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内饰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6042发布日期:2020-08-05 00:4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车顶内饰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顶内饰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天窗的车辆中,当车内的光线不足时,车内顶灯向车内提供光照,满足乘客使用需求。相关技术中,车内顶灯一般布置为前后顶灯形式,前顶灯为前排中央位置,后顶灯一般布置在后排左右安全拉手位置,三处位置的顶灯单独为局部区域提供光照,不能提供全局均匀光照,用户体验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顶内饰组件,车顶内饰组件能够提供车内均匀光照,光照范围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车顶内饰组件包括:车顶板,所述车顶板具有天窗,内饰灯,所述内饰灯安装于所述车顶板的内壁,所述内饰灯为周向封闭的环形,且所述内饰灯环绕所述天窗布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环形的内饰灯环绕着天窗设置,一方面,增加车内的光照强度,且内饰灯环绕天窗可使车内的光照更加均匀,提升乘客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内饰灯可作为车顶板的氛围灯,以美化车内空间,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内饰灯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天窗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四段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天窗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中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段。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段和所述第四段的宽度均相同。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四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天窗之间间距和所述第四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相同。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天窗设于所述车顶板靠近前排座椅的区域时,所述第三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所述天窗设于所述车顶板靠近后排座椅的区域时,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所述天窗设于所述车顶板的中间区域时,所述第三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天窗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内饰灯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内饰灯用于以第一光照强度向车内照明,在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内饰灯用于以第二光照强度向所述车内照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光照强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所述内饰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为氛围灯。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顶内饰组件。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的环形顶灯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顶内饰组件100,

车顶板10,天窗11,

内饰灯20,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第四段24,弧形过渡段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车顶内饰组件100包括:车顶板10和内饰灯20。

如图1所示,车顶板10具有天窗11,天窗11的大体轮廓构造为长方形,使天窗11的长、宽分别与汽车的长、宽相平行,使天窗11的采光面积更大,天窗11可使车内外的空气实现对流换气,天窗11也可向车内提供光照。

如图1所示,内饰灯20安装于车顶板10的内壁,使内饰灯20不会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内饰灯20也可向车内提供光照,使车内的光照更加充分。同时,内饰灯20还可作为车顶板10的氛围灯,用以美化车内空间。

如图1所示,内饰灯20为周向封闭的环形,即内饰灯20沿周向首尾相接,使各部分一体成型的内饰灯20安装更方便,且如图1所示,内饰灯20环绕天窗11布置,即天窗11位于环形内饰灯20的内侧,内饰灯20和天窗11在光线较差时同时向车内提供光照,且在夜间内饰灯20仍可提供照明,且内饰灯20环绕天窗11可使车内的各个位置均得到有效照明,使得车内的光照效果更加均匀。

其中,内饰灯20的光照强度与光照颜色均可调设置,这样,乘客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内饰灯20的状态,使车内的光照强度与光照颜色满足乘客的需求,以提升乘客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环形的内饰灯20环绕着天窗11设置,一方面,增加车内的光照强度,且内饰灯20环绕天窗11可使车内的光照更加均匀,提升乘客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内饰灯20可作为车顶板10的氛围灯,以美化车内空间,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内饰灯20包括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首尾依次相连。

如图1所示,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相对设置,且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分别位于天窗11的前侧和后侧,即第一段21位于第三段23的前侧,第三段23位于第一段21的后侧,或者说,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

第二段22与第四段24相对设置,且第二段22和第四段24分别位于天窗11的左侧和右侧,即第二段22位于第四段24的左侧,第四段24位于第二段22的右侧,或者说,第二段22和第四段24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由此,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分别位于天窗11的四周,以向车内的各个方向提供照明。

