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8072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防撞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变得日臻普及,车辆行驶的环境也日臻复杂。车辆特别是对于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后视镜及车体结构的局限性,会产生一些视觉盲区,此时若不能针对盲区设置一些必要的监测装置,极易造成危险的发生,而现实中也的确发生了多起因为无法监测到盲区而引发的一些危险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辆后视镜及车体结构的局限性而产生的一些视觉盲区从而导致极易造成危险发生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梯形凸起部,所述梯形凸起部包括两个对称的侧端斜面和一个顶端平面,所述梯形凸起部的内部设有三个微波雷达,所述三个微波雷达分别贴设在所述两个侧端斜面的内侧以及所述顶端平面的内侧,且贴设在所述侧端斜面的内侧的微波雷达与所述顶端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贴设在所述顶端平面的内侧的微波雷达与所述顶端平面平行设置;

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用于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控制板,所述三个微波雷达以通信链接方式链接后接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向所述三个微波雷达发送控制信号,并用于以排列组合的方式控制所述三个微波雷达进行信号发射与接收。

较佳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或铆钉。

较佳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四周边缘设有防水密封槽,所述防水密封槽用于容纳防水橡胶条。

较佳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控制板用于通过所述容纳腔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较佳地,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安装通孔。

较佳地,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侧面的圆弧固定部,所述圆弧固定部的表面上设有红外灯。

较佳地,所述红外灯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弧固定部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通过将壳体设置为具有梯形凸起部,且将三个雷达分别设置在梯形凸起部的两个侧端斜面的内侧以及顶端平面的内侧,从而可以突破微波雷达本身测距角度范围的局限性,从而保证测距角度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雷达可以测得物体方位、距置及速度,而且多雷达重合区域对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测量可以互为验证,从而能准确掌握盲区内物体的位置,相对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易于生产且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车辆的右侧盲区的防撞检测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车辆的前方盲区的防撞检测效果示意图。

图5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两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梯形凸起部,所述梯形凸起部包括两个对称的侧端斜面7和一个顶端平面8,所述两个侧端斜面7的内侧以及所述顶端平面8的内侧均贴设有微波雷达2,即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包括有三个微波雷达,微波雷达可以利用电磁波的往返时间测量阻波物的距离、方位以及速度,这属于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贴设在所述侧端斜面7的内侧的微波雷达与所述顶端平面8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贴设在所述顶端平面8的内侧的微波雷达与所述顶端平面8平行设置,其中,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突破单个微波雷达本身测距角度范围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对三个微波雷达进行控制,实现了三个微波雷达以各种排列组合的方式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即发送信号的微波雷达数量与接收信号的微波雷达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从而拓展了微波雷达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可靠性。并且三个微波雷达不同角度组合使用,不仅突破微波雷达本身测距角度范围的局限性,从而保证测距角度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雷达可以测得物体方位、距离及速度,而且多雷达重合区域对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测量可以互为验证,从而能准确掌握盲区内物体的位置,相对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可靠性。通过对三个微波雷达的同步控制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发射与接收方式的组合,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检测率。

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底板3,所述安装底板3用于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或铆钉。所述安装底板3的内侧设有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用于与所述三个微波雷达2通信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微波雷达2的实时检测数据,以及向所述三个微波雷达2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三个微波雷达2同步工作;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腔,当所述安装底板3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时,所述控制板4用于通过所述容纳腔伸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对所述控制板4的全方位的保护。

其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四周边缘设有防水密封槽5,所述防水密封槽5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圈,在所述防水密封槽5内可以放置一圈防水橡胶条,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壳体1内部的核心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板3设置有安装通孔9,这样通过安装通孔9即可将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装设于目标物体上,从而无需另外设置专门的装配件来进行安装,结构简单,安装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可以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另外,所述壳体的梯形凸起部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满足使得侧端斜面内侧的微波雷达与顶端平面形成一定夹角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具体可以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固定在所述车辆上,具体可以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前端车牌架上方以及所述车辆的驾驶室的右侧面的左下角上,具体详细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图3-4所示,分别示出了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安装在车辆驾驶室的右侧面以及车辆前端车牌架上方时对于右侧盲区以及前方盲区的雷达防撞检测的效果示意图,在图3-4中,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的测量范围为一个类似半圆状的区域(由三个微波雷达的探测区域相互叠加而成),车辆前路况及右侧盲区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能探测相应区域内物体的距离及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并且本实施例通过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中的微波雷达2全方位、更准确地监测到盲区内远程车辆相对于主车辆的距离和速度,通过这些数据能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参见图5-6,本实施例的所述车辆盲区微波雷达防撞探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侧面的圆弧固定部10,所述圆弧固定部10的表面上设有红外灯11,其中,优选地,所述红外灯11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弧固定部10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圆弧固定部10具体可以为一个四分之一圆的结构,所述红外灯11可以具体设置七行;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红外灯11可以给盲区复核监测的摄像机提供均匀的180°的红外光源,以达到双重监测的目的。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