、和/或滑触区、和/或信息显示区,所述电控板上设有触摸模块、主芯片和显示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用于感应手指点触摸或滑动触摸动作,所述主芯片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信息。

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所述的司机防护装置,所述司机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内。

上述的车辆,透明板设置在框架上,后盖盖设在透明板上,以形成供显示屏放入的容纳腔体。将显示屏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通过透明板和后盖保护显示屏,减少灰尘、水等外界物质对显示屏的损坏,从而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显示屏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透明板和后盖从多个方向约束显示屏的移动,从而增加显示屏安装在包围结构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司机防护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司机防护装置中侧包围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司机防护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司机防护装置中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司机防护装置中触摸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包围结构,11、侧包围,12、后包围,13、框架,131、立柱,132、第一横梁,133、第二横梁,134、第三横梁,14、透明板,15、后盖,16、装饰板,20、显示屏,30、固定支架,31、第一固定板,311、第一安装孔,32、第二固定板,321、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司机防护装置,包括包围结构10和显示屏20。包围结构10包括框架13、透明板14和后盖15,透明板14设置在框架13上,后盖15盖设在透明板14上,透明板14和后盖15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体。显示屏20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透明板14与显示屏20的显示面对应设置。

上述的司机防护装置,透明板14设置在框架13上,后盖15盖设在透明板14上,以形成供显示屏20放入的容纳腔体。将显示屏20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通过透明板14和后盖15保护显示屏20,减少灰尘、水等外界物质对显示屏20的损坏,从而延长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此外,显示屏20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透明板14和后盖15从多个方向约束显示屏20的移动,从而增加显示屏20安装在包围结构10上的稳定性。

具体地,上述的透明板14为高透明的亚克力板、钢化玻璃等。一方面,透过透明板14,乘客可以看清显示屏20上的显示内容;另一方面,透明板14可以保护显示屏20,防止显示屏20受到损坏,从而延长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30,固定支架30的一端连接在显示屏20上,固定支架30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3上。通过固定支架30将显示屏20牢固地安装在框架13上,可以避免显示屏20出现晃动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支架30可以实现无边框安装显示屏20。相比于显示屏20的传统安装方式,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0的安装方式可以节省显示屏20安装框的材料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空间的浪费。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3,上述的固定支架30呈l形。固定支架3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一安装孔311的位置与框架13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支架3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二安装孔321的位置与显示屏20的侧面相对应。具体地,固定支架30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31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32,第一安装孔31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31上,第二安装孔321设置在第二固定板32上。第一安装孔311内插设有第一紧固件,通过第一紧固件将固定支架30可拆卸地安装在框架13上。通过拆卸第一紧固件,便于将显示屏20从框架13上拆卸下来,以便于更换、维修显示屏20。第二安装孔321内插设有第二紧固件,通过第二紧固件将显示屏20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支架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30设置有六个,其中三个固定支架30间隔地设置在显示屏20的一侧,另外三个固定支架30间隔地设置在显示屏20的另一侧。当然,也可以在显示屏20的四周均设置固定支架30,以牢固地将显示屏20安装在框架13上。上述的固定支架30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显示屏20的重量、路面颠簸程度等,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上述的后盖15凸出形成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将显示屏20完全包围住。一方面,通过后盖15盖设在显示屏20外,可以起到保护显示屏20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显示屏20的电线隐藏在后盖15内,使包围结构10更整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固定支架30将显示屏20安装在后盖15上,后盖15与框架13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后盖15,可以调整显示屏20的位置。具体地,沿框架13的厚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位于框架13的内侧。后盖15两侧的凸缘位于滑槽内,通过螺钉、螺栓等将后盖15固定在框架13上。需要调整显示屏20的高度时,拆卸下螺钉、螺栓等,推动或拉动后盖15。待显示屏20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通过螺钉、螺栓等将后盖15固定在框架1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框架13包括立柱131和横梁,横梁设置在立柱131上。具体地,立柱131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柱131相对设置。横梁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横梁132、第二横梁133和第三横梁134。第一横梁13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柱131的顶端,第二横梁13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立柱131的底端,第三横梁134连接在两个立柱131上,且第三横梁134位于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3之间。第一横梁132、第三横梁134和立柱131围设形成第一安装区,透明板14设置在第一安装区内。第二横梁133、第三横梁134和立柱131围设形成第二安装区,第二安装区内设置有装饰板16。

上述的装饰板16可以为透明玻璃。通过在框架13上安装透明玻璃,便于司机观察车内的动态,同时也便于乘客观察司机的驾驶状态。当然,上述的装饰板16也可以为铝合金板,一方面铝合金板可以将司机和乘客分隔开来;另一方面,铝合金可以减轻包围结构10的重量,从而减轻车辆的运载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包围结构10为防护栏结构。在防护栏上安装透明板14,后盖15盖设在透明板14上,透明板14和后盖15之间形成容纳腔体,将显示屏20安装在容纳腔体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包围结构10包括侧包围11、后包围12和防护门,侧包围11位于司机座位的侧边,后包围12位于司机座位的后面。具体地,后包围12的一侧与车体连接,后包围12的另一侧与侧包围11连接,防护门转动地连接在侧包围11上。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包围结构10包括相连接的侧包围11和后包围12,侧包围11和车体前端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供司机进入驾驶座位上。当然,包围结构10也可以包括后包围12和防护门,防护门转动地设置在后包围12上。