如图1所示,第一段21与第三段23平行设置,第二段22与第四段24平行设置,且第一段21与第二段22垂直设置,使内饰灯20的大体轮廓构造为长方形,使内饰灯20的形状与天窗11的形状相似,以使天窗11易于环绕设置在内饰灯20内,且可使内饰灯20和天窗11共同向车内的各个位置提供均匀光照,以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提升乘客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中任意相邻两个之间设有弧形过渡段25,且弧形过渡段25在任意两段的连接处形成平滑过渡,避免局部的连接应力过大,通过弧形过渡段25将相邻的两段内饰灯20进行平滑连接,以改变内饰灯20的延伸方向,使内饰灯20大体轮廓构造为长方形,以使内饰灯20和天窗11共同向车内提供光照,使车内的光照更加均匀,且使内饰灯20的连接更加美观。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的宽度均相同,以降低内饰灯20的制造成本与制造工序,使车顶的造型美观、统一,且使内饰灯20向车内提供均匀光照。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内饰灯20的形状与天窗11的形状相似,内饰灯20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和第四段24与天窗11的四个侧边对应,第一段21、第三段23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段22、第四段24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即第一段21到天窗11的前侧边的距离大于第二段22到天窗11左侧边的距离,第一段21到天窗11的前侧边的距离大于第四段24到天窗11右侧边的距离,第三段23到天窗11的后侧边的距离大于第二段22到天窗11左侧边的距离,第三段23到天窗11的后侧边的距离大于第四段24到天窗11右侧边的距离,

这样,使内饰灯20的各部分的布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天窗11及整车的长宽设置,使内饰灯20向车内的各个位置提供均匀光照,以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第二段22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和第四段24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相同,即天窗11的左侧边到第二段22的距离等于天窗11的右侧边到第四段24的距离。使内饰灯20的第二段22、第四段24向车辆的左右两侧提供相同光照,以使车内左右两侧的光照更均匀,且更好地适应天窗11的布置形式。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窗11设于车顶板10靠近前排座椅的区域时,即车内的后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大于车内的前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由此,将内饰灯20设置为第三段23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段21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这样,第三段23能够向后部空间提供更大范围的照明,使内饰灯20对车内的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的照明效果更加均匀,且灵活地适应天窗11的位置布置,以使车内的光照更均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天窗11设于车顶板10靠近后排座椅的区域时,即车内的前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大于车内的后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由此,将内饰灯20设置为第一段21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三段23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这样,第一段21能够向前部空间提供更大范围的照明,使内饰灯20对车内的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的照明效果更加均匀,且灵活地适应天窗11的位置布置,以使车内的光照更均匀。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天窗11设于车顶板10的中间区域时,即车内的前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等于车内的后部空间与天窗11的间距,由此,将内饰灯20设置为第三段23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段21与天窗11之间的间距,这样,第一段21对前部空间、第三段23对后部空间的光照效果均较好,使内饰灯20对车内的前部空间和后部空间的照明效果更加均匀,且灵活地适应天窗11的位置布置,以使车内的光照更均匀。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内饰灯20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时,内饰灯20用于以第一光照强度向车内照明,在第二工作模式时,内饰灯20用于以第二光照强度向车内照明,第一光照强度大于第二光照强度,通过切换内饰灯20的工作模式,以调整内饰灯20的光照强度,使内饰灯20光照的更均匀,使内饰灯20的光照强度可根据车辆运行环境满足乘客需求,以提高乘客的使用体验性。

其中,内饰灯20可根据车辆运行环境切换内饰灯20的工作模式,在天黑时,将内饰灯20切换到第一工作模式,使内饰灯20用于以第一光照强度向车内照明,以增强车内的光亮强度,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在外部的行车光线较暗或车内亮度较低时,将内饰灯20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使内饰灯20用于以第二光照强度向车内照明,使车内的光照强度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由此,可使得内饰灯20以不同功率工作,以使内饰灯20输出的光照能够适应当前的用户需求,提高内饰灯20对电能使用的经济性。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内饰灯2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为氛围灯,即内饰灯20可与整车氛围相适应,使车内空间更美观,并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顶内饰组件100,环形的内饰灯20环绕着天窗11布置,使内饰灯20与天窗11对车内的光照更加均匀,且内饰灯20可切换工作模式,以调整内饰灯20的光照强度,使车辆的功能更多元化,同时,内饰灯20可作为氛围灯,用于美化车内空间,以提高车辆的档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