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8392发布日期:2020-07-04 00:5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出行大多需要依靠汽车代步,因此舒适健康的乘车环境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只能整体调节靠背的角度,由于头枕部位的设置,当乘客处于坐姿状态时,颈椎往往处于向前弯曲状态,颈椎无法完全拉伸,长时间乘车会引起乘车疲劳,甚至引起颈椎疾病,为此需要设置一种能够拉伸颈椎,提高座椅舒适度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

而为了避免颈椎长时间直立或者弯曲引起颈椎疲劳,往往人们需要使颈部上下的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同的弯曲角度,使人体颈椎保持拉伸状态,避免长期乘车引起颈椎疲劳,严重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只能整体调节靠背的角度,颈椎无法完全拉伸,长时间乘车会引起乘车疲劳,甚至引起颈椎疾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包括上调节结构,所述上调节结构包括上靠背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靠背骨架两侧的第一调角器以及转动连接于每个所述第一调角器一端的上连接板。下调节结构,所述下调节结构包括下靠背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下靠背骨架两侧的第二调角器以及转动连接于每个所述第二调角器一端的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与座椅椅面固定;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连接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靠背骨架。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调角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侧板、第一内摩板、第一外摩板和第一转动盒,所述第一内侧板固定于所述上靠背骨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一内摩板、第一外摩板和所述上连接板沿所述第一内侧板的转动轴轴向依次布置,第一内摩板与所述第一内侧板周向固定,所述第一外摩板与所述上连接板周向固定,所述第一转动盒套设于所述第一内摩板和第一外摩板的圆周端面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侧板和上连接板上均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销孔,所述销孔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内侧板的转动轴平行,所述第一内摩板和第一外摩板通过穿过所述销孔的销钉分别与所述第一内侧板和上连接板周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弧形限位槽,所述第一内侧板上面向所述第一内侧板的一端固定有延伸至所述弧形限位槽内的限位板,当所述第一内侧板旋转时,所述弧形限位槽适于限制所述限位板的旋转角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还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角器的结构与第一调角器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下调节结构还包括联动轴、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联动轴的外周设有锯齿,所述第二调角器套设于所述联动轴上并随所述联动轴同步旋转,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带动所述联动轴旋转。

优选的,所述上靠背骨架的上部前方还设置有头枕固定套杆。

优选的,所述联动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下靠背骨架包括骨架主体和垂直所述联动轴的轴线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轴套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杆固定连接,所述骨架主体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调角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蜗杆和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的涡轮,所述涡轮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联动轴传动连接的内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上调节结构中的第一调角器和下调节结构中第二调角器使座椅靠背具有整体调节角度和仅上部区域调节角度两种功能,通过调节上靠背骨架和下靠背骨架至不同的倾斜角度,可以使乘客的颈椎得到全面拉伸,提高乘车舒适度,降低颈椎疾病发生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调角器由第一转动盒控制其绕所述第一内侧板的轴线旋转,通过所述上靠背骨架带动所述第一内侧板旋转,无需在第一调角器的轴心设置转动轴,减少座椅上部区域骨架结构,提高座椅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调角器上设有相互匹配的具有角度限位功能的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板,避免因上调节结构角度弯曲过度造成乘客颈部受伤。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横杆的两端设置扭簧与所述上连接板连接,当车体产生振动时,所述扭簧可以减少所述上调节结构的震荡,从而降低乘客头部的震荡感,且当所述上调节结构调至角度极限位置时,所述扭簧可以起到变速缓冲的功能,不会有卡顿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e处放大图;

图8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9是图8中f处放大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b-b向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g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h处放大图。