具体地,上述的防护门包括门框和透明玻璃,透明玻璃安装在门框上。透过透明玻璃,司机可以观察乘客上车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控启动车辆的时间,同时也便于了解车内的动态,便于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门上的透明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致变色玻璃具有光吸收透过的可调性,可以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同时,电致变色玻璃在显示颜色时,可以有效地阻隔大部分的红外光和可见光,起到调节光线的作用,从而实现防眩目的效果,使驾驶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侧包围11和后包围12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透明板14安装在第一安装区,装饰板16安装在第二安装区,则本实施例的包围结构10为全包围结构10。全包围结构10可以将乘客和司机完全隔离开来,避免乘客干扰司机,降低事故发生率和财产损失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侧包围11和后包围12上均嵌设有显示屏20,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侧包围11和后包围12的空间,同时也便于乘客从包围结构10的侧面和后方观看显示屏20上的显示内容。当然,显示屏20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显示屏20设置有一个,显示屏20设置在后包围12上,或者显示屏20设置在侧包围11上,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侧包围11和后包围12的连接处为弧形结构,这样可以避免包围结构10伤害到车内的乘客,增加包围结构1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散热件,散热件设置在容纳腔体内,显示屏20设置在散热件内。具体地,散热件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气筒,该透气筒具备自吸功能;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孔。透气筒的口径不同,例如透气筒为喇叭形状。显示屏20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显示屏20周围的热空气在沿着透气筒的内壁上升的过程中,由于透气筒的口径变粗,该部位的气体压强会减小,形成低压区。由于该低压的作用,会将散热件外的空气从进气孔吸入散热件内,进而吸入至透气筒内,如此循环下去。通过透气筒可以实现散热件内空气的循环流通,便于带走显示屏20产生的热量,达到降低显示屏20内温度的效果。

具体地,后盖15上设置有散热孔,外界的冷空气通过散热孔进入容纳腔体内,并吸入散热件内,以降低显示屏20的温度。同时,从透气筒内散出的热空气通过该散热孔,可以进入外界,以实现容纳腔体内外空气的循环流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散热件包括第一陶瓷片、第二陶瓷片、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该散热件用于对显示屏20的显示灯进行散热。具体地,第一金属片设在第一陶瓷片上,第二金属片设在第二陶瓷片上,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设置。n型半导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金属片上,n型半导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金属片上。同样地,p型半导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金属片上,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金属片上,这样便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连接形成一个回路。上述的第一陶瓷片为冷端,第二陶瓷片为热端,且第一陶瓷片与后盖15的散热孔相对应,这样便可降低显示灯周围空气的温度,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显示屏20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控制显示内容:第一种,显示屏20与报站器、中控器电连接。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报站器获取车辆的运行线路,并发送至中控器,中控器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显示屏20,显示屏20显示当前的线路,以便于乘客查看显示屏20上的线路信息。上述的报站器和中控器上设有rs485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第二种,显示屏20上设置有usb接口,通过usb接口将需要显示的内容传输至显示屏20上,进而显示广告、公益视频等内容。第三种,显示屏20上设置有sim卡口,或者显示屏20上设置有网口,通过给显示屏20数据流量,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新显示内容。

具体地,显示屏20可以设置有第一种结构、第二种结构和第三种结构中的其中一种、两种或三种,通过显示屏20显示视频、线路信息等。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0与报站器、中控器电连接,同时显示屏20上还设置有usb接口、网口,这样可以变换多种方式来控制显示内容,增加显示屏20显示内容的多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上述的显示屏20为触摸式显示屏20。具体地,显示屏20包括触摸面板、触摸模组和电控板,触摸模组设置在触摸面板上,且与电控板电连接。触摸面板上设置有点触区、滑触区、信息显示区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控板上设有触摸模块、主芯片和显示模块,触摸模块用于感应手指点触摸或滑动触摸动作,并将触摸信息传输至主芯片,主芯片驱动显示模块显示信息。通过手指触摸模块可以改变显示屏20的显示内容,例如选择查询站点、选择播放视频等。

进一步地,司机防护装置还包括电源,电源与显示屏20电连接,电源用于向显示屏20供电,使显示屏20能够正常显示信息。具体地,电源可以是交流电源,也可以是充电式电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车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司机防护装置,司机防护装置设置在车体内。

上述的车辆,透明板14设置在框架13上,后盖15盖设在透明板14上,以形成供显示屏20放入的容纳腔体。将显示屏20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通过透明板14和后盖15保护显示屏20,减少灰尘、水等外界物质对显示屏20的损坏,从而延长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此外,显示屏20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透明板14和后盖15从多个方向约束显示屏20的移动,从而增加显示屏20安装在包围结构10上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