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9403发布日期:2020-09-15 18:3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气体监测领域,具体涉及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只有驾驶员负责安保。但是,仅凭驾驶员靠眼力辨别上车的危险物品、危险人物,往往很难真正确保乘客安全。而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乘员多、空间大,司机容易看走眼,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公交纵火案,引人深思。加强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的安全检测系统,提高大型客车的公共安全,刻不容缓。而现有的车载气体监测装置,并不适用于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通常采用的检测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单元的连接方式,在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内安装部署极为不便,限制了检测单元的数量和检测单元安装的灵活性。如公开号为cn204188557u的中国专利“用于公共交通车辆的易燃品监测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检测单元通过线缆与汽车仪表盘连接,限制了检测单元的数量和检测单元安装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车载气体监测装置普通采用检测传感器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单元的连接方式,在公交车、大巴等大型客车内安装部署极为不便,限制了检测单元的数量和检测单元安装的灵活性。乘员携带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从车门进入时,现有的车载气体监测装置并不能第一时间检测出并及时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在大型客车的车门处设置门口机,检测进入车门上车的乘员是否携带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在大型客车的车座下设置座位机,检测车座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门口机、座位机与设置在驾驶台的中央监控单元通讯连接,以便门口机、座位机的安装部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中央监控单元和与其通讯连接的门口机,门口机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和与其连接的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中央监控单元包括第三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报警器经继电器与第三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微处理器与第三微处理器通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设置在驾驶台,门口机设置在车门处。

进一步地,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与第三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门口机还包括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经无线网络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与第三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与第三微处理器连接的语音模块。

进一步地,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与第三微处理器连接的dtu单元。

另一种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中央监控单元和多个与其通讯连接的座位机,座位机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和与其连接的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中央监控单元包括第三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报警器经继电器与第三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三微处理器通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设置在驾驶台,座位机设置在车座下方。

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与第三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座位机还包括与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经无线网络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中央监控单元还包括门口机,门口机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和与其连接的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经无线网络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门口机还包括与第一微处理器连接的人体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门口机还包括吸气扇,吸气扇经继电器与第一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进入车门上车的乘员、物体进行检测,出现携带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情况时,第一时间报警,提醒司机、司乘人员采取措施;

2)检测车座周围的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及时报警,提醒司机、司乘人员采取措施;

3)门口机经无线网络与中央监控单元通讯连接,便于门口机安装、部署;

4)座位机经无线网络与中央监控单元通讯连接,便于座位机安装、部署;

5)人体感应传感器监测从门口机前经过的人员,加强了气体检测的针对性;

6)设置的dtu单元,对于车内的危险情况及时发送到车辆管理中心和公安部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门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门口机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车载气体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中央监控单元3、门口机1和多个座位机2,门口机1包括第一微处理器101和与其连接的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人体感应传感器106、红外避障传感器104、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05,吸气扇103经继电器与第一微处理器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座位机2包括第二微处理器201和与其连接的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202、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3;中央监控单元3包括第三微处理器301和与其连接的显示屏302、语音模块303、dtu单元304、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报警器306经继电器与第三微处理器3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05、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3分别经zigbee无线网络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通讯连接;中央监控单元3设置在驾驶台,门口机1设置在车门处,座位机2设置在车座下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05、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3分别经zigbee网络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连接。dtu单元304经无线网络与车辆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的通讯设备通讯连接。

如图2、图3所示,门口机1的壳体107的上部设有进气格栅108,吸气扇103设置在进气格栅108内侧,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设置于壳体107内进气格栅108下侧;壳体107两侧靠近壳体底部的部位设有多个出气口109;壳体107内设有电路基板110,第一微处理器101及其外转电路设置于电路基板110上。

第一微处理器101、第二微处理器201、第三微处理器301分别采用tms320c32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采用申请号为200920077751.8的中国专利“一种继电保护综合测试装置”公开的电路。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05、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3、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分别采用nrf24l01。

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202分别采用kqm2800a,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经串行数据总线连接到第一微处理器101;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202经串行数据总线连接到第二微处理器201。

人体感应传感器106采用hc-sr501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传感器106输出端经ad转换器连接到第一微处理器101。红外避障传感器104型号为e18-d80nk-n。

吸气扇103型号为rdl12038b1,吸气扇103经继电器与第一微处理器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显示屏302型号为f500g4024-q01;语音模块303采用m-ld3320模块;dtu单元304采用华为me906elte模块;报警器306型号为lte_1101k。

上述结构的装置的工作原理:

门口机1的吸气扇103将车门附近的气体吸入门口机1,门口机1的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进行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检测的结果传输至第一微处理器101,第一微处理器101将检测结果经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05发送,经中央监控单元3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接收,传输到第三微处理器301,显示屏302将检测结果展示给司乘人员,检测结果异常,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时,第三微处理器301输出控制信号,经继电器启动报警器306,提醒司机、司乘人员和乘员注意。门口机1的人体感应传感器106进行人体检测,红外避障传感器104对门口机1附近的移动物体进行检测,检测到人体或移动物体时,提高第一空气质量传感器102的检测频率。

座位机2的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202进行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202检测的结果传输至第二微处理器201,第二微处理器201将检测结果经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03发送,经中央监控单元3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05接收,传输到第三微处理器301,显示屏302将检测结果及对应的座位机2展示给司机、司乘人员,检测结果异常,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时,第三微处理器301输出控制信号,经继电器启动报警器306,提醒司乘人员和乘员注意。

检测到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气体时,第三微处理器301将危险情况经dtu单元304发送至车辆管理中心、公安部门;司机、司乘人员通过语音模块303与车辆管理中心、公安部门对话,以便车辆管理中心、公安部门进一步了解车辆的具体危险形势。语音信号经dtu单元304接收、发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