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门窗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后排门窗安全控制系统是指当车辆后座有儿童时,通过禁止后排车门和车窗的内部操作开关来规避儿童误操作门窗开关时儿童与车体或车外环境发生冲突引起人身安全事件的一种控制系统。禁止后排车门的内部操作开关是指在整车解锁的条件下后排乘员从内部不能打开车门,必须通过其他车外人员拉动外部门把手打开车门。当后座儿童有开门下车的意图时,儿童相对成人不能准确判断车外环境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启车门,例如车门或儿童本人会碰撞到行人或来车造成人身危险。当后座有儿童时,禁止后排车门的内部操作开关可以规避这种危险。
现有技术中,车辆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禁止后排车门的内部操作开关:一种是机械方式,在后排车门内部与车体闭合接触区域安置机械儿童锁,在门打开时手动将此机械锁拨到上锁状态,门关闭后内部乘员不能打开车门;一种是电子控制方式,司机可以通过开关电动控制后排门内的儿童锁是否上锁或解锁,例如司机在开车前置为上锁,下车前判断是否需要解锁。
机械方式禁止后排车门从内部打开虽然保证了儿童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但是不便利且存在安全隐患。一、依赖于司机下车从外部打开车门以便后排乘员下车;二、在紧急情况下,后排即使有成人在,也不能自行解决问题。
电子方式禁止后排车门从内部打开在便利性上相对于机械式有所提高,但仍然依赖于司机控制开关解决后排乘员的需要。而,电子方式禁止后排车门操作的同时,一般会复用同一个开关来禁止后排车窗升降操作。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不能按需控制车窗的开闭程度,完全依赖于前排司机的操作。既影响了前排司机的驾驶专注,也不能满足后排乘员的舒适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安全的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后排座椅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位置;
s2:若后排入座乘员有儿童且位于一侧,此时,处理器在接收到该侧后车门内操作开关被触发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则允许操作。
当后排座椅上入座有儿童,且判断儿童入座在左边座椅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右边座椅,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
当后排座椅上入座有儿童,且判断儿童入座在右边座椅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左边座椅,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进而使得,通过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后排门窗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后排座椅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位置;
s2:若后排入座乘员有儿童且位于一侧,此时,处理器在接收到该侧后车门内操作开关被触发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则允许操作。
当后排座椅上入座有儿童,且判断儿童入座在左边座椅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右边座椅,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
当后排座椅上入座有儿童,且判断儿童入座在右边座椅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左边座椅,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进而使得,通过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确认后排座椅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位置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后排座椅入座乘员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处理器,再由处理器对该图像信息分析判断,以确认入乘人员是否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具体位置。从而更精准的判断出入乘人员为儿童,且儿童入座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有效的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若当前后排座椅安装有儿童座椅,处理器通过isofix、latch接口以及安全带与儿童安全座椅绑定的接口接收信息,以确定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当儿童座椅安装在后排座椅的左边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右边座椅,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当儿童座椅安装在后排座椅的右边位置时,后排入座乘员中无论是成人或者儿童,对右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在接收到该操作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禁止操作;反之,当成人坐在左边座椅,对左边车门上的开关进行操作,处理器则允许操作。从而进行有效的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更具体的,确定后排座椅是否安装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的方法为:预存未安装儿童座椅时后排座椅区域的整体轮廓数据,再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后排座椅区域图像信息并上传到处理器,经由处理器与预存的后排座椅区域的整体轮廓数据比对,以确定后排座椅上是否安装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更有利于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确认后排座椅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位置时,首先确定后排座椅是否安装有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然后再确认后排座椅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在后排座椅不同座位设置儿童座椅接口,儿童座椅接口包括isofix、latch接口以及安全带与儿童安全座椅绑定的接口,儿童座椅安装后与相应的儿童座椅接口对接,通过该儿童座椅接口向处理器发送信息,以确定是否安装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通过摄像头获取后排座椅区域入座乘员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处理器,再由处理器对该图像信息分析判断,以确定儿童座椅的具体位置;通过摄像头和儿童座椅接口的组合方式更精准的识别入座的儿童和儿童入座的具体位置。更有利于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确定后排座椅是否安装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时,预存未安装儿童座椅时后排座椅区域的整体轮廓数据,再通过摄像头获取当前后排座椅区域图像信息并上传到处理器,经由处理器与预存的后排座椅区域的整体轮廓数据比对,以确定后排座椅上是否安装儿童座椅,以及儿童座椅的安装位置。且通过摄像头获取后排座椅区域入座乘员的图像信息上传至处理器,再由处理器对该图像信息分析判断,以确定安全座椅区域是否入座有乘员,以及安全座椅以外区域是否入座有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具体位置;并将安全座椅区域入座的乘员均视为儿童。可更精准判断入座的儿童以及儿童入座的具体位置,有利于对成人和儿童对车门和车窗操作的分类管理,保证了后排儿童安全的同时,也为后排成人提供便利功能。相应地司机可以更关注车辆驾驶,不需要协助后排乘员的门窗管理,间接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并且,若后排入座乘员有儿童且位于左侧或者右侧,处理器在接收到儿童所在一侧的后车门内操作开关被触发信号时,且符合允许车窗一定开度以内的降窗和一定开度以外的升窗的开度值,如果符合且满足允许操作,处理器则允许一定开度以内的降窗和一定开度以外的升窗操作,不满足允许操作,则禁止操作。若后排入座乘员有儿童且位于左侧或者右侧,处理器在接收到儿童所在一侧的后车门内操作开关被触发信号时,且符合允许车窗一定开度以内的降窗和一定开度以外的升窗的开度值,如果符合且满足允许操作,处理器则允许一定开度以内的降窗和一定开度以外的升窗操作,不满足允许操作,则禁止操作。
一般认为成人具有判别周围环境的能力,成人的开门请求可以按常规策略执行,即整车允许解锁条件下可直接开门;对于儿童则不允许主动开门或者需要在辅助条件下允许开门。辅助条件是指需要判别车门周边环境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周边环境可以借助自动驾驶域等控制器采集的车外环境数据。有利于大一点的儿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操作,如紧急逃生等。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后排门窗控制的安全性。
成人的升降窗请求可以按常规策略执行。对于儿童,则允许车窗一定开度以内的降窗和一定开度以外的升窗的开度值,此处的开度值可以根据具体车型进行标定,目标是允许儿童一定程度的通风舒适请求,同时避免儿童在车窗顶部区域夹伤。
在自带座椅类型切换的车型上,对于大龄儿童,不需要额外配置专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汽车座椅的机械结构允许通过切换装置调整座椅高度以便适用于成人或儿童,处理器采集切换装置接口的状态信号,判断座椅类别是设置为成人座椅或者是儿童座椅。对于需要在后排座椅上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处理器采集isofix和latch接口的状态信号,判断对应的座位是否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对于后排座椅通过安全带固定式连接专用的儿童安全座椅,处理器通过采集安全带接口与儿童安全座椅的连接信号,判断对应的座位是否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车辆后排座位的实施控制,进一步提升车辆后排门窗控制的通用性以达到其控制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