图中,1、上靠背骨架,101、头枕固定套杆,2、第一调角器,201、第一内侧板,202、第一内摩板,203、第一外摩板,204、第一转动盒,205、限位板,3、上连接板,301、弧形限位槽,4、下靠背骨架,401、前方骨架,402、后方骨架,4021、u型杆,403、导杆,5、第二调角器,501、第二内侧板,502、第二内摩板,503、第二外摩板,504、第二转动盒,6、下连接板,7、连接横杆,8、销孔,9、销钉,10、扭簧,11、联动轴,1101、锯齿,12、驱动电机,13、传动组件,1301、涡轮,1302、蜗杆,14、连接线,15、控制器,16、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结构,包括上调节结构,所述上调节结构包括上靠背骨架1、固定连接于上靠背骨架1两侧的第一调角器2以及转动连接于每个第一调角器2一端的上连接板3,上调节结构适于调节由乘客的颈部或者颈部下方一定距离至座椅靠背顶部区域的倾斜角度。下调节结构,所述下调节结构包括下靠背骨架4、固定连接于下靠背骨架4两侧的第二调角器5以及转动连接于每个第二调角器5一端的下连接板6,下连接板6与座椅椅面固定,所述座椅椅面是指座椅上固定不动的部位,下调节结构适于调节位于上调节结构下方的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连接横杆7,连接横杆7连接上连接板3和下靠背骨架4,连接横杆7使上调节结构与座椅上的固定部位间接相连,为所述上调节结构提供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调角器2沿上靠背骨架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个,每个第一调角器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侧板201、第一内摩板202、第一外摩板203和第一转动盒204,第一内侧板201固定于上靠背骨架1的底部,第一内侧板201、第一内摩板202、第一外摩板203和上连接板3沿第一内侧板201的转动轴轴向依次布置,第一内摩板202与第一内侧板201周向固定,第一外摩板203与上连接板3周向固定,第一转动盒204套设于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外摩板203的圆周端面的外侧。上靠背骨架1的外形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开口端朝向下调节结构方向设置,两个第一内侧板201分别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第一内侧板201用于连接上靠背骨架1,并带动第一调角器2旋转,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外摩板203作为受摩擦部件使用,第一转动盒204将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外摩板203同时包裹,使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外摩板203保持同轴,从而限制了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内侧板201的旋转轴心,无需在第一调角器2的中心另外设置转动轴,从而减少颈部以上区域的骨架结构,提高颈部以上区域座椅靠背的弹性。乘客使用时只需要向后推动座椅靠背的上部,使上靠背骨架1受到向后方倾斜的力,即可使第一调角器2旋转,通过合理设计第一调角器2的预紧力,可以使上调节结构仅在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才产生旋转,乘客正常仰躺姿势下不会造成所述上调节结构运动。

作为优选的,如图1、图4和图12所示,上靠背骨架1的上部前方还设置有头枕固定套杆101,可以将座椅的头枕部件插在头枕固定套杆101内。

如图2、图13所示,第一内摩板202与第一内侧板201以及第一外摩板203与上连接板3的周向固定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实现,第一内侧板201和上连接板3上均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销孔8,销孔8的中心轴与第一内侧板201的转动轴平行,第一内摩板202和第一外摩板203通过穿过销孔8的销钉9分别与第一内侧板201和上连接板3周向固定,销钉9优选用一端带有端帽的螺钉或者铆钉,销钉9的尖端固定在第一内摩板202(或第一外摩板203)内,销钉9的端帽挡在第一内侧板201(或者上连接板3)的销孔8外侧,从而使第一调角器2中的各部件与上连接板3轴向固定,销孔8优选以第一内侧板201的转动轴为中心圆周均匀布置,安装时可以根据具体结构选择合适的销孔8进行固定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调节结构不具有角度限位功能,当使用较大的力推动座椅靠背时,会造成座椅靠背的上部弯曲过度,容易造成座椅靠背内部连接结构断裂,且当车速发生突变时,乘客对座椅靠背的作用力较大,引起座椅靠背的上部突然弯曲,容易造成乘客颈部受伤,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连接板3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弧形限位槽301,第一内侧板201上面向第一内侧板201的一端固定有延伸至弧形限位槽301内的限位板205,当第一内侧板201旋转时,弧形限位槽301适于限制限位板205的旋转角度。弧形限位槽301是由上连接板3的外边缘挖出的弧形缺口,限位板205为l型结构,限位板205的一个面板与第一内侧板201固定,限位板205的另一面板为弧形曲面板,插入弧形限位槽301内,与所述弧形缺口的边缘贴合。

