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1874发布日期:2020-07-14 17:0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座椅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头枕除了具备保护人体头部的安全性功能之外,人们还要求它具备较高的舒适性。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对头枕的前后位置和俯仰角度都有其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座椅头枕难以满足其对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可调节、舒适性较好的座椅头枕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固定板、调节组件和头枕,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件、转动件和锁止片,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移动件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移动件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件配合以实现所述转动件转动和所述移动件移动的转化,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移动件配合的一端相对所述固定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可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头枕,所述锁止片可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以使所述锁止片可卡入或脱出所述第一卡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为齿条,所述转动件为齿轮杆,所述调节组件的所述齿轮杆的一端设有轮齿,所述齿轮杆的轮齿与齿条啮合,且所述齿轮杆设有所述轮齿的一端可相对所述固定板可转动地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包括斜面和竖直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第一卡槽靠近所述头枕的一侧,所述竖直面位于所述第一卡槽远离所述头枕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上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两个侧面均为竖直面,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卡槽远离所述头枕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锁止片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用于对所述锁止片施加朝向所述移动件一侧的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锁止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枕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滑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枕结构还包括背饰板,所述背饰板与所述头枕背靠背前后设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背饰板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枕结构包括两个所述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两个调节组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头枕结构,通过电机模型参数随电流变化,使座椅头枕结构与实际的电机控制模型较为符合,仿真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向前移动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向后移动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向前调整位置后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座椅头枕结构调整俯仰角度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固定板11、调节组件13和头枕15,调节组件13包括齿条132、齿轮杆134和锁止片136。

座椅头枕结构还包括背饰板17,背饰板17与头枕15背靠背前后设置。

固定板11固定于背饰板17上。具体地,固定板11包括上端112和下端114。

调节组件13的齿条132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设于固定板11上。齿条132上还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1322。具体地,第一卡槽1322包括斜面和竖直面,斜面位于第一卡槽1322靠近头枕15的一侧,竖直面位于第一卡槽1322远离头枕15的一侧。齿条132上还设有第二卡槽1324,第二卡槽1324的两个侧面均为竖直面,第二卡槽132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卡槽1322远离头枕15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二卡槽1324,可使头枕15有一个最靠后的锁定位置,此时不能通过向前拉动头枕15来调整头枕15的前后位置。

调节组件13的齿轮杆134的一端设有轮齿,齿轮杆134的轮齿与齿条132啮合,且齿轮杆134设有轮齿的一端可相对固定板11可转动地设置。齿轮杆134的另一端可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滑动地连接于头枕15。

锁止片136可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设于固定板11上,以使锁止片136可卡入或脱出任意第一卡槽1322和第二卡槽1324。锁止片136上还设有挂钩1362。当齿条132向前移动时,第一卡槽1322的斜面使得锁止片136可从第一卡槽1322中脱出,当齿条132向后移动时,第一卡槽1324的竖直面使得锁止片136无法从第一卡槽1322中脱出,锁止片136将齿条132锁死而不能移动,也就将头枕15锁死而不会移动。

调节组件13还包括弹性件138,弹性件138连接于锁止片136和固定板11之间,对锁止片136施加朝向齿条132一侧的力。

调节组件13还包括拉线(图未示),拉线的一端连接于锁止片136。当扯动拉线时,可使锁止片136脱出第一卡槽1322或第二卡槽1324。具体地,拉线可系在锁止片136的挂钩1362上。

头枕15上开设有滑槽152,齿轮杆134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容纳于滑槽152内。具体地,齿轮杆134的另一端上可设置滑块,齿轮杆13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块,滑块可滑动地容纳于滑槽152内。

本实施例中,座椅头枕结构可包括两个调节组件13,通过只调节两个调节组件13中的一个,可实现头枕15的俯仰调节。具体地,两个调节组件13可对称地设置在固定板11的上端112和下端114。可以理解,调节组件13也可以是一个或其他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即可。

请参图3,当需要向前调节头枕时,可用手对头枕15施加向前的力,拉动头枕15向前移动,带动齿轮杆134逆时针旋转,齿轮杆134与齿条132的啮合使得齿条132向图中的右边(即向后)移动,而此时锁止片136和第一卡槽1322是斜面搭接,不能限位,齿条132可顺利作动,锁止片136脱出第一卡槽1322。这时,再用头部靠向头枕15,对头枕15施加向后的力,从而推动齿轮杆134转动,齿条132向左移动,待齿条132移动到其最近的一个第一卡槽1322或第二卡槽1324对准锁止片136时,锁止片136卡入第一卡槽1322或第二卡槽1324内,即将头枕15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请参图4,当需要向后调节头枕时,由于向后推动头枕时齿条132被锁止片136锁定,这时可拉动拉线,使锁止片136从齿条132的第一卡槽1322中脱出,同时头部向后靠向头枕15,对头枕15施加向后的力,从而推动齿轮杆134转动,齿条132向左移动,待齿条132移动到其最近的一个第一卡槽1322或第二卡槽1324对准锁止片136时,锁止片136卡入第一卡槽1322或第二卡槽1324内,即将头枕15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请参图5,示出了头枕分别位于两个不同位置时的示意图。可见,通过上述座椅头枕结构可调整头枕的前后位置。

请同时参照图5和图6,在前后调整头枕的位置时,两个调节组件13是同时动作的。

请参照图7,当仅调节两个调节组件13中的一个时,可实现头枕的俯仰角度调节,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可以理解,调节组件13中齿条132与齿轮杆134的配合也可由其他结构代替,例如由蜗轮蜗杆结构代替,也就是说,齿条132可由如蜗杆等其他移动件代替,齿轮杆134可由如蜗轮等其他转动件代替。

在本座椅头枕结构中,可实现将头枕的位置前后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调节组件可设置在头枕和背饰板之间,可保证背饰板不会延伸到头枕的部位,整个座椅头枕结构造型简洁。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