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020发布日期:2020-10-30 21:0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制动电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多个回路的强制风冷制动电阻,其多个回路的电阻排数量及规格都是一样的。具体使用时,由于冷却空气依次流过每层电阻带,越是靠近风机的电阻排的温升越是低,最高温度会出现在最后一个电阻排上。因此,多个回路的电阻片数量及规格设计成一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增加了整个制动电阻的重量,增加了制动电阻的制作成本,并导致电阻器的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所述的电阻装置包括风机、电阻箱和设于电阻箱内的电阻组件,所述的电阻箱的一侧设有风机口,所述的电阻箱的另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风机固定于风机口处,所述的电阻组件包括多个总电阻值相同的电阻回路,所述的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能在风机散热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电阻装置的质量和体积。

所述的电阻回路包括多个电阻排,所述的电阻排串联连接,并且,所述的电阻排并列设置,每个电阻排的散热面积相同,所述的电阻回路包括电阻排的数量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所述的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电阻回路。

所述的两个电阻回路中,靠近风机的电阻回路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电阻排,远离风机的电阻回路包括五个并列设置的第二电阻排。

所述的电阻箱内设有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与电阻回路连接。

所述的电阻箱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所述的风机口设于前侧板上,所述的出风口设于后侧板上,所述的左侧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的左侧板通过连接板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拆卸对内部电阻回路进行检修。

所述的出风口处罩设有用于改变气流方向的出风口外壳。

所述的电阻箱的顶部设有安装组件,所述的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横梁,所述的两个横梁平行设于顶板的两侧,所述的横梁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梁端部开设有螺孔,所述的电阻装置通过横梁上的螺孔与机车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电阻装置还包括设于风机的进风口处的风机网罩,所述的风机网罩与两个横梁固定连接,风机网罩能防止异物通过风机进入电阻装置。

所述的安装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加强筋和四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分别与顶板和两个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加强筋分别与底板和横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每个电阻回路的功率和电阻都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电阻回路的散热能力也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冷却空气依次流过每个电阻回路,越是靠近风机的电阻回路的温升越是低,最高温度会出现在最后一个电阻排上,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回路排布方式能够在确保散热的同时,降低电阻装置的质量和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风机提供的风量相同的情况下,电阻组件包括的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保障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电阻装置的质量和体积,并降低电阻装置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电阻排的数量控制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提高电阻装置的可靠性,电阻排更换方便,降低维修难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的左侧板与前侧板、后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检修;

(4)本实用新型的电阻箱通过横梁与机车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加连接强度,提高电阻装置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进风口出设有风机网罩,防止异物通过风机进入电阻装置,增加电阻装置寿命,降低电阻装置损坏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下侧板后的正视图;

其中,1、风机网罩,2、横梁,3、风机,4、顶板,5、出风口外壳,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左侧板,9、连接板,10、前侧板,11、第一电阻排,12、第二电阻排,13、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该装置包括风机3、风机网罩1、电阻箱和设于电阻箱内的电阻组件。

如图1所示,电阻箱包括固定连接的底板、前侧板10、后侧板、左侧板8、右侧板和顶板4,风机口设于前侧板10上,出风口设于后侧板上,左侧板8上设有连接板9,左侧板8通过连接板9与前侧板10和后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拆卸检修,风机3固定于风机口处,出风口处罩设有用于改变气流方向的出风口外壳5。

电阻组件包括多个总电阻值相同的电阻回路,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3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具体地,每个电阻回路包括多个电阻排,电阻排串联连接,并且,电阻排并列设置,每个电阻排的散热面积相同,电阻回路包括电阻排的数量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3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电阻箱内设有接线柱13,接线柱13与电阻回路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阻组件包括两个电阻回路,两个电阻回路中,靠近风机3的电阻回路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电阻排11,远离风机3的电阻回路包括五个并列设置的第二电阻排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重量小体积的强制风冷机车制动电阻装置固定安装于机车底部,电阻箱顶部设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横梁2,两个横梁2平行设于顶板4的两侧,横梁2与顶板4固定连接,横梁2端部开设有螺孔,电阻箱通过横梁2端部开设的螺孔与机车底部固定连接,风机3的进风口处的风机网罩1,风机网罩1与两个横梁2固定连接,防止异物通过风机3进入电阻装置,增加电阻装置寿命,降低电阻装置损坏率。

安装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加强筋6和四个第二加强筋7,第一加强筋6分别与顶板4和两个横梁2固定连接,第二加强筋7分别与底板和横梁2固定连接,加强横梁2与电阻箱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确保电阻箱与机车底部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使用时,两个个电阻回路的功率和电阻都相同,靠近风机3的电阻回路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第一电阻排11,远离风机3的电阻回路包括五个并列设置的第二电阻排12,因此两个电阻回路的质量和散热面积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3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电阻回路的散热能力也随着电阻回路与风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冷却空气依次流过每个电阻回路,靠近风机3的电阻回路的温升低,最高温度会出现在远离风机3的电阻排上,本实施例的电阻回路排布方式能够在确保散热的同时,降低电阻装置的质量和体积。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举,不表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还能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且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作各种省略、置换、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