连接横杆7可以与上连接板3固定连接,上连接板3与下靠背骨架4平行设置,当第一调角器2未工作时,上调节结构和下调节结构保持平行,若使用弧形限位槽301对第一调角器2进行角度限制,当第一调角器2旋转至极限位置时,限位板205会与弧形限位槽301产生撞击,此时会有卡顿感,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横杆7的两端还设置有扭簧10,扭簧10的一端与连接横杆7连接,另一端与上连接板3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横杆7和上连接板3均通过卡勾与扭簧10连接,当第一调角器2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由于上连接板3能够相对连接横杆7转动,因此限位板205能够挤压上连接板3使上连接板3一同转动,直至达到扭簧10的扭转极限,由于扭簧10的弹性作用,因此不会产生卡顿感,座椅调节的舒适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调角器5的结构可以选用与第一调角器2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座椅角度调节方式,本实用新型选用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角器5与第一调角器2结构相同,有利于批量生产制作,具体的,如图4、图9所示,第二调角器5沿下靠背骨架4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个,上靠背骨架1与下靠背骨架4的中心轴同轴,每个第二调角器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内侧板501、第二内摩板502、第二外摩板503和第二转动盒504,第二内侧板501固定于下靠背骨架4的底部,第二内侧板501、第二内摩板502、第二外摩板503和下连接板6沿第二内侧板501的转动轴轴向依次布置,第二内摩板502与第二内侧板501周向固定,第二外摩板503与下连接板6周向固定,第二转动盒504套设于第二内摩板502和第二外摩板503的圆周端面的外侧。图中第二内侧板501与上靠背骨架1没有直接固定,实际安装时,将座椅靠背外罩整体套在上调节结构和下调节结构上,第二内侧板501与上靠背骨架1分别与座椅靠背外罩固定,此处第二调角器5也可以通过手动推动座椅靠背实现角度调节。

由于座椅靠背的下部与乘客的背部接触,需要支撑乘客背部重量,因此下调节结构内应当有较多的骨架结构,且需要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同时整体推动座椅靠背对两个第二调角器5的同步性要求较高,需要的推力也较大,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下调节结构还包括联动轴11、驱动电机12和传动组件13,联动轴11的外周设有锯齿1101,具体的,联动轴11的端面呈外齿轮结构,第二调角器5套设于联动轴11上并随联动轴11同步旋转,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传动组件13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3的输出端带动联动轴11旋转,即第二调角器5中的第二内侧板501和第二内摩板502具有与联动轴11外周的锯齿1101配合的内齿结构,当驱动电机12带动联动轴11旋转时,所述第二内侧板501和第二内摩板502随联动轴11同步旋转,而第二外摩板503和下连接板6保持周向固定。此时可以通过驱动电机12驱动的方式控制下调节结构的倾斜角度。如图1、图4所示,下调节结构中可以设置连接线14和控制器15,通过连接线14将驱动电机12与控制器15电连接,并通过汽车的控制面板控制驱动电机12的启闭。传动组件1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用于传递扭矩的多种传递方式,例如多级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等,图6中所示的传动组件13包括与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蜗杆1302和与蜗杆1302传动连接的涡轮1301,涡轮1301的内表面具有与联动轴11传动连接的内齿。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图3、图4、图7和图12所示,联动轴11上套设有轴套16,轴套16的内径略大于联动轴11的外径,并与联动轴11相对旋转,下靠背骨架4包括骨架主体和垂直联动轴11的轴线设置的导杆403,导杆403的一端与轴套16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横杆7固定连接,骨架主体与导杆403滑动连接,且与第二调角器5固定连接。骨架主体分为前方骨架401和后方骨架402,前方骨架401作为座椅靠背的主要支撑骨架,与人体肋骨结构相似,前方骨架401位于导杆403前方,后方骨架402设置于导杆403的后方,位于座椅靠背的底部,后方骨架402的上部与座椅靠背的外罩固定,下部抵设在导杆403的一侧,后方骨架402上固定一围绕导杆403设置的u型杆4021(如图3和图7所示),通过u型杆4021和后方骨架402的下部分别抵设在导杆403的两个相对侧,使后方骨架402与导杆403不会相对运动。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