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155发布日期:2021-02-03 06:5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乘用车门护板上的三角块作为重要汽车零部件,主要起到遮蔽钣金作用。一般情况下三角块通过本体卡扣分别于钣金和门护板连接,相连处有间隙要求且间隙越小越好。目前,钣金冲孔存在偏差,注塑门护板和注塑三角块存在变形,由此导致了三角块与钣金、门护板装配时经常出现间隙超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可以控制间隙,美化外观,降低不合格率的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三角块与所述车门护板的连接边上设有卡接槽,所述车门护板上端边缘设有对应卡接安装在所述卡接槽内的安装边沿。
[0005]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6]
所述卡接槽设于所述三角块的下端边沿,由所述三角块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0007]
所述卡接槽为与所述三角块一体成型的开口槽。
[0008]
所述卡接槽的开口端朝向车身内侧设置。
[0009]
所述安装边沿由所述车门护板上端边沿向外侧延伸形成,对应插接至所述卡接槽内。
[0010]
所述三角块背面设有对应插接安装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固定卡扣。
[0011]
所述车门护板背面设有对应插接安装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安装卡扣。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可以控制间隙,美化外观,降低不合格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图3中三角块与车门护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记为:1、车门护板,11、安装边沿,12、安装卡扣,2、三角块, 21、卡接槽,22、固定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本实用新这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三角块2与车门护板1的连接边上设有卡接槽21,车门护板1上端边缘设有对应卡接安装在卡接槽21内的安装边沿11。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体现在车门护板1与三角块2的间隙上,如图1、2中所示,门护板本体2边缘的安装边沿11卡接到三角块1下部的卡接槽21内,此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更改钣金结构,装配简单,可将三角块2与车门护板1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满足内饰装配需求。
[0021]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4中所示,卡接槽21设于三角块2的下端边沿,由三角块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确保安装的稳定性。卡接槽21为与三角块2一体成型的开口槽,将卡接槽21的开口端朝向车身内侧设置。安装边沿11由车门护板1上端边沿向外侧延伸形成,对应插接至卡接槽21内。此种结构可方便安装布置,安装时,只需将三角块2的卡接槽21对应卡接在车门护板1上端的安装边沿11上,其间隙大小可较小的受板件变形及安装孔位置的影响,保证三角块2与车门护板1外观面配合间较好的安装配合间隙,提高美观性。
[0022]
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块2背面设有对应插接安装在车身钣金上的固定卡扣22。车门护板1背面设有对应插接安装在车身钣金上的安装卡扣12。其中三角块2通过其上的固定卡扣22固定到车身钣金上,车门护板1本体通过安装卡扣12装到钣金上实现固。安装时,先把车门护板本体1边缘卡到三角块2下部的卡接槽21里,再把总成装到车身钣金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接安装的这种方式能保证把三角块2与车门护板1间隙主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提高装配美观性。
[0023]
本实用新这种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通过在三角块下方增加插入安装边沿11的卡接槽21,装配时先把三角块卡到门护板上,再以总装的形式完成装配,在钣金孔、门护板存在偏差和变形的情况下也能使门护板与三角块间隙满足要求,同时能保证结构稳定。
[0024]
本实用新型车门护板三角块布置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布置,可以控制间隙,美化外观,降低不合格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